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2
投資理財

玉山金(2884)、兆豐金(2886)、合庫金(5880)...7年級存股達人揭5選股條件:存金融股我選這4檔

挑選金融股除了留意官股、民營、EPS消長以外,金控的主要獲利來源也是小車會參考的重要依據。

日期:2023-01-06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30106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6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105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5

投資理財

北市大同區178戶同意都更!「都更大王」曝營建業30年不敗心法:想要多贏,你得先讓建設公司願意「讓利」

北市大同區最大基地面積都更案「首岳」12月26日舉行開市見面會,該案基地面積達1,120坪,光是地主戶就達178戶,整合達逾10年,最後由有「都更大王」之稱的聖得福建設整合成功,聖得福建設執行長洪正雄表示,都更過程挑戰難免,但要創造政府、地主、業者三方共贏的局面,先決條件是建設公司願意「讓利」,在不斷協調化解對方疑慮、展現最大誠意下,最終才能有圓滿結果。

日期:2023-01-05

職場生活

每月12天、日走7000步 逾700人參加健盟首場「健康達人挑戰賽」,超過8成參賽者達標

台灣健康運動聯盟(下稱「健盟」)今(5)日舉辦「健康達人挑戰賽CBHS成果發表暨表揚獎勵大會」,發表賽事成果,並頒發獎金。這場為期3個月(2022年10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的試辦賽,吸引包括康軒文教、康橋國際學校、AIA友邦人壽、易而安不動產、德律科技、東台精機、北投健康服務中心、新竹市湳中里等8個單位,共計26支隊伍、739人參賽。

日期:2023-01-05

投資理財

景氣出現全面性衰退「藍燈」,市場氣氛陷入悲觀,郭恭克:在股市低檔人棄我取,才能成為贏家

美國聯準會12月利率決策會議後,主席鮑爾被市場解讀為貨幣政策偏鷹派言論,導致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反彈,30年期房貸利率再度連續上升。

日期:2023-01-05

產業時事

年關不難過!每人最高可借10萬、再領6000元開春紅包…4大救急「申請期限、發放日期」一次看

年關將近,有不少民眾正為錢所愁,為減輕勞工負擔,而自2022/12/26開放申請的勞保紓困貸款,截至2022/1/4已受理9萬2190件,申請金額突破92億,顯見今年年關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好過。對此,《今周刊》特別整理出除了勞保紓困貸款之外,還有其他3大項的救急補帖,包括普發現金6000元等,讓各位可以安心過個好年。

日期:2023-01-05

職場生活

人過中年,這5種錢一定要捨得花,尤其是「請兒孫吃飯」!63歲公關教母丁菱娟的花錢智慧

去(111)年農曆春節過後,國內演藝圈內相當不平靜,陳松勇、常楓、明金城及近日的顧寶明等資深藝人相繼逝世,讓人深感人生無常,真的要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小篇最近看了一篇網路文章,讀後很有感觸,由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有「公關教母」之稱的丁菱娟分享個人獨創人過中年後的財富自由心法:「從貧到富只在一念之間!」(原文刊載於2022/4/27,更新時間為2023/1/5)

日期:2023-01-05

產業時事

中共犯台,美軍會來嗎?學者分析陸攻台模式:美國不得不來,且一定海空聯合反擊

最近在台灣出現了高聲量的疑美論(美軍不會來),這是與美國最近倡議與通過許多史無前例的挺台法案所欲達成的結果正好相反,此誠可怪也(美國愈挺台,台灣人民愈疑美),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推斷這種改變與中共的強化的對台認知作戰正面相關。我因此在這裡希望能夠澄清一些簡單的事實。

日期:2023-01-05

產業時事

政府發6千元高嘉瑜批「行政疏失超徵稅」...名嘴汪浩6點反擊:是「出口紅利」雨露均霑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蘇貞昌1/4宣布將普發現金6000元,還稅於民共享經濟成果,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有不同意見,認為所謂的「稅收超徵」是實徵數大於預算數,但實際都是政府應該要收的稅,問題突顯出行政失靈,預算編列過程有很大的問題,導致連2年預算超出4000多億元,讓人民覺得政府荷包滿滿,但人民日子卻苦哈哈,因而產生相對剝奪感。對此,名嘴汪浩在臉書列出6點,回應外界對中央普發現金的疑問。1. 政府每年有收入和支出預算,但這三年因為全球對資通訊產品的需求增加和台灣防疫出色,台灣2020-2022三年出口和經濟都好於年初預期,因此政府2021和2022年從企業收到的稅超過年初預算。這不是高嘉瑜所說的「政府行政疏失而超徵稅」,這是全民配合政府防疫,努力生產出口,取得經濟和財政好於預期的成果,全民都應該很驕傲才對!2. 現在大家討論的是這部分不在原來2022年支出預算中的,多收到的4500億怎麼花?總統決定分成四個部分花,包括1000億汽油價格和勞保補貼;1000億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就是苗博雅想要的各種對弱勢族群的補助;700億返還地方政府;剩下的1800億中,普發現金1400億,留下後備400億。這種分配方式面面俱到,雖不能讓任何人特別滿意,卻也照顧到所有人,出口紅利,雨露均霑。3. 但是,苗博雅提議的許多補助或花錢方案,可以由2023年總預算來處理。不要把2022年一次性多收到的稅如何花,和政府長期的產業支持或照顧弱勢族群的方案混在一起。不然,如果2023 政府稅收不足怎麼辦?4. 我是主張台灣繼續成功的「小政府,大社會」政策,不要受西方福利主義影響,政府一旦要設立各種補助或福利,要取消是很難的。但將超收的稅一次性發給全民,不會成為習慣,大家開心一下而已。要相信老百姓比政府官員更知道怎麼花錢對自己好。5. 有人擔心發現金會造成通膨,這是誤解。這4500億都是會被花掉的,用不同方式花掉,錢都會流回經濟體系中,總量約佔GDP 2%,影響有限。除非將這4500億都拿去還長期國債,才有財政緊縮,壓制通膨的小小效果。6. 通過對油氣價格補貼來壓制通膨不能長久,還是要靠自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供需,才能解決通膨。

日期: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