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00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數位共好計畫

數位化殺出重圍/點餐、取餐全不用排隊等 火鍋店靠線上系統吸客

位在台中黎明商圈的川爺鍋燒專賣店,一到用餐時間,就開始忙碌起來,除了上班族外,更有許多穿制服的學生,因為這裡鄰近學區,學生特別多,周遭餐廳林立,川爺鍋燒專賣店在此開業已經走過十多個年頭,近年疫情影響,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商圈殺出重圍,老闆陳美秀結合線上點餐系統,不但大幅縮減顧客點、等餐時間,還能節省人力,同時不讓客人群聚在店門久等,也符合現下防疫觀念。

日期:2023-02-09

職場生活

探索、拚搏、累積、安頓 我們的人生學分

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是什麼?最快樂的事又是什麼?一位安養中心的阿公、阿嬤沒有選「財富自由」,沒有選「為社會貢獻」,反而端端正正為《今周刊》寫下「種菜」,那是他們最大的快樂了。另一位長輩用同樣娟秀的字跡,寫下「教育」,他則認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每個人生都不同,遺憾、快樂卻都是環環相扣的學分,11位生命夢想家,11種修煉人生學分的方式,無論遺憾、快樂都能從中萃取養分,完整了他們的人生。

日期:2023-01-17

產業時事

中國疫情達高峰!北大報告:已9億人確診、感染率64%⋯專家曝「恐再持續2-3個月」

春節將至,中國大陸各地持續處於新冠疫情的感染、重症高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團隊近日發布報告指出,當前,全大陸新冠感染率約達百分之六十四,換算感染人數累計達九億人左右。

日期:2023-01-14

產業時事

哈利王子回憶錄《備用》自曝11個祕密:我困在鍍金籠子裡...爸爸的金援不是慷慨,這是交易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1-11

職場生活

她把蔬果雞肉一起洗,忽略這關鍵「害兒腹瀉出血」...煮雞肉前先洗是錯的?專家分享5正確撇步

從市場或超市買完肉該如何處理才正確?許多人買肉回家都覺得「要洗過」,把血水和髒汙洗掉才乾淨,但專家提醒,生雞肉買回來不要用水洗,以免細菌四散,沾染其他食物與用品,造成食物中毒。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曾分享,有一名孩子因吃了被沙門氏菌汙染的食物,狂腹瀉甚至拉到出血;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指出,生雞肉再買回來後不要再做清洗,因為產生的「沙門氏菌」被人體吞食後,嚴重會造成嚴重腹瀉與血便。

日期:2023-01-09

職場生活

中華電信基金會 「2022蹲點創新設計行動計畫」 社區與設計共同傳遞地方美好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20年起啟動「蹲點創新設計行動計畫」,讓地方產業與跨領域人才有所整合,為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注入創意能量。在創新設計計劃中,透過連結大專設計系師生團隊與社區夥伴,在共創共好的過程達到翻轉地方能量、創造經濟價值的目標,同時實踐企業的社會永續責任。

日期:2023-01-04

產業時事

產線80%員工確診「整個工廠都躺平了」!浙江台商告白:中國這個年,很難過

中國防疫政策51天內宛如坐了一趟雲霄飛車,官方棄守堅持了近3年的「動態清零」政策,隨之而來的,是「全面解封」的關鍵倒數。力拚「快速達峰」的中國,將如何衝擊台商? 「中國需求」又將如何影響亞洲乃至全球經濟?最終,展望解封後中國的復甦之路,又存在哪些機會與變局?

日期:2023-01-04

職場生活

夜星.竹林.香料茶席 冬日慢旅

在冷冷的天候裡外出旅行,探索適合自己的冬遊祕境,山裡獨存的綠意遍布竹林,帶有禪意,遠望天際,靜賞閃亮的天狼星,泡泡溫泉、體驗一場暖和的客製香料茶席,歲月靜好,萬籟俱寂,暫歇片刻,感受冬日獨有的氣息。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20天2.5億人染疫後,中國1/8起取消入境隔離管制…紐時:過去3年努力和犧牲是在幹嘛?

今周刊編按:近日一份中國國家衛健委會議紀要在網路上流傳,內容指出全中國光是12/20,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逼近 3700 萬人,而20天內累計感染近逼2.5億人,占總人口的17.56%。路透社報導,北京殯儀館傳出火化預約時間已排到明年1月,中國公告每日的確診數字也被國際社會質疑「蓋牌疫情」,因為各地預測的確診人數都高於官方公布的數據。究竟每天有多少人染疫,仍然是個謎團。如今中國國家衛健委卻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不再對入境人員採取包括隔離等檢疫管理措施、將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降級為「乙類乙管」,更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紐約時報作者EVA RAMMELOO寫道,為了實現「新冠清零」目標忍受了這麼多焦慮,讓生活受到這麼多擾亂之後,中國人還得面對病毒,只不過是舊的恐懼被新的恐懼取代了而已。「除了口罩和消毒劑,他們現在還得去搶購止痛藥和感冒藥,為不斷增長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做準備」,也許不少人會死於病毒。無論出現哪種情況,感嘆過去3年的努力和犧牲都是為了什麼呢?

日期:2022-12-27

職場生活

寒流來襲3.9度凍番薯!猝死前身體一定有徵兆,專家警告:9情況別不當一回事

寒流來襲!23日受到「強輻射冷卻作用」影響,清晨本島平地最低溫破上波強寒流紀錄,分別為苗栗(造橋)3.9度,新竹(峨眉鎮)4.1度,南投(中寮鄉)4.6度。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聖誕佳節期間入夜後氣溫降得非常低,本島平地的最低氣溫將降至4度左右。在17、18日入冬首波寒流發威,連2日135件送醫前失去生命跡象案後,這週寒流又要來了!專家提醒,猝死雖然來得突然,猝不及防,但是有一些猝死發生前是有一定徵兆的。只不過身體發出的預警訊號,很多人沒把它當回事而已。下面這些警訊不可不慎......

日期: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