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1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台大醫院創亞洲首例》人體動脈成功移植成氣管 讓44歲男子向葉克膜bye bye 把人生找回來!

要把他人捐贈的人體主動脈,移植到有需要的病人身上,不僅闖過極低的成功門檻,在新環境還能順利長成氣管,讓原來身在加護病房、必須要呼吸器或葉克膜才能維生的病人,最後得以健康出院,正常走路,這可能嗎?台大醫院就做到了。由台大外科部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宣布,去年4月完成了亞洲首例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手術,也是世界第一個利用此方法治療結核性氣管病變成功的案例。

日期:2022-01-29

產業時事

被隔離病患、無診所漁村、偏鄉綠島…都因它受惠! 三個現場、五則故事 看見遠距醫療的落地

一場疫情,讓遠距醫療,這個過去被認為難以在台灣落地的科技,變成降低醫護染疫風險的利器。在隔離病房的新手母親、沒有任何一家民營診所的北海岸偏鄉、還有長期處於醫療資源匱乏的綠島……,我們用三個現場、五則故事,帶你看見這兩年疫情下,台灣醫療反向突破的改變。

日期:2022-01-26

職場生活

60歲以上銀髮族成二手拍賣市場大戶!老年斷捨離風潮崛起:我不想走後造成晚輩的麻煩

今年53歲的觀月優子(化名)去年在辦公室裡,突然肚子一陣絞痛,被緊急送醫後發現是腸道出血。她在醫院住院了3天後,身體逐漸恢復健康。 在住院這段期間,單身的觀月優子心想:「如果我晚一步被送到醫院,不幸死去,那些放在家裡的名牌包包、收集多年的音樂CD,還有古董飾品,該怎麼辦呢?」

日期:2022-01-22

職場生活

老婆、兒子投身相挺 陳玉祥:「行醫到不會動為止」 仁醫心裝7根支架 12年救10萬後山病患

台大醫師陳玉祥提早退休,投入偏鄉醫療十二年,擴充醫院醫療量能升格教學醫院,自掏腰包兩百萬元支持偏鄉教育,獲得三十一屆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殊榮。

日期:2021-12-15

保險稅制

就是不買保險!她20年定存百萬多當醫療費...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家人罹癌100萬不夠燒

保險是轉嫁重大風險的工具,但也有人認為將「風險自留」也不是不行,因此選擇自己儲蓄、不買保險。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姐姐的理財方式,姐姐只存錢準備醫療費、不買保險,卻被多數網友留言表示擔憂,認為那些錢恐怕一遇到大病就會很快燒光光。

日期:2021-12-09

職場生活

走進博物館、走向世界 台灣之光       CINDY CHAO The Art Jewel 十年磨一牡丹胸針

繼倫敦巨匠臻藏藝博會獲獎 今由英國V&A博物館納永久典藏 紅寶石牡丹胸針將永恆綻放。

日期:2021-11-11

投資理財

永續投資趨勢成形 擁抱ESG股債 追成長、顧收益、降風險

2020年,ESG一躍成為全球的熱搜關鍵字,是國際投資界最流行的通關語,其影響力正全面擴散,ESG股票、ESG債券等類型產品,將是下一個市場新焦點。

日期:2021-10-15

職場生活

一個耳鼻喉科醫師的無奈:我最討厭看門診的原因,就是我老覺得,我需要一直在門診「撒謊」

門診外面,傳來一陣騷動。有位病人跟其他的候診病人吵了起來。她告訴門診小姐,她的情況很嚴重,必須要先看。可是,不僅別人不讓她先看,門診小姐也請她按照號碼,乖乖排隊。我在門診房間裡面,聽到她罵人的中氣十足,絕對不會有什麼大病,所以一直到她的號碼到了以後,才讓她進來。

日期:2021-10-15

投資理財

矽力、富邦媒...高價股也落難!股價跌下來不可怕,漲不回去才要怕...台股恐跌到萬五才能止血

台股上周再測低點,即便周四(10/7)上漲暫時扭轉頹勢,然就各方因素衡量,後勢仍屬凶險,投資人切勿躁進。

日期:2021-10-12

產業時事

3大變種病毒結合 比Delta更致命的「Covid-22」將誕生!專家警告「●歲以下」恐成最大隱憂

近期台灣疫情延緩,但疫情還沒有完全掌控,而新冠肺炎都還沒結束,Delta變種病毒卻接踵而來,在全球各地蔓延,對此,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賽雷迪(Sai Reddy)警告,有一種稱「Covid-22」的新變種可能比Delta更致命,要全球有所防範。

日期: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