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就業比畢業更重要

就業比畢業更重要

2019-07-10 10:55

隨著少子化與老年化,台灣已經開始面對就業人口短缺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解方,就是讓年輕人提早做好準備,離開學校、進入產業或開始創業。

又到了鳳凰花開、驪歌輕唱時節,在大學授課超過十年的我,對於畢業生們的徬徨與焦慮,都看在眼裡。但除了焦慮,我也感受到這個世代的無動力現象。

 

為什麼明明應該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年紀,經過大學洗禮卻更缺乏成就動機與學習動力?除了學歷通膨、知識貶值外,是否該檢討大學同質化問題?如果大學不適合產業與創業的培育,該由哪裡開始?

 

從個人或企業來說,同質競爭是最沒有意義、也最難創造價值的事情,但卻是多數台灣人經歷的人生主軸,小時候拚分數、長大拚排名,彷彿打敗同儕就能成功,因此才擁有愛拚才會贏、加班與低價就是競爭力的產業特色。但問題是,真實世界裡需要太多與讀書考試無關的技能與智慧。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許多學者的研究成績出色、頂尖大學的研究環境與設備不輸歐美日,但卻不容易有世界級的產業創新或跨領域成就。別說創新創業,這些老師們連如何教學生當個好上班族都很難,因為他們自己也缺乏職場經歷與社會經驗。(詳見文末QR碼)

 

當然在台灣當教授並不輕鬆愜意,在學費與薪資都低廉的環境,不僅上課的沒有學習動機,授課的也沒有成就動力。要解決這問題只能靠鬆綁師資與學費,讓大學教育開始加速國際化、產業化與多元化。

 

此外,我們不應該繼續把中學當成大學預備階段,對於沒有要走上學研職涯的多數人,給予他們成年與就業的準備。台灣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偏弱,除了師資缺乏產業連結或創業經驗,更大的原因是國民教育階段缺乏相關規畫。

延伸閱讀

從光學走進半導體業 曾助台積電、艾司摩爾站上要角 林本堅再挑育才大樑 傳承「深思好學」心

2021-09-15

台積電要成為世界的台積電!劉德音80分鐘談6年磨練…面對國際情勢台灣是被動的,擔心之餘怎麼做?

2024-05-29

劉德音:別因薪水高就來台積電…想來要有2特質!為何台灣難有谷歌、SpaceX?他說跟「這」有關

2024-05-31

林本堅院士的告白:在美國38年,為什麼我選擇在年近60歲那年,為了去台積電工作回台灣?

2022-06-17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掀搶人大戰!「台清交成」設半導體學院,能解決人才荒?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