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為什麼要讓孩子養成充分咀嚼的習慣?

為什麼要讓孩子養成充分咀嚼的習慣?

2015-11-04 11:00

充分咀嚼食物,好處多多,除了幫助牙齒長得漂亮,還能預防肥胖。充分咀嚼可以促進下顎發育、改善齒列,這些優點眾所皆知,不過還有個額外的好處,就是預防肥胖。

吃飯不習慣咀嚼的孩子,性格急躁沒耐心

充分咀嚼食物,好處多多,除了幫助牙齒長得漂亮,還能預防肥胖。充分咀嚼可以促進下顎發育、改善齒列,這些優點眾所皆知,不過還有個額外的好處,就是預防肥胖。

只要充分咀嚼,肌肉與齒根膜的運動會變成一種刺激,在大腦製造出神經組織胺;這種神經組織胺會作用於滿腹中樞,可獲得滿腹感。

同時,也會作用於交感神經,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熱量消耗,並具有分解內臟脂肪的效果。狼吞虎嚥的習慣,不僅無法品嚐到食物的風味,更會造成肥胖。

除此之外,咀嚼對預防疾病的功效也極佳。工業化製造的加工食品,內含許多防腐劑、抗氧化劑、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調查這些食品添加物安全性的測試中,其中有一項試驗稱為「變異原性」,也就是透過細菌突然發生變異的機率,來推測出致癌性。

咀嚼夠,胃酸才能發揮殺菌和消化作用

在這項試驗中,最容易致癌的物質為安息香比林、硝基喹啉(4-NQO)、黴菌毒素之黃麴毒素、色胺酸P1及P2。安息香比林與色胺酸P1及P2這些物質,存在於肉類及魚類燒焦的部分,兩者的致癌性都在香菸焦油數倍以上。不過,這些排名第一的致癌物質經唾液處理後,其致癌性會減少三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換言之,咀嚼產生了唾液,而唾液具有解毒作用。魚肉燒焦的部分,只要充分咀嚼,就能消除一部分的致癌性。

充分咀嚼後再吃下肚,還能預防食物中毒的現象。胃酸為pH1∼2的強酸,所以只要是少量細菌,即便是霍亂弧菌或赤痢菌都能殺得死。

充分咀嚼讓食物變軟爛後,在胃中會變得無毒化。如果孩子吃飯時不咀嚼,將食物整口吞下,胃酸就會不足;或是邊進食邊攝取大量水份,將會稀釋胃液,降低殺菌作用及消化作用。基於上述原因,在吃相同食物的情形下,有些孩子引發食物中毒,有些孩子卻一點症狀也沒有。

研究更指出,孩子若沒養成充分咀嚼的習慣,甚至可能出現精神方面的障礙。不習慣咀嚼的孩子,很容易發脾氣。有一項透過老鼠所進行的實驗,雖無法保證人類一定也會出現相同結論,不過單純提供液狀飼料在固定時間內餵食長大的老鼠,已證實會引發情感障礙。

孩子嗜吃甜食,易罹患兒童糖尿病

很多小孩愛吃甜食。一提到甜食就讓人想到砂糖,不過砂糖在體內還會分解成葡萄糖與果糖,葡萄糖會成為身體活動及大腦思考的能量,但果糖在人體內卻無法完全被代謝。果糖大都存在於水果或蜂蜜中,過去大家一直誤解果糖不容易引起糖尿病,這是因為我們通常將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濃度稱為血糖值的關係。

只要活動身體就能使葡萄糖分解,不過果糖卻無法經由身體活動來分解。經由小腸吸收後的果糖,會在肝臟形成脂肪,當過量而無法經由肝臟處理的果糖進入血液中,就會在全身引起糖化反應(glycation)。糖化反應就是糖類與體內蛋白質結合,製造出老化物質的反應,這就是造成糖尿病的可怕原因。

過量果糖進入血液,會釀成糖尿病

巧合的是,砂糖會引起蛀牙及糖尿病這兩種相似疾病。就像蛀牙會在脫鈣與再鈣化的來回過程中產生,最後牙齒會蛀洞一樣,糖尿病只要血糖值一超出震盪幅度,最後會招致眼睛失明(糖尿病網膜症)、腎臟喪失功能(糖尿病腎病變),還會從指尖到手腳開始腐爛。請思考:將腐爛的指尖切除,就能算是治療糖尿病了嗎?將牙齒蛀洞鑽掉填滿塑料,就能算是治療蛀牙了嗎?

