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96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2姊妹從小沒見過毒蟲爸,坐牢變「愛滋植物人」卻要她們接回照顧合理嗎?法官衡量1關鍵這樣判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真的是對的嗎?華人在根深柢固的孝道倫理觀念下成長,但面對某些家庭案例,這句話或許成了無形的枷鎖。據悉,有一男子從小就混幫派、染毒癮,早已成了進出監獄的常客,如今老了染愛滋病又變成植物人,社會局卻要求由親戚扶養長大的兒女將他接回照顧,這樣合理嗎?法官在權衡之下做出判決了。

日期:2023-12-19

產業時事

黎智英關1千多天,首次出庭裝甲車戒備…首宗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派3名國安法法官「卻沒陪審團」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請求外國對中國及香港實施制裁,涉違國安法,他和三間《蘋果日報》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共四罪,今(18日)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開審,為首宗涉勾結外國勢力罪的審訊,並預計先處理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檢控時限等法律爭議。法庭下午聆訊完畢,案件押後明天再續。

日期:2023-12-18

投資理財

張開居住平權保護傘 讓弱勢租屋族不再被拒於門外

居住是基本人權,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拿來炒作的。34年前,台灣掀起無殼蝸牛運動,成為自解嚴以來,民間發起最大規模都市社會運動。當年,不懂任何住屋理論的崔陳水金,只因堅信人人有屋住是好事,強撐著被癌末侵蝕的病體,穿上白紗與丈夫女兒走上街頭,社運結束3日後病逝,但愛與影響力卻留在人間,為弱勢者撐起保護傘,透過情、理、法一步步推動社會改革,健全租屋市場、租賃法令制度與促使政府積極投入社會住宅政策,以具體服務與政策倡議雙軌並進,加速實現安居樂業理想。

日期:2023-12-18

職場生活

阻「長照悲歌」!80歲老母擔心我走了她怎辦?3萬人面臨自己老、父母老困境:瑪利亞要給他們家

「現在因為通膨、薪資、物資成本很大,很多機構都在減床,不想拓展;瑪利亞是有使命和熱情的組織,若是我們看到需求都不投入,誰能來投入?」為照顧年滿45歲的中高齡心智障礙者,瑪利亞基金會現正計畫興建「瑪利亞心智障礙者安老家園」,目標是籌措3.6億資金,並於2029年動工。

日期:2023-12-15

職場生活

全聯、家樂福紛調薪,能解決人才荒?外商薪水高年假多,她堅決離職心路:為何企業留才,不能只靠加薪

家樂福10%、美廉社9%、永豐銀行5%、兆豐金4.5%、全聯4%、軍公教4%......這些數字是什麼你知道嗎?是各家企業2024年的加薪幅度。

日期:2023-12-15

保險稅制

爸爸過世留債,子女拋棄繼承後,還可以繼承祖父母遺產嗎?誰先往生結果大不同!一文搞懂繼承順位

當繼承發生時,繼承人間如果有共識,繼承的不動產可以登記為持分共有,如果對於繼承的不動產沒有共識,只能先以公同共有辦理登記,因為沒有應有部分,未來出售時相對困難,只能透過多數決或是法院判決來處分不動產。但是,已經拋棄繼承權的孫女,竟然還可以繼承阿嬤遺產,最後向法院提出變價分割的訴訟,原因何在?

日期:2023-12-14

產業時事

全球視野,臺灣行動:解析氣候變遷對人權的衝擊 氣候變遷與人權-國家人權機構的角色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11月22、23連續2日舉辦「2023人權發展國際研討會」,主題為「氣候變遷與人權-國家人權機構的角色」。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表示,聯合國在去年7月間通過「享有乾淨、健康、永續的環境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之決議,國家人權委員會就在今年舉辦相關議題的國際研討會,宣示我國努力接軌國際人權的標準。

日期:2023-12-14

職場生活

「若不是為了給女兒念大學,我現在就可以回印尼了...」外籍看護來台近10年:我不要女兒和我一樣

阿蒂將要離開我家去新的雇主家,在我爸過世後,我跟她住在同一個空間,很像是室友,她活在房子裡的白天,而我則是下午才起床,出去後都到晚上才回來,彼此的交集就是在下午見面時。

日期:2023-12-14

產業時事

「今天得到人權,不代表永遠擁有…」歷經20年倡議,陳菊帶領人權會從無到有,未來3年仍須披荊斬棘

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日子,政治受難者陳菊如今成為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走過四十四年,轉換不同身分與崗位,她持續在推動人權的漫漫長路上前行。

日期:2023-12-13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1212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