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親愛的讀者,你為了什麼而讀書呢?

親愛的讀者,你為了什麼而讀書呢?

2015-04-22 10:21

我們自豪,我們讀過書。我認識一個人,他最難聽的罵人話就是:「那個人這輩子連一本書都沒翻開過。」毫無疑問。

讀書不會改變我們

一個令人既安心又掃興的體驗就是在再次閱讀的書上比照自己曾經做過的批註。

我有過這樣的體會。起初是由於偶然,因為我並沒有對自己友愛或敵視到每翻開一本書,都要看看曾經信筆寫過的東西;之後則是出於好奇心,因為我注意到,時隔數年之後,我差不多始終是在相同的段落下劃上著重線。唉,我們還是與以前一樣。讀書幾乎未讓我們有何改變。它可能使我們更臻美好,或許有可能,或許有一些,然而即使讀過拉辛(Jean Racine) 的作品,壞蛋依然是壞蛋。與之前沒有教養的壞蛋相比,他只會成為被文學裝飾過的壞蛋。反之,一個好人不會因為讀了一本壞書就變成壞人。讀書的壞影響和它的好影響一樣都是個愚不可及的傳說。

幸好,文學才華總能帶來新鮮感,它讓我們在每次重訪舊作時都如同有了新的發現一般歡呼讚歎。

為了(無須先認識自己再)發現自我而讀書

書並非為了讀者而作,甚至不是為了作者而寫,它不為任何人而作。它是為了存在而書寫。以讀者為寫作對象的書將讀者視為公眾。作者帶有某種意圖寫作。無論這種意圖是討讀者歡心還是勸說他們,都是某種形式的居高臨下。先說作品,它被工具化了,況且也不會好,因為作者遠離了自己的本題;再說讀者,他們一旦發現作者並未將自己視作有獨立判斷和選擇能力的人便會心懷不滿。

這樣蠱惑人心是怎麼回事?扔過來幾根多愁善感的肉骨頭想讓我們高興得搖尾巴嗎?我們寧願偷渡進入作者的大腦去拿走我們想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在書中發現了自我,那自然很好,然而我們並非為了這個才讀書。自私不意味著自戀。當我們驚喜於自己受到的感動時,我們只會更加快樂。應當像個小偷一樣,否則讀書會變得太過道德化。

人人都獨一無二,這是讀者們在不斷閱讀而又沒能在書中找到完整自我之後學到的經驗。不是書裡的我們,而是作者的才華讓我們判定哪些書是好書。讀者們並非希望自己與書中的人物和思想相像,而是希望自己與天才相像。

閱讀是再創作

我們出於利己主義而讀書,但無意中達到了一個利他主義的結果。透過讀書,我們使沉睡的思想重生。如果書不是睡美人,那它是什麼呢?讀者不是白馬王子,又是什麼,哪怕這個讀者戴著眼鏡,頭髮光禿稀疏,而且是個高齡九十八歲的老翁?一本闔上的書,它始終存在,卻沒有生命。它是一個直角平行六面體,很可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塵,事實上跟一個空空如也的盒子沒有區別。一切閱讀活動,我們應當承認,都是一種再創作。

為了不令逝者長眠而讀書

讀者不像自己想像的那般被動。從傾聽獨白的角度看來,閱讀是一種對話。所謂對話,一般是指聽眾時而著迷時而耐心地傾聽的精彩獨白。在閱讀過程中,某個昏昏沉沉的思維被一個看似消極的思緒調動了起來。只是看似消極。其實它很活躍,因為那些感性與記憶機制。它會選擇那些能觸動思維的段落。讀者在其中重新發現了文學的感性特徵。文學與讀書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引起共鳴。被書寫或閱讀的文學語句與其他領域的書面語句所不同之處,就在於這種共鳴。

我常常傾向於以詞語的原意而不是在使用中衍生的涵義來看待它們,可是我錯了。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為大多數詞語遮上了一片彩色濾光鏡。如果我在用詞時不特意說明自己不曾考慮到這一點,人們就會將那些詞語看作彩色的,而唯有我一人以自己所理解的意思來看待它們。我可以說,由於我常常這樣使用詞語,使用最貼近其原初成形時的涵義,這樣造出的語句會引起讀者們的些許好奇心,令他們流連於這些語句;於是他們會理解它們;他們會欣喜於自己的理解勝過旁人。多麼自命清高而又天真的想法。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應該說我們這幾個人在致力留存一個比我們更重要的微妙事物。
 
提到「不純粹」,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混雜」,如同液體可以變得不純。文學的不純粹源於文學把說理和可笑的情感摻雜在一起。由此形成它如此特殊的形式。我是說通常情況,即文學是摻雜著情感的文字。每一位優秀作家都有絕對屬於他的表達方式。

「我」常常自以為獨一無二。然而,這些「我」分屬於不同的類型。人是神聖的,然而人的個性屬於不同的組合;當然存在某些細微差別,這些微末差異使得每個人都真正成為一個無可替代的人(這是我們反對謀殺的主因之一),然而這並不足以說:「給我一個句子,我就會辨認出那位作家。」我們可以認出那個(熱情的、暴躁的、有報復心理的……)類型,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照,然而為了辨認該作者是何人,還需要瞭解其思想。是啊,優秀作家都是擅於思考的作家。而這正是普魯斯特那一類文字極為稠密作家的作品可能會招引無限評論的原因。個性天差地別的讀者們都能在其中找到令自我滿足的東西。評論又再生發評論,因而形成了對創造性閱讀的神化,將其等同於猶太教法典般地信奉它。

