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隱睪症 建議一歲前接受手術

隱睪症  建議一歲前接受手術

2014-04-25 11:05

隱睪症是小兒外科門診中常會遇到的問題。顧名思義,隱睪症患者睪丸並不在正常的位置,在陰囊摸不到睪丸,可能發生在一側或雙側。通常男嬰出生後,經由醫師仔細觸診即可診斷出。

腹腔鏡可治療,及早處置避免後遺症

文/雙和醫院 小兒外科高俊玉醫師

隱睪症是小兒外科門診中常會遇到的問題。顧名思義,隱睪症患者睪丸並不在正常的位置,在陰囊摸不到睪丸,可能發生在一側或雙側。通常男嬰出生後,經由醫師仔細觸診即可診斷出。

隱睪症在早產兒的發生率較高,約達20%至30%,但即使足月生產的男嬰,也約有2%的發生率。一歲前,睪丸仍有自動下降至陰囊中的機會。

很多家長擔心隱睪症的寶寶日後可能不孕或有惡性腫瘤,相關風險的確存在。其中,睪丸需在較低溫的環境中才能生成精子,腹腔內的溫度比陰囊高約1-1.5℃,未降下的睪丸在一歲半左右即會出現組織變化,逐漸影響造精能力。

另據統計,沒有下降到陰囊的睪丸,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約是正常人的40倍之多,主要發生於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後,建議儘早接受手術治療。

隱睪症需經由手術處理,若睪丸位於腹腔內,可使用腹腔鏡進行一階段或兩階段的睪丸固定術。適合手術的年齡是六個月到一歲間,最遲應於兩歲前手術。統計發現,若六個月大時,睪丸仍未降至陰囊,再降下的機率很低,且及早接受手術,可避免日後出現不孕及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隱睪症的發生
在胎兒發育時期,睪丸位於後腹腔中,之後經由鼠蹊部的鼠蹊環路徑進入陰囊。胎兒在9個月大時,睪丸的位置即會進至陰囊內,這也是早產兒容易有隱睪症的原因。若睪丸在下降過程中,受到障礙,可能停留在路徑中的某個位置,而未進入陰囊內,即會形成隱睪症。

◎高俊玉醫師簡介
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
經歷:高雄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亞東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專長:兒童疝氣、隱睪及小兒微創手術
新生兒先天異常手術
小兒腫瘤手術
小兒泌尿手術

延伸閱讀

女性癌症防護指南:定期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2024-05-08

憂鬱症恐超越癌症 青少年、高齡患者激增!肯愛成為最大療「鬱」力

2024-01-25

乳癌連續19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第一位!台康生技耗十年做出首款生物相似藥 曾馨瑩站台「盼乳癌有一天成為慢性病」

2024-02-15

日本進口秋刀魚乾含一級致癌物,超標近40倍!吃下肚恐致腸胃道癌症…還有8國17種商品不合格

2024-03-26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