平時若大量攝取砂糖或高果糖漿(HFCS,又稱高果糖玉米糖漿),就會促進糖化反應。目前已知,糖化反應不僅會造成糖尿病,更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癌症、高血壓、動脈硬化症的風險。一旦養成嗜吃甜食的習慣,將對孩子一生的健康造成莫大的不良影響。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
 
【監修】

朝田芳信/【專長及研究領域】小兒齒科學
  
日本口腔養成學會代表理事,鶴見大學齒學部小兒齒科學教授、鶴見大學附屬醫院院長。1986年畢業於日本大學松戸齒學部。為日本齒科醫學會評議員、日本小兒齒科學會理事、日本學術會議協力會員、日本齒學系會協議會副理事長等。

槙宏太郎/【專長及研究領域】矯正、小兒科齒學
  

日本口腔養成學會理事。昭和大學齒學部齒科矯正學教室主任教授、昭和大學齒科醫院院長。1984年畢業於昭和大學齒學部,1998年擔任美國UCSF客座教授、2011年擔任瑞士Basel大學客座教授。為日本口蓋裂學會理事。

【編著】

日本口腔育成學會

歐美地區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會定期接受齒科醫療機關診查,預防齒科口腔疾病。但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由於採取診療報酬方式,會根據醫療行為制定價格,因此齒科醫療機關大部分都以治療為主,僅有極少數注重預防管理,而且也沒有訂立出嬰幼兒的口腔保健標準。

然而,嬰幼兒時期卻是人生當中,維持健康能力的重點培育時期,教育孩子具備正確知識與價值觀,提升預防齒科口腔疾病的意識為當務之急。日本口腔養成學會因應成立,除了針對父母、也想向行政機關與地方政府,推廣嬰幼兒口腔早期管理的重要性,傳遞正確資訊。學會今後仍會針對嬰幼兒時期,提出齒科口腔疾病預防的正確作法和建議,並致力於研究以預防管理為主軸的整體齒科醫療,建構臨床數據資料。

出版:采實文化



書名: 養出零蛀牙‧獨立的孩子【0~6歲的牙齒保健術】:30年資歷牙醫傳授口腔育成術

目錄:
 
Part1 嬰幼兒「口腔養成術」,奠定一輩子健康

【蛀牙預防新知識】
●從出生開始的「食育」,影響未來的說話能力、性格
●乳牙長出前,三成嬰兒已有蛀牙細菌
●定期看牙醫,才能「無痛」預防齲齒
●透過檢測「蛀牙風險」,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有效降低蛀牙、牙周病機率,關鍵是「定期洗牙」
●「含氟牙膏」真的可以預防蛀牙嗎?
●吸大拇指、抿嘴唇、咬指甲,嚴重影響齒列和咬合
●咬合不協調,會增加肌肉、舌頭負擔
【定期洗牙的重要性】
●洗牙不是加強清潔,而是去除「菌膜」
●牙齒表面的「黏稠菌膜」,就是細菌聚集的地方
●菌膜中的細菌,任何藥都殺不死
●杜絕菌膜和蛀牙的「全面潔牙策略」

Part2 從懷孕到長出第一顆牙,保衛口腔大作戰!

