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在灰燼中重生 P.4

在灰燼中重生 P.4

對於虧損累累的企業,經濟學家常主張「該倒就讓它倒」,但很多決策者譏諷這是書呆子之見,因此讓這些企業苟延殘喘。事實上,經濟學家「吾道不孤」,十九世紀末,美國開始成立國家公園,一開始,相關單位認為消滅森林火災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到了一九七○年代,他們發現,「毀滅」有時也扮演著正面的角色:有些森林不夠健康時,會自動產生大火,摧毀舊體系,並使新體系孕育於舊體系的灰燼之上。

松樹林是一個富有啟發性的例子。當一個森林年代久遠,便會有許多枯倒木,這為火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果碰上久旱不雨且陽光猛烈,一點點的火星便會引發森林大火。由於松樹富含油脂,如果森林中有夠多的松樹,那麼,森林中的大火可以猛烈得讓你覺得如在地獄中,但奇妙的是,大火會喚醒松樹頂端的毬果,這些毬果說不定已經等待此刻十幾年了,這些毬果會選擇在恰好的時機噴出種子。「恰好」指的是,它不能太早噴,以免種子為烈火吞噬,但也不能太晚,必須趕在別的種子占住地盤以前。

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兩個直接的意涵,其一、森林火災可能防不勝防,因為森林本身具有引發火災的因子,而且危險程度與時俱進(因為枯倒木越來越多);其二、大自然本身已經具備應付火災的設計。所以,毀滅同時也帶來新生。

上述例子還有一個很重要,但不是那麼直接的意涵:追求每一棵松樹免於火劫是不可行的,我們可以追求的是整個松樹體系的綿延不絕。這個譬喻恰好可以指正一個目前很流行的謬論:許多人把企業的「永續經營」奉為圭臬,殊不知,企業是股東為了提高福祉所創造出的工具,企業本身不是目的。因此,如果一個企業的存在已經無法提高股東的福利,便必須清算掉;應該要永續經營的是整個社會,而不是個別的企業。

對於已經遭逢兩年多全球不景氣的台灣,上述松樹林的例子還有兩個切身的意涵:其一,不景氣雖然摧毀舊企業,但是也恰好為新商機提供廣大的沃土,明智的投資者應該在大家為悲觀所蒙蔽時,適時搶占沃土。

其二,因為松樹已經對火災有所準備,因此,火災不但傷不了松樹這個族群,反而幫它們掃除競爭對手,所以,許多松樹純林事實上是自然生成的;我們甚至可以說,松樹好像故意要富含油脂,以便引發對它們有利的大火。這個觀察告訴我們,大毀滅可以幫有所準備的人掃除競爭對手,大毀滅對有所準備的人反而是有利的。

經濟不景氣時引發的割喉殺價,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有一點像森林大火,它會把無法忍受的廠商掃地出門,長遠來看,反而有利於把殺價競爭當家常便飯的廠商。輿論界常抨擊,如果有外商來台採購,國人常自相降價殘殺,平白便宜了外人;如果有人做整理分析大概會發現,國際上許多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尤其是與電腦相關的產品),台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可以說,台商已經非常習慣殺價,甚至是殺價風潮的發動者。

由此觀之,這波的全球不景氣對台灣未嘗不是利多,因為台商是對殺價競爭有所準備的人。八月二十五日的《今周刊》恰好報導一個這樣的例子:「至今仍存活的台灣光通訊廠都認為,這一波長達兩年多的不景氣,其實是為台灣廠商量身訂做的機會」,因為許多美、日廠商都關廠裁員了,使得今年日本的「光纖到家」的建設計畫的訂單超過八成都由台灣接單。

延伸閱讀

石斑池裡的肥文蛤

2023-03-29

初春的藍寶石

2023-03-01

童年記憶的木瓜香

2023-04-26

檳榔心芋與農夫爸爸

2023-06-19

滿園豐收的荔枝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