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85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7.2強震「台積電工程師半夜也要衝回來!」何麗梅親曝「公司底氣」,沒喝過洋墨水的她為何受張忠謀重用?

花蓮日前發生規模7.2強震,全台皆感受到劇烈搖晃,「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受到影響,所幸靠著全體員工與供應商的努力,產線短時間恢復運作。台積電人資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先前受訪時也說,如果半夜發生地震,所有工程師都知道,必須盡快趕回公司。發言引起熱烈討論,許多人狠虧台積電員工很奴,但有另一群人認為,至少台積電給的待遇,讓大家願意付出。

日期:2024-04-06

職場生活

明星主廚的性格法菜

一間能夠傳達自我想法的餐廳,是料理人對客人自白的樹洞。到三位備受矚目的人氣主廚開的餐廳吃飯,從空間、氣氛到料理,感受廚房裡的人有什麼美感風格?切菜的雙手會挑出什麼喜愛的音樂和畫作?一間餐廳,一位主廚的性格,這裡的廚房只做有個性的法國菜。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兒少、精神官能症不適用 監察院報告指衛福部涉違憲 線上諮商規範阻兩族群求援 專家籲廢止

在後疫情時代,通訊心理諮商需求浮現,衛福部卻明令未成年及精神官能症患者禁用。這項限制為何會被專家學者視為干預專業,與實務需求反其道而行?法規又有哪些疑義?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當時可以到台船(2208)上班,回到村裡都覺得走路有風」陳國堅:那時台船的薪水甚至比中鋼還要好

在台船的大家庭中,除了勤奮認真的內部團隊外,一路相挺的供應商、承攬商,在台船的成長歷程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期:2024-03-27

職場生活

如何接納自己與孩子的不完美?「身障運動平權推手」姜義村從陪伴身障者運動中得到啟發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是真心付出、不畏艱難,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不斷前行的人。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用鏡頭與文字記錄30個激勵人心、觸動你我靈魂深處的熾熱生命。

日期:2024-03-18

競爭力

時事點評家Zen大:用腦科學來化解因網路而起的正義中毒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正義中毒》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並邀請時事點評家Zen大為本書撰寫推薦序文。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兒虐隱憂比你想得更嚴重…1歲男童那晚的哭喊,戳出兒少安全網5大殘酷真相

今周刊編按:1歲童被保母虐死事件震驚社會,殘忍行徑讓外界質疑具有高社會信任度的兒福聯盟、社工,這層保護兒少的安全網是否出了問題。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心痛不捨,該處理的都會處理,也呼籲中央、地方精進相關措施,像是提高醫療專責醫師制度涵蓋率、過渡時期安置的保母需比照寄養家庭標準,及建置保母推薦評鑑平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3/14)也向家屬及全國人民道歉,表示會要求中央、地方提出改善措施。早在2017年7月,《今周刊》即以封面故事「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探討虐童問題,雖引起迴響,然而令人鼻酸的事件仍一再發生。以下為《今周刊》2017年報導。

日期:2024-03-14

產業時事

一個中鋼員工從背包倒出300萬現金,說想當台船(2208)股東...鄭文隆憶掛牌:一開始很擔心乏人問津

鄭文隆畢業於台大土木工程學系,到美國取得華盛頓大學土木工程碩士與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為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任教,後來從教職轉到公部門服務,先後擔任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副局長、局長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是國道3號、5號與東西向國道等公共工程的重要推手。

日期:2024-03-13

產業時事

保險資金被要求救市、要賣股票就被監管拔線 … 政治持續影響股市,中國退休金制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場中美多家基金公司、行業公會參與的座談會,中國參加者最關心的退休金制度發展機會。美國的行業老司機分享經驗。

日期:2024-03-05

產業時事

一英里外就可以看出誰是有錢人!她靠獎學金上倫敦私立大學:同學父母不是歐洲富豪就是英國有錢人

在倫敦這座國際大都市,有錢人的數量及資產規模正以驚人速度增長。超級富豪是這座城市最令人不安也最神祕的存在。他們過著不論在社會、政治或環境層面上,都不具永續性的生活,也成了我們這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上世紀至今的歷代英國政府蓄意建構一種政經生態系,去支撐匯集於私人手中的極端財富;主政者稱之為「一道能讓大小船隻一起上漲的潮水」。實情是,貧富差距已達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倫敦精華地段富人飲美酒、搭名車、享豪宴、著華服的同時,同一區內38%的兒童卻生活在貧窮中。我們對這群富豪的認識少之又少。他們是誰?他們怎麼看待自己,看待別人,看待倫敦?他們錢打哪來?又是怎麼花錢?他們如何與自己的金錢共處?身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社會學者的作者卡若琳.諾斯用「腳」探究了這些問題。她走入倫敦街道四處踏查,並匿名訪談富人、富人家屬,以及為這群人效命的服侍者階層等數十名人士,藉此揭開倫敦富豪生活的簾幕。循著金錢在都會中流動的路徑,她造訪了會員制俱樂部、富太太的客廳、投資銀行大樓、離婚律師辦公室、王家地產附近的巷弄……直擊富豪各種不尋常的活動。

日期: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