【0歲起的口唇感覺】
●三歲前的口腔健康,決定孩子一生的蛀牙率
●維持口腔清潔,預防妊娠期牙齦炎
●嬰幼兒吸「二手菸」,體內尼古丁含量高15倍
●媽媽親餵母乳好?還是瓶餵好?
●不需為了維持頭型,而調整寶寶的睡姿
●最佳斷奶時機「第一顆臼齒長出後」
●知覺的起點和終點,都在口唇和舌頭
●六個月大的寶寶,用「舔」的,記住新事物
●一歲小臼齒長齊,開始說話、用眼睛看世界

【離乳期的關鍵任務】
●注意!孩子長牙後,舌頭是否往後縮
●挑選餐桌椅,讓寶寶早點學會「自己吃飯」
●學會「說話、吞嚥」,是離乳期重要任務
●孕婦吃木糖醇口香糖,小孩的蛀牙菌比較少
●吃副食品,寶寶必須通過三大考驗
●利用「副食品湯匙」引導寶寶感覺統合
●乳牙的出現,象徵寶寶不同的成長期
●學會用杯子喝水,是一連串的高級動作
●孩子牙齒黃、有白斑,可能遺傳「琺瑯質發育不全症」

Part3 長出乳臼齒——決定成年牙齒好壞的關鍵期

【乳臼齒初登場】
●寶寶會自己用湯匙吃飯,是準備斷奶的信號
●二歲後不戒奶嘴,暴牙機率高
●培養刷牙的好心情,比刷乾淨更重要
●一歲前後,要特別注意「奶瓶型齲齒」
●一~二歲反抗期,多說話訓練舌頭
●終結反抗期,父母要展現堅決態度
●離乳期誤食意外多,嬰兒餅乾也有窒息危機
●盯著孩子刷牙,防止嚴重外傷

【乳臼齒長齊之前】
●疼愛不等於溺愛,別讓教養成為惡性循環
●一歲半,必須做一次詳細健康檢查
●孩子嘴巴閉不緊,會造成語言障礙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是蛀牙主因?
●一生的牙齒健康,取決於「感染之窗」時期
●如何正確幫嬰幼兒刷牙?
●「氟化物」是預防蛀牙最有力的幫手!
●使用含氟牙膏,減少四分之一蛀牙率
●無蛀洞蛀牙,塗氟就能痊癒
●長出臼齒後,鼓勵寶寶「仔細咬一咬」

Part4 換牙期,為孩子培養健康恆齒的秘訣

【玩遊戲鍛鍊口腔】
●乳牙長齊後,語言和運動力突飛猛進
●一起玩「口唇遊戲」,矯正口齒不清、吃飯掉滿地
●用手指玩遊戲,牽手睡覺,能自然戒除吸手指習慣
●換牙期愛「吸手指」,造成暴牙、發音障礙
●與其禁吃甜食,不如養成刷牙好習慣
●一天吃三次木糖醇,有效預防蛀牙
●無糖口香糖中,防止蛀牙的特殊成分
●吃酸性食物,全靠「唾液」保護牙齒
【培養健康的恆齒】
●第一顆恆齒——「六歲臼齒」最容易蛀牙!
●用「溝隙封填劑」有效預防大臼齒蛀牙
●六歲臼齒蛀牙,長大難逃做假牙
●戽斗、暴牙、呼吸聲,跟「舌頭位置」大有關係
●孩子「用嘴巴呼吸」,會影響健康與牙齒
●發展咀嚼力,不要催促小孩「吃快一點」
●不習慣咀嚼的孩子,性格較急躁沒耐心
●孩子嗜吃甜食,易罹患兒童糖尿病
●從恆齒成長進度,判斷長高的時間

【結語】 嬰幼兒口腔發育,是一生健康的起點
【附錄1】月齡、年齡索引/0~6歲口腔照護時間表
【附錄2】專有名詞索引

延伸閱讀

國定假日彈性放假「好意變歹意」…未來6年補班次數曝光!再加碼?這黨團提該放19天

2023-03-02

補班日超多「今年還有5次」上班族哀嚎、民怨連連 人事總處回應:未來5年不會超過「這次數」

2023-02-05

補班補到心累「今年還有3次」,人事總處:未來5年調整放假不超過3次,最快「這時候」有微調方案

2023-03-01

年化報酬率逾30%,他如何做到?60億操盤手傳授私房招式,找到「一直漲的股票」

2022-04-26

今年補班太多上班族崩潰...2024年「5種調整方案」出爐 補班補課該選哪種?進度曝光

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