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你長大之後想要做什麼? 關於一生志向的迷思

你長大之後想要做什麼? 關於一生志向的迷思

天下雜誌出版

個人成長

達志

2018-08-24 14:39

以下問題曾發生在我們大多數人身上:「你長大之後想要做什麼?」

如果5 歲的你像放連珠砲似的,一口氣說出十種未來志向,提出問題的大人肯定會說這種話:「呃,這是什麼?你不可能全都做!」

 

當然,一旦我們到了青春期,大人對這類答案的寬容就會更少了:「我將成為海洋生物學家、紡織藝術家和記者!」

 

這種暗示很隱晦,但我們可以把「你長大後想做什麼?」翻譯成「你這一生只獲准擁有一種身分,所以會是哪一種呢?」那多可怕啊?

 

透過社交暗示與各種條件,我們學會相信「一生志向」這種浪漫的概念。如果你無法或不願意選定一條職業發展的路,你或許會擔心自己沒有一生志向,跟大家不一樣,因此,你的生活缺少目標。

 

並非如此。你之所以在不同領域之間遊走,渴求新的知識與體驗,嘗試新的身分,其實有個非常好的理由。你是擁有多重潛能的人。

 

多重潛能者的路徑不是一直線

 

我們一直以來都接受這種教育:每個感興趣的領域都指出一個方向,通往相關的職業生涯。假設,你是喜歡科學的高中學生,你或許會上大學研習生物,追求醫學預科的方向,去上醫學院,完成住院醫師的實習,然後成為醫生。

 

專才或許逕直走上任何通往相關職涯的路,但多重潛能者不同。我們會直著走,也會橫著走,不只把技能應用在相關的職涯,還以不尋常的方式用在其他學科上。

 

 

學習有趣的東西本質上是快樂的,我發現在追求不同領域所學到的技能,都能幫助自己跨越不同的背景。也許,我們走過的軌跡在紙上看起來是隨機或混亂的,但這些路徑往往比我們想像得還實際。

 

做很多事代表事事平庸?

 

從數學的角度來說,這個論點似乎有點道理:如果甲投入一萬小時學習一項手藝,而乙則花兩百五十小時學習四種不同的手藝,那麼,不管是哪項手藝,乙的技藝肯定都沒那麼「純熟」。

 

技能是唯一重要的特質,這正是此論點的理論基礎。但我想表達的觀點是,創意、獨創性與熱情同樣重要。一個接受數十年音樂訓練的人,和一個剛玩音樂幾年的人相比,前者一定會寫出更美妙(或甚至更有利可圖的)歌曲嗎?答案是不一定。

 

專業素養很重要,但在評估我們未來成功與否、能不能快樂工作或對社會有沒有貢獻,這並非唯一要素。

 

面對及應付恐懼、沒自信,以及不懂你的人

 

什麼東西真正會讓多重潛能者綁手綁腳無法施展呢?什麼東西會妨礙我們探索感興趣的事物的所有細節,並且會妨礙我們把奇妙有趣的計畫帶入生活之中呢?

 

其中一種障礙就是缺乏職涯資源。沒有人教我們,應該如何構建具有多重面向,又能永續發展的職涯機制。

 

另一個障礙是時間規劃和後勤安排:也就是令人煩惱的時間問題。

 

但是,第三種障礙為我們多重潛能者帶來的挑戰,是最微妙但也最容易讓人感到窒息的——那就是生活在一個不認可我們的優勢的世界裡,我們時不時就得經歷自我質疑。

 

如何回答可怕的「那麼,你是做什麼的?」

回答:「我做很多事」

 

如果你想要進行更深入的談話,你可以用你的多重性來開場。你可以說像是這樣的話:「我做的事情很多」,或是「我目前手上正在進行幾個不同的計畫」,或者甚至是「我是一個多重潛能者!」這可能是最真實的回答方式,但是一開始肯定會讓人聽得一頭霧水,需要你進一步解釋。

 

而如果你有一份夠好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無法反映你的每一個面向,你就可以說類似這樣的話:「我在   公司工作,但是我還同時涉入許多其他的事物。」選擇以「我做很多事情」這種方式來回應,將會開啟一些討論。

 

當一個「外向而自豪」的多重潛能者意謂著,要與世界互動,要學習談論我們的工作,而且要在面臨恐懼與不贊同的威脅下,傾聽自己的內心。把自己完整呈現出來,並非總是那麼容易或是自在的一件事。

 

但是,讓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這樣我們就可以推行一項運動。不要害怕冒險。向世界展示你有多棒,這樣可以幫助去除加在我們這些喜歡很多事情的人身上的汙名。你在這個世界上會感覺更自在,你也會讓其他多重潛能者更容易做自己。

延伸閱讀

追逐夢想的人,沒有時間談寂寞

2018-08-20

要為夢想忙碌,別因忙碌失去夢想

2018-08-09

年輕人,別再夢想著開咖啡廳了!咖啡店長不告訴你的 3個真相

2018-07-09

從網紅變主播 視網膜意外成就夢想

2018-06-28

當子女的,幫忙父母善後爛攤子是理所當然?一個80歲退休公務員啟示:每個人的人生課題,要有界線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