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6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投資理財

全球投等債甜蜜點浮現 目標到期策略鎖定收益契機

近一年來各類債券殖利率彈升,彭博全球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現已來到約5%左右,高於2010年以來均值3.7%,對於風險屬性偏向保守,尋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來說,是極佳的切入時點;國泰投信現正募集一檔三年到期全球投等債基金,該基金採「季配」機制,募集時間至5/26止。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很在意休閒的人,就離職去送餐」!486先生嗆週休三日不切實際:整年只上152天能生存嗎?

「週休三日」議題近日吵得沸沸揚揚,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提案過關,政府須對此提出回應。團購電商老闆「486先生」陳延昶在臉書PO文指出,中小企業賦稅沉重,「台灣老闆真不容易」。認為很在意休閒的人,那就離職去送餐,「你想周休6日也行」。「486先生」也指出,如果未來真有條件機會周休三日,首先要取消國定假日與春節,這樣比較接近真實條件。

日期:2023-05-19

職場生活

iPhone也能「嗶」進捷運!北捷曝2新方式「手機進站」,就像日本Suica卡…最快時間點曝光

每日破百萬人次運量的台北捷運,為何不能用iPhone 「嗶」進站?若想使用手機搭乘捷運,目前只有支援Android系統。持Android手機的人,可下載「悠遊付」App,用NFC感應付費,或是使用搭載SamsungPay的三星手機,也可向電信申請NFC SIM卡。北捷最新規劃,將斥資4.53億元更新捷運閘門電子零組件,預計2026年起,民眾就能用信用卡(包含 Apple Pay 與實體卡片)進出閘門。北捷也說,台灣iPhone若要像日本iPhone可內建Suica(西瓜卡),仍需要悠遊卡公司與蘋果合作建置才可以,而重置案將於2023年~2025年進行,預計2026年才會開放服務。

日期:2023-05-18

產業時事

東吳大學表態願意「週休三日」!教師薪水、學雜費降不降?校長1理由不支持...教育部說話了

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喊話讓台灣成為「週休三日」,話題引起社會正反意見的討論。全台唯一在勞動節宣布全校放假的東吳大學,也表態支持「若排課無問題,也不會影響學生學習」,樂觀其成。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認為台灣學生上課時數太多,有必要減少。侯俊良說,相較國外學校每天下午2、3點放學,台灣學生在校時間太多。談到教師薪水怎算?侯俊良認為:「如果多休一天就要減薪,證明不是進步的政策,也沒必要推動」。關於東吳大學願成為全台第一所實施週休三日的大學,教育部回應,涉及法規仍待相關部會共同評估,大學也需留意對教師授課、學生學習等需求影響。

日期:2023-05-15

產業時事

機車「兩段式左轉」該不該取消?6.6萬人是這麼想 民調出爐直喊「1事」很恐怖...

根據交通部統計,去(2022)年機車事故死亡人數達1954人,超過去年交通事故整體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適當路權開放能讓機車族更安全,將針對機車兩段式左轉、內側快車道取消禁行機車等因地制宜檢討。而近日一份網路投票顯示,有超過6成網友支持取消機車兩段式左轉,但也有超過3成的網友認為不該取消。

日期:2023-04-29

職場生活

離開高薪金融業,不再為賺錢忍耐!雙胞胎姐妹7年極簡生活:人生最該斷捨離的是「對金錢的擔憂」

編按:很多人透過追求財富自由,獲得人生自由。但很多人為了這份自由,卻卡在追求財富的痛苦中。《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作者,獲得人生自由的方式卻很不同,七年前,她們離開痛苦的工作,跟很多人一樣,本來也希望透過創業致富來尋找人生出路,花了七年時間,一路摸索前行,卻意外發現一條截然不同的路:順從自己內在的感受,做真心想做的事,甚至還經歷過兩次存款歸零,創業失敗。七年之後,兩人並未致富,卻已經找到豐盛與自由。因為與其説消除「沒錢的狀態」,她們消除了「沒錢的擔憂」。24小時都為自己所用是什麼感覺?每天做喜歡的事,就能養活自己是什麼意思?金錢,不善不惡,只是經驗的流動。擁有物品的數量持續減少,富足與自在的感覺與日俱增。一切都在她們決定,不再為賺錢而忍耐,不再過度為未來擔憂,選擇不等待,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允許自己當下就做真心想做的事,從此,好事便開始不斷發生,生命中許多卡關的事,也神奇的一件一件鬆開了……

日期:2023-04-28

產業時事

說好扶植國家隊 竟變相扼殺台廠 四萬架無人機納管 資安檢測卻畫錯重點

數發部計畫3年內,完成全台超過4萬架無人機資安檢測,但初版檢測內容一出,不只業界炮聲隆隆,資安專家也忍不住吐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日期:2023-04-26

產業時事

紐約時報》為何台灣能製造最先進晶片,中國辦不到?「世界是平的」作者親訪竹科,挖出台積電成功秘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21

產業時事

銀行危機 股債轉機

矽谷銀行、瑞士信貸危機暫告一段落,出現幾個新效應,「轉機」也連帶有了影子。金融業風聲鶴唳,政府一定總動員,因此,銀行危機經常也是股債市的轉機。

日期:2023-04-06

財經時事

德、義揚言否決 歐盟2035燃油車禁售令最後關卡延後表決

歐洲議會2月14日投票通過2035年禁售新汽車和新柴油車的法案,以實現歐盟在2050年氣候中和的目標。法案原定今(7)日會員國投票後就可以正式通過,但隨著德國、義大利立場轉變,加上波蘭、保加利亞未表態支持,法案無法通過的可能性大增。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上週五宣布延後表決,新的時程還未定。

日期: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