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高血壓控制不良 當心全身器官都遭殃

高血壓控制不良 當心全身器官都遭殃

林芷揚

健康

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2018-05-09 22:20

59歲的張先生,罹患高血壓已超過20年,早期沒有量血壓和按時服藥的習慣,收縮壓曾飆到150毫米汞柱,某次檢查發現已經進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再不妥善控制血壓恐需洗腎,這才知道高血壓也會影響腎臟健康!

台灣高血壓患者多達460萬人!有調查發現,容易因高血壓導致受損的器官中,民眾最害怕失去的前三名分別是大腦(36%)、心臟(28.7%)、眼睛(22.9%)。

 

▲調查發現,民眾最害怕因為高血壓而失去的器官依序是大腦、心臟、眼睛。(圖/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但一般談到高血壓對健康的影響,民眾大多聯想到心血管疾病,高達8成民眾不知道血壓控制不良會傷及大腦、眼睛、腎臟、耳朵、四肢等全身器官。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血壓每增加20/10毫米汞柱,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倍增,而血壓高也會引發多重併發症,包含腦中風、心臟衰竭、腎病變、視力下降、突發性耳聾、四肢缺血性疼痛等,不可輕忽。

 

▲王宗道醫師指出,長期高血壓控制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圖/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王宗道醫師也提醒,高血壓與其相關併發症在台灣人的十大死因中,佔有高達5項,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死亡威脅性並不亞於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都沒有量血壓的習慣,因此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或是擔心控制血壓的藥物傷身而自行停藥,這些都是錯誤行為。

 

王宗道醫師強調,遵照醫囑服藥不但不會傷身,反而因為血壓獲得控制而能保護身體器官。

 

若服藥一段時間後血壓控制良好,希望調整用藥,應該與醫師討論,採取漸進式的調整與觀察。

 

▲腎臟病患者張先生,過去沒有正確控制血壓,某次檢查發現罹患腎臟病第三期,所幸目前妥善控制中。(圖/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另外,常有年長者誤認為,年紀大本來血壓就偏高,因此不以為意。王宗道醫師表示,老年人的血壓標準應該與年輕人一樣,控制在收縮壓120毫米汞柱以下與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妥善保護健康。

 

不過,若是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血壓數值若超過上述理想值,但未達高血壓診斷標準(140毫米汞柱以上與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上),仍有可能需要藥物介入,提早防範。

 

▲腎臟科醫師張孟源提醒民眾,妥善控制血壓有助於降低腎臟病風險。(圖/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腎臟科醫師張孟源表示,像前述案例張先生這樣的患者並不少見,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常見的共病就是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會使腎臟受損,而腎臟功能不佳也會導致血壓高,淪為惡性循環。

 

張孟源醫師指出,積極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腎臟病風險,初期腎臟病患者更有機會恢復腎功能,中重度慢性腎衰竭患者,則可以延緩疾病惡化。

 

另一方面,提醒民眾平日不應濫用止痛藥,否則長期下來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如果在沒有嚴重疾病的情況下,偶爾因牙痛、經痛等困擾服用止痛藥暫時舒緩疼痛,不需太過擔心,但若連續兩周以上每天服用止痛藥,就算是過度使用,應積極就醫改善病症。

 

延伸閱讀

端午節前夕他被錢砸醒 「突入帳4萬900元」超開心秒轉投資ETF!全場羨煞:我只有肉粽

2024-06-08

00946、006208、0050…台股都快22000點,什麼ETF還能買?存股達人點名這2檔:跟著大盤飛高高

2024-06-09

買ETF包牌「輝達背板股3強」!0052、00881、0053…林奇芬教挑科技ETF,報酬逼6成

2024-06-11

當航海王、追AI股,小資女存股百萬元還買小宅!用股票、ETF拚被動收入,老一輩「定存」已落伍?

2024-06-07

00878、0056、00919…從18歲到80歲如何配? 專家解讀:配息型ETF,7%以上我才能接受!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