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3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存股30年一場病化為烏有!在台灣不可能老了還租房,除了退休金,財富自由還有5個門檻

究竟達成什麼條件才稱得上「財富自由」?答案因人而異。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是,只要被動現金流足以應付各種生活開銷,就稱得上財富自由。

日期:2023-07-28

產業時事

夾娃娃機熱潮捲土重來!零食、泡麵好夾又好玩...「夾子園」如何讓產業起死回生,大人小孩都愛?

根據《財訊》報導,疫情結束之後,夾娃娃機熱潮捲土重來,現在最流行的夾物不再是娃娃,取而代之的是琳瑯滿目的零食、日常生活用品。

日期:2023-07-27

產業時事

美國餐飲股掛牌 映照消費榮景 ——兼論優質美妝飾品製造商弘帆

今年以來,美國餐飲休閒相關類股表現亮眼,追溯這一波消費熱潮,主因是疫後的報復性消費;而強勁的消費力道,將持續支撐美國經濟,並且進一步拉動全球經濟復甦。

日期:2023-07-26

產業時事

蔚山創舉〉十公里氫管線穿鬧區 氫能車、社區、車廠靠它供電 直擊韓國工業城翻身氫能城!

(今周刊1388)距離韓國釜山約一小時車程的蔚山市,不僅是韓國的工業重鎮,也是現代汽車發源地;但外地人很難察覺,在車水馬龍的街道底下,其實已經埋了長達近十公里的氫能管線,從當地石化園區內的氣體供應商德陽作為起點,穿過當地著名的太和江底,途經市中心最繁榮的心臟地帶,再一路向南拉到現代汽車的製造大本營,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就能全線供氫。

日期:2023-07-26

投資理財

連車位都創天價!北市大安區1個車位,可買基隆3房公寓…車位跟著房價漲,9年增16%

台北市不僅買房不易,車位也需準備大筆資金。據台北市地政局近期公布價格統計資料,台北市去年坡道平面車位平均1個要價258萬元,機械車位平均1個163萬元,9年來價格分別成長16.2%、16.4%。比較各行政區車位價格,大安區一個坡平車位要322萬元,可以在基隆市買一戶3房公寓。

日期:2023-07-26

職場生活

不當夥計當老闆系列報導》她租華廈改成美屋再租出去,手握300多間房:讓北漂青年住舒服「活得更精彩」

7年級洪怡芳從小就夢想自己在外商上班,只是她的英文不好。踏入職場只好從本土公司做起。然而,她一直沒放棄這個夢想,因此想出國念書,1年之內將托福成績從12分拚到102分(滿分120分)。28歲即將出國深造前健康檢查,赫然發現自己得到甲狀腺癌。留學夢碎,她罹患憂鬱症,又不敢向家人要錢,「當時我身上只剩5000元,就梭哈,去五分埔買10件衣服在Yahoo拍賣。」她的眼光好,服裝生意蒸蒸日上,不過半個月就賺到15萬,第10個月營收破500萬。她創辦的「露比午茶」服裝品牌,第8年營業額衝破1億,進軍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服裝產業是海嘯的二排,業績只剩4成,她開始思考下一步。因為在家沒事,又不能出門,於是租了間華廈,改造後出租。2021年經營「一方生活共生宅」,目前租下60~70多間華廈、公寓,有300多間房間出租

日期:2023-07-24

產業時事

冷氣砸死女大生/「一堆半路出家」師傅曝這行黑暗面…專家:「1貪念」最易出事,一輩子賠不完

新北市板橋區週四(7/20)發生高樓冷氣機墜落砸死人意外,一名黃姓政大女學生遭冷氣機砸中喪命,事件曝光引發外界譁然,民眾紛紛痛批工安做得不確實害死一條人命。對此,有施工師傅直言,從業者趕時間、忽略施工細節,加上冷氣廠商更換材料,往往成為施工時的不定時炸彈。而有專家也指出,不少人心中存著一點貪念,只要一出事,「你這輩子都賠不完。」

日期:2023-07-21

職場生活

「會織到手不能織才停」9旬嬤58年來送出「手織毛衣2千件」…過世前一刻還在織:不能讓孩子受凍

高齡90歲的「毛衣奶奶」薛羅紗,在30多歲時就開始編織毛衣送給偏鄉孩子,58年來送出超過2千件毛衣,心繫孩子的她直到過世前,手裡都還握著尚未織好的毛衣,家人們曾勸她別再織了,阿嬤僅回,「不能讓孩子受凍,會織到手不能織才停。」

日期:2023-07-20

產業時事

影/駕駛已停讓,媽推嬰兒車「光速掏手機」反拍惹議…新法為何加深「人車對立」?1關鍵成癥結點

為擺脫台灣行人地獄惡名,2023年6月30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上路,不停讓行人將會重罰駕駛人,然而,在交通部大執法下竟加深「人車對立」;近日一段行車紀錄畫面顯示,一名推著嬰兒車的女子過馬路時,以光速掏出手機激動對著一輛已停讓的轎車狀似錄影警示,畫面曝光引發熱議。

日期:2023-07-20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354期︱長榮海運納入存股池—一些粗淺的分析

經過三個月的研究後,我們決定將長榮海運(2603)納入存股池追蹤。雖然我們預計長榮2023年與2024年獲利將大幅衰退,但基於種種理由,長榮已經不是疫情前的「阿榮」,而是競爭力顯著改善、公司治理大幅提升,財務安全度更厚實的「榮大仔」。

日期: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