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5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全台防疫報導

室內口罩今鬆綁,這8大場所還要戴!捷運走進這裡沒戴最高罰1萬5...「2條件」最快5月降級全解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周一(2/20)起實施室內口罩鬆綁措施,除了醫療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場所室內口罩解禁,民眾可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決定口罩令鬆綁有2個原因,同時也是法定傳染病降級的前奏,後續若未有更強變異株出現、醫療量能恢復,預估5、6月就有可能全面脫罩。同時陳秀熙表示,現在戴口罩與疫情直接關係不大,從飛機航程可發現,台灣飛到泰國的旅客口罩戴緊緊,但泰國飛到瑞典則都拿掉口罩,「戴與不戴只是防疫文明的習慣問題。」台北捷運公司則表示,旅客進入捷運閘門(付費)區域及搭乘貓空纜車,須全程配戴口罩,勸導不聽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3000元至1萬5千元罰鍰。台灣高鐵說明,旅客搭乘高鐵,自進入車站付費區、乘車至出付費區,仍請自備口罩並全程佩戴。旅客於車站付費區內及列車上,在維持適當社交距離或鄰座旅客有佩戴口罩之狀況下可飲食,飲食完畢仍須佩戴口罩。台鐵也更新防疫措施,旅客進站後(含付費區域、月台及車廂內)應佩戴口罩,旅客未能配合,將通知鐵路警察局協助處理。

日期:2023-02-20

產業時事

富邦產、中信產...紛紛增資,防疫險理賠上看3千億元!前衛生署署長:新冠肺炎給保險業者們的反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月20日起室內免戴口罩,民眾生活將逐步恢復常態。但對國內產險業者來說,這場防疫險惡夢仍未完全結束。業者估計,防疫保單預計到6月才會完全退場。

日期:2023-02-17

全台防疫報導

2/20室內免戴口罩,人多的地方能不戴?QA一次看懂!何時全面解封,專家建議:先做好2件事

繼去年底戶外口罩解禁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宣布,考量四大面向決定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了「醫療照護機構」與「公共運輸場域」仍強制戴口罩外,多數室內場所自2/20起解禁,可由民眾「自主決定」佩戴。校園部分,則要等到3/6才會放寬規定。針對口罩令鬆綁,不少專家提出意見。新光醫院副院長、公衛專家洪子仁表示,長者確診後重症風險仍相當高,因此口罩令的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認為,以目前台灣疫情與各項條件來看,室內口罩鬆綁是合理的作法;但他仍提醒民眾,至今疫情還未過去,所以建議口罩能戴還是盡量戴,疫苗也盡量接種,因為除了新冠肺炎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仍虎視眈眈。《今周刊》整理了關於室內口罩鬆綁QA,讓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3-02-10

職場生活

「兒子們睡很久了」揭中和母子3死悲劇!84歲失智翁不知伴屍獨活…長照不是家人顧就好,如何喘息一文看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中和區周五(2/3)傳出一家4口3人成乾屍的人倫悲劇,僅存84歲的失智父親獨活!楊姓一家2個兒子因病無法自理生活,84歲父親則罹患失智症,平日起居全靠81歲的母親陳姓婦人打理。悲劇疑似因陳婦猝死,致使2個兒子陸續死亡,警消破門時赫見老翁就在2兒子的遺體邊喝粥,詢問事發經過,僅淡淡地表示:「兒子們睡很久了!」檢警週六(2/4)相驗後確認陳姓老婦人與2名兒子是病死與自然死亡,無受傷及自殺跡象,排除外力介入,目前遺體已發還楊家親友處理,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後續處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中和4口身心障礙家庭悲劇,2/2社會局和衛生局社工、公衛護士在聯絡時一直沒有聯絡上,所以通知里長到現場去看,才發現這樣一個悲劇,已安排老父親到照護機構安置,喪葬部分也會全力協助。侯友宜說,新北市有高壓力喘息負荷專案,民眾有需要時由社工來幫忙,讓家屬能減輕負擔,以不斷地關心以及提供更多的方案,來照顧身心障礙者。

日期:2023-02-04

職場生活

室內口罩令將鬆綁!洪子仁籲每2週檢視危險場域、陳秀熙:54%群體免疫+雙價疫苗已能保護

世界衛生組織將召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會議,決定是否將新冠肺炎移除,影響全球防疫政策調整,指揮中心宣布將著手調整「確診病例定義」,改為只通報新冠重症,確診輕症可不必通報,也不再強制隔離「5+n」,相關政策與給付都會一併調整,而週四(2/2)將宣布室內口罩令鬆綁相關細節。隨著台灣室內配戴口罩鬆綁、邊境防疫0+7天、確診者隔離政策、確診通報定義都將調整,新冠可望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調整為第4類,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WHO認為目前全球都處在一個過渡點,還是要謹慎去管理跟採取措施,避免重症跟死亡導致對社會、經濟產生衝擊和負面因素。

日期:2023-02-02

產業時事

科學分析 流行病學者何美鄉看中國公衛決策 早該做的事 卻選了最糟的時機

疫苗防護力消退,加上冬季感染高峰,中研院學者何美鄉看中國防疫政策大轉向,認為從封控到解封都缺乏科學考量,而無法掌握中國的病毒變異情形,是國際憂慮所在。

日期:2023-01-04

產業時事

長新冠?

翻臉比翻書快,並不足以形容中國防疫政策的戲劇轉折。去年11月5日,中國國務院還高聲強調「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又說「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誰料6天後就動搖了,象徵解封第一步的「二十條」宣布上路,此後防疫政策連亮綠燈,到12月26日,終於連確診者都免隔離了。

日期:2023-01-04

產業時事

中國3周3億人確診!昆山電子廠台商告白:工廠停機、業績已大跌,員工薪水能不發先不發

中國清零政策瞬間解開,變種病毒與搶藥風暴正在衝擊日本、台灣等鄰國,而眾多染疫老人能否度過寒冬,更成了春節年關的人道危機。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入境台灣定序7例沒抓到突變,如果中國蓋牌台灣擋得了?新光名醫:兩岸防疫要靠科學、不能靠感覺

今周刊編按:新冠肺炎病毒株持續變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一(12/26)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新冠變異株監測結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主流變異株還是BA.5,另外,也定序出中國入境個案7例,BF.7佔兩例,其餘皆為BA.5.2,尚未發現突變。

日期:2022-12-26

保險稅制

每次漲價就有反對聲音!民眾對健保滿意度高達9成,「保護力」卻面臨崩盤危機

「蘇院長您錯了!不調健保費已經不是『利民』,而是傷害到重症病人的權益。這個議題,總統選舉前一定會發酵,執政黨一定會後悔今天這個錯誤的決策!」

日期: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