因此我們應該小心避免書籍變成《聖經》。我們並非因信仰而讀書,作家並非神祇。

為了已經讀過而讀書

我們自豪,我們讀過書。我認識一個人,他最難聽的罵人話就是:「那個人這輩子連一本書都沒翻開過。」毫無疑問。

讀物是紋身

在一個作者寫下的全部句子中,如果讀者記住了一句──怕是唯一的一句,那一句包含了他記憶中的所有其他句子並幫助他維持一種興趣、喜愛和重新閱讀的可能性──那麼作者就會得到拯救。〈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夏爾•丹齊格(Charles Dantzig)
生於1961年10月7日,現居巴黎。雖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卻在文化界大放異彩,集詩人、作家、譯者、編輯、評論家于一身,在歐美文化界舉足輕重。

丹齊格出版多部小說、散文集和詩集。作品《倉促人生》(Nos Vies Hâtives)獲得法國羅傑•尼米耶文學獎及讓•弗勒斯蒂埃散文獎;詩集《世紀開始吧》(Que le Siècle Commence)獲得魏爾倫詩歌獎;2005年出版《自私的法國文學辭典》(Dictionnaire Égoïst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轟動法國文壇,奪得法蘭西學院散文獎、十二月獎、Elle雜誌女讀者大獎等五項大獎,被譽為當年度重要的文學出版品。2009年作品《無所不包又空無一物的任性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Capricieuse du Tout et du Rien),以詞條彙編型式成書,大受好評外並以漫畫表現方式登上法國《世界報》頭版,當年5月獲全票通過得到杜梅尼爾法語作家獎;2010年出版的《為什麼讀書?》(Pourquoi Lire?)得到紀奧諾大獎;2011年小說《在前往卡拉卡斯的飛機上》(Dans un avion pour Caracas)則入圍龔固爾文學獎。

出版:橡實文化/大雁出版基地

書名:為什麼讀書?偉大讀者的必然與非必然

目錄:

1. 學讀書
2. 讀書的年紀
3. 自私的讀者
4. 讀書不會改變我們
5. 為了(無須先認識自己再)發現自我而讀書
6. 書神
7. 為了被言說而讀書
8. 隱形的芭蕾舞團
9. 閱讀是再創作
10. 為了不令逝者長眠而讀書
11. 只因愛而讀書
12. 為了憎恨而讀書
13. 滴里嘟嚕!尖端小說
14. 讀者的假定被動性
15. 順從的女讀者
16. 為了趕超半本書而讀書
17. 為書名而讀書
18. 為了不再是英國女王而讀書
19. 閱讀權力
20. 閱讀空白
21. 為了手淫而讀書
22. 為了自我反駁而讀書
23. 為了形式而讀書
24. 讀書時間
25. 讀書地點
26. 為了黑暗而讀書
27. 為了學習而讀書
28. 為了自我安慰而讀書
29. 為了健康而讀書啊啊
30. 為了美德而讀書哦哦
31. 為了享樂而讀書
32. 為了孤立自我而讀書
33. 為了知道閱讀並不能改善什麼而讀書
34. 樂趣之後
35. 為了已經讀過而讀書
36. 讀書的危險
37. 為了不逃避而讀書
38. 贊成閱讀的讀者的天真
39. 為了交友而讀書
40. 閱讀戲劇
41. 為了我們之間津津有味的讀書樂趣而讀書
42. 讀者是一只裝句子的口袋
43. 讀物是紋身
44. 為了發現作家未說的話而讀書
45. 為了惡習而讀書
46. 反理性讀書
47. 麵包皮讀物
48. 閱讀壞書(吸血鬼眾生相)
49. 秘密與奧秘
50. 賭博式讀書
51. 閱讀古典作品
52. 閱讀作者沒寫的東西
53. 為了再現青春而讀書
54. 為了改變時間而讀書
55. 為了不讀(傳記)而讀書
56. 讀書而無視作家
57. 閱讀皺紋
58. 在書本以外閱讀
59. 在飛機上讀書
60. 在海灘上讀書
61. 在螢火蟲的光亮書店裡讀書
62. 為了把書放在桌子上而讀書
63. 讀書如花朵綻放
64. 閱讀書的細枝末節
65. 作家讀書
66. 高聲朗讀
67. 讀訪談錄
68. 以朋友的身分讀書
69. 讀者是繼承人
70. 他們的讀物
71. 誰讀代表作?
72. 為了從麻木不仁中清醒過來而讀書
73. 在紙張以外的其他介質上閱讀
74. 為什麼不讀書?
75. 如何讀書?
76. 書

延伸閱讀

天選之人?糞便驗出邦克列酸人沒事,寶林茶室廚師遭疑「傷寒瑪麗」翻版...毒物權威分析情況

2024-04-07

寶林茶室案有新進度!是人為下毒?北市警局長曝重大發現「應該會破案」…偵查「相關嫌疑人」

2024-04-18

寶林4人搶命已1人腦病變…理賠有譜:遠百保單cover數億元!9天91筆消費曝光「3症狀快就醫」

2024-03-29

寶林中毒案/緯創集團旗下工程師急救中!他孝順顧家是經濟支柱、公司動員募捐集氣…5重症已2人需換肝

2024-04-01

寶林禍首「米酵菌酸」謎團解開最大功臣是它!1瓶要3.8萬、彰基為何有全台唯一標準品?過程全還原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