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98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美國赤字縮減是日圓疲弱元凶?

關於日圓疲弱的說法相當多,「美元與日圓利差過大」是最被凸顯的觀點,但我認為美國縮減財政赤字,連帶讓日圓成為市場投機者狙擊目標,是更直接的導火線。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新藥股共信將上櫃,靠肺癌新藥營收暴增16倍!兩位創辦人皆非藥界出身,如何被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看中?

今年6月即將掛牌上櫃的新藥公司共信,靠著獨特的腫瘤消融新藥,已在中國取得銷售實績。創始團隊逾30年的研發路,是如何一步步取得醫師認可,並從中國逐步往東南亞與美國布局?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Why is AR Glasses,not PC or Mobile ? 才能釋放Gen AI人工智慧的真正潛力

如果PC or 手機 App 就能搞定空間運算或是元宇宙,為何Apple Vision Pro and Meta Quest3 / Ray-Ban 等科技巨擘要另外做個硬體AR/VR/MR XR可穿戴裝置?真正讓智慧可穿戴裝置變「智慧」就要越靠近口、眼、耳越好, AI感測器靠近臉是合理選擇,從人角度思考,既然五官都在臉部,硬體越靠近頭部越好,另一個角度,機器人是否(把感測器)也都放在臉部?值得探討。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扯!她在故宮翠玉白菜旁簽文件「不到3cm」、還有清潔人員闖庫房…故宮認疏失:檢討國寶點交SOP

今周刊編按:國民黨立委黃健豪周二(6/7)爆料,今年3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將翠玉白菜等15件國寶出借給「台南市美術館」展出完畢交接時,工作人員竟直接打開展櫃,在距離翠玉白菜不到3公分旁簽署文件,甚至民眾還檢舉,故宮南院庫房遭人無故闖入。甚至外包清潔人員,隨意進出庫房等情形,完全無視對國寶可能的危害。對此,故宮器物處處長吳曉筠表示,仔細看一下照片,文物還是在相對安全的保護狀態下,當時在布展的時候是由本院執行的,在策展文物檢視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把文物撤下,檢視原來布展狀態是不是維持原樣,同仁在進行業務的時候,有一個不留意的地方,就是在檯面進行文物檢視完成之後的狀況檢驗書的簽署。故宮指出,若按照標準程序,應該是文物檢視完成之後,將文物固定清除,把文物撤下,到另外的檯面,最後再做簽署。事情發生後院長也立刻召開會議做檢討,也對同仁進行很嚴厲的口頭懲示。為了落實全院布策展過程可以非常流暢、嚴守每一個步驟,一共召開3次會議,一併做詳細的檢討,讓同仁有所依憑。所有的布展或點交流程,皆會是由故宮人員經手,不會是丟給其他館人員接觸文物。

日期:2024-05-07

投資理財

台灣少子化嚴重,為何房價不跌反漲?她花8年將20萬資產翻成4千萬:2個理由,房市2062年前不會崩盤

「愛莉,我爸媽都不贊成我們買房。他們覺得房價太貴了!台灣人口一直在老化,以後房子會像日本一樣,房價崩盤,甚至很多日本人寧願租房,也不考慮買房了!」

日期:2024-05-07

產業時事

「不是調度比較多樣化,就叫缺電」!王美花拿出數據談再生能源:綠電絕對足供台灣企業需求

政府近年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二(5/7)指出,因為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所以要做多樣性電力調度,這狀況不只有台灣碰到,全世界各國也都了解發展再生能源時,要有相關配套。王美花強調,甫結束的G7峰會也有提到,為發展再生能源,儲能應增加6倍來與之匹配。她舉例,如台灣在太陽光電發電量到傍晚降下來後,要透過抽蓄水力、儲能、燃氣機組等搭配調度。對於近期輿論不斷出現的「缺電論」,王美花直言,「不能說因為這樣的調度比較多樣化,就叫缺電」,她更表示「如果這樣講的話,那全世界在發展再生能源的國家,都是在缺電」。

日期:2024-05-07

職場生活

玉石店抽3%、茶葉店抽5%...遊覽車司機走過陸客滿街跑的日子:大錢都讓背後中國老闆賺走「台灣只賺到工錢」

昨天下午去市區,很快搭了一台UBER,這台車是Toyota的Cross油電,不到一年的新車,能搭到新車通常心情都會加分,雖然也沒有特別挑車的習慣,每次叫車就當作是抽獎的概念,這種事也算隨緣。上車後那運將大哥看起來差不多60歲上下,講話有個口音,但一時也沒想到是哪邊人,扣好安全帶後就開個頭,雖然感冒的關係喉嚨有點痛,但還是想把握每一趟旅程,要不然也寫不出什麼有趣的文章。

日期:2024-05-03

投資理財

高股息ETF股息多少要繳稅?達人存股1500張00878、去年領息168萬、實際納入報稅才52萬?所得稅級距表繳稅試算

編按: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無論買個股或ETF的「股利所得」,都必須納入綜所稅申報,存股族參與除權息務必記得報稅!然而很多存股族傻傻分不清,ETF股息領多、報稅就一定多?領股利要扣繳二代健保?手握逾千張高股息ETF 00878的存股達人孫太,用實際經驗告訴你,股利報稅該注意哪些事。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利率正常化」有利整體股市 ——聯準會抗通膨最後一哩路

年初聯準會的降息展望,主要是基於美國通膨率逐漸接近目標值二%,但最近幾個月通膨數據卻持續頑強,鮑爾將如何走完「利率正常化」的最後一哩路?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2024兩岸三地1000大 專訪德國汽車教父:小心,它的電動車正在改寫全球版圖! 當中國拚出海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