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3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陷入危機的建商、乏人問津的大樓、突然殺出的80後神祕買家… 基泰建設 天價賣樓解密

(今周刊1399)10月4日,基泰建設發布重訊公告基泰忠孝大樓以總價125億元賣掉了,這樁交易刷新今年最貴辦公大樓行情,也讓市場跌破眼鏡。《今周刊》調查發現,基泰忠孝的買家與基泰建設互動密切,這位年輕的神祕買家何以大手筆出手?值此基泰建設工地塌陷善後之際,特別受到關注。

日期:2023-10-11

保險稅制

無法預測償付能力、恐致投資變短視 該評估保險業淨值法何時退場了

(今周刊1398)被壽險業者形容為「大魔王」的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將於二○二六年上路,雖然上路時程還有兩年多,且金管會也陸續提出緩衝、在地化配套措施,但超高標準的監理規範,讓壽險業者現階段已如臨大敵,此外,產、學界也開始積極討論,當難搞的ICS上路,保險業現行監理制度中的「淨值比」規定,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保守族資金湧向四產品 改變投資決策前須知 儲蓄險式微 懶人理財換跑道

(今周刊1398)為了降低接軌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FRS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保險合約)等國際新制的衝擊,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策略,其中,長年受到國人喜愛的「儲蓄險」,就是公認最有可能「被消失」的壽險商品。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壽險業股息恐縮水、儲蓄險消失?保險大魔王ICS將上路「需增資金額外界會嚇一大跳」

編按:金管會規劃2026年ICS將正式上路,同步還有新的壽險業會計處理準則IFRS 17生效。兩個新制度,對壽險業者帶來極大的壓力,並且恐怕會造成負債金額增加,也會影響股息。立法委員鍾佳濱週一(10/16)在立院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他拿著《今周刊》1398期封面故事《壽險大挑戰-「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內文質詢,請教他報導中點出的問題對不對?得到了黃天牧的認可。鍾佳濱指出,壽險業接軌ICS的難關,像是過往賣太多高利保單,資本需求大增,但監理需求卻納財報,導致業者資產負債管理困難、難以增資。其次則是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列負債,讓業者得提更多額外資本因應。他對金管會有兩個訴求,一是要求成立「金融發展局」的可能性,並於3個月內提交書面報告;二是針對「壽險業接軌IFRS 17及ICS2.0,保障國內投保人權益,建立獨立監理報表」可行性研究,並於2個月內提交書面報告。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 壽險大挑戰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時隔13年,富邦人壽再度銷售「分紅保單」掀話題!能買嗎?下手前你要搞懂的3個重點

富邦人壽宣布再度銷售分紅保單,在壽險業引發討論。不過,以分紅保單的設計而言,購買這種保單的保戶,還是有分不到紅的可能性。

日期:2023-08-30

投資理財

連季線都守不住,法人紛紛逃離台股!「5月賣股」魔咒顯現,投資人能做的只有這件事

是熊市下跌還是牛市回檔?近期的股市震盪不前,外資自4月18日至4月25日,一個星期以來賣超約506億元,投信賣超約33.6億元,自營商則賣了約56億元,三大法人皆為賣超,是因為股市古老諺語「Sell in May(5月賣股)」?

日期:2023-04-28

保險稅制

21家壽險總座齊聚,啟動22縣市接力淨灘!陳慧遊號召為地球投保、推動永續經營目標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壽險公會特別選在世界地球日前夕舉辦「為地球保險」壽險業接力淨灘活動啟動儀式。在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號召下,21家壽險總經理齊聚,用簽署共同保單、為地球投保的形式,宣示推動永續經營的目標。

日期:2023-04-18

投資理財

升息房租也跟著漲?專家示警房東損失更大...勸「放彼此一條生路」,留意這3大面向

央行3月23日再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房貸地板利率達2.06%,正式站上2%。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房東,今年下半年景氣恐更爛,要多體諒房客,「放彼此一條生路」,一味殺雞取卵,自己也會受傷。

日期:2023-04-05

產業時事

只能眼睜睜看著灰犀牛步步逼近...醜聞不斷「人財兩失」,166年歷史瑞信垮台給投資人啟示

3月20日,在全球金融市場喧騰多日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破產案,在瑞士央行強力斡旋下,由瑞銀(UBS)以不到三年前十分之一市值的32.2億美元收購後暫告段落。然而,從結果來看,其實,瑞信的垮台早有徵兆,但全市場卻只能看著灰犀牛步步逼近,無力作為。

日期:20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