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6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老張縱橫台股數十年 為何厲害到買十中九 卻無法累積獲利?為何陷入無止盡的凹單迴圈 勝率再高也沒用?

老張是個樸實的修車師傅,靠著精湛的手藝與熱忱的服務態度,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擁有了五家汽車維修廠,在事業上闖出了一番名堂,小有成就。除了本業,老張還是個資深的老股民,在80年代便涉足股市,經歷了台灣經濟起飛、波斯灣戰爭、電子產業興起、網路泡沫、金融海嘯、中美貿易戰……等多次漲跌循環,市場閱歷豐富。老張在股海拼搏數十年,早已練就出一身好武功,分析縝密、眼光獨到、買十中九。然而,操作勝率雖高的嚇人,卻總是財來財去,無法穩定累積獲利,常常因為凹了一筆大單,就把先前的獲利侵蝕殆盡,到頭來恍如黃梁一夢、空歡喜一場。

日期:2023-04-06

投資理財

基金教授朱岳中強推:這項金融商品最適合女性投資!

朱岳中指出女性投資人在投資理財上有其先天優勢,包括台灣女性的經濟獨立性突破七成、女性比較可以接受長期投資的概念、女性較男性更重視風險。朱岳中強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女性只要先了解自己、了解工具,知道自己適合投資什麼⋯⋯就有機會達到「財富自由、身心靈富裕」境界。

日期:2023-04-03

保險稅制

妳家的保險真的保險嗎?陳敏莉:保險重點在風險分散和高倍數保障!

陳敏莉觀察,台灣部分已婚女性可能因為風險意識比先生高,但無法與先生取得投保共識,因此,為自己買了許多保險,卻疏於讓身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先生把風險保障規畫做足;另一個常見的極端則是,過度把保險預算重心放在配偶或子女身上,疏於照顧自己的風險保障⋯⋯

日期:2023-04-03

投資理財

徐佳馨:這些迷思和弱點,最容易讓女性買房踩雷!

徐佳馨曾看過一位朋友以900萬元入手房產,不到幾年時間,房價很快上漲到接近1200萬元,怎麼看這都是一個穩賺的投資,但這位苦主購入房產後不但要背房貸,還將房子拿去抵押做二胎貸,把借出來的錢拿去買股票,最後落得股市慘賠、還把房子也賠進去的窘境⋯⋯

日期:2023-04-01

產業時事

資策會與阿根廷軟體產業協會簽署MOU 開拓南美洲市場商機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今(31)日與從阿根廷遠道而來的阿根廷軟體產業協會(Cámara de la Industria Argentina del Software , CESSI*註)Sergio Candelo會長會面,執行長卓政宏親自接待,雙方並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數位轉型交流開啟新局,外交部總領事陳昆甫、經濟部國貿局專員柯孟君特地蒞臨現場觀禮。

日期:2023-03-31

產業時事

點廢成金 鴨蛋殼的循環重生 彰化創新環保大作戰 開拓產業永續之路

「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平凡卻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享用美味又營養的蛋料理時,鮮少人思考被留下的蛋殼到哪裡去?「雷打石食品工坊」創辦人李彥潁,相中蛋殼裡的寶貴成分-碳酸鈣,讓鴨蛋殼華麗變身為一系列的抗菌產品及飼料營養品,獲得縣府「農度剛好」競賽首獎肯定,與妻子共同開發的「鴨鴨金」金沙辣椒醬也獲得縣府30萬創業圓夢補助,將一顆鴨蛋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日期:2023-03-29

投資理財

有沒有風險小、不用盯盤、有機會翻倍的股票?為何在低價老股掏寶,有機會找出下一個翻倍的老飆股?

最近跟一位久未見面的好友餐敘,這位好友從頂尖的財金研究所畢業,短暫在金融機構任職後,便自行創業,產業跨足食品、美容、影視、國際貿易、系統開發……堪稱是創業界的斜槓達人,積累了頗為可觀的財富。餐敘過程中,這位好友突然問我:「從K線圖有沒有辦法找出風險小、不用盯盤、有機會翻倍的股票?」我心想:「好傢伙,連買股票都盡想挑軟柿子吃,真是個犀利的創業家啊!」

日期:2023-03-29

產業時事

問對問題

這是一個數學問題。

日期:2023-03-29

投資理財

夏韻芬:女人讓自己變更好的方法,一定要積極理財!

「女人有錢便可以自己做決定,因此我都鼓勵大家,婚後還是可以保有工作,因為有錢就有尊嚴。」財經主持人,同時也是今周刊《富活學》課程召集人夏韻芬強調,追求幸福的女性「四要」:要自主、要獨立、要堅強、要利他。

日期:2023-03-28

投資理財

台股本月震盪近700點 如何在風險中賺到錢? 原來可以「用益損比虧小錢、賺大錢」

上週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風波尚未平息,就再傳出歐洲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最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Saudi National Bank)拒絕增資的消息,引發破產疑慮,3/15 (三) 股價應聲大跌近30%。在接二連三利空消息的襲擊下,連帶影響台股近期的表現,投資風險逐漸升高。然而,金融市場「風險」與「利潤」猶如孿生手足一般如影隨形,誰也離開不了誰,「利潤在風險中誕生,風險在利潤中成形」。既然如此,投資人無須把風險視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反而應在風險中尋找獲利的機會,只是風險必然帶有成本,利潤則是承受風險成本後的報酬,如何盡量將成本降低、擴大報酬才是所應關注的重點。

日期: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