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14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如果只靠自己努力,我可能還在阿根廷端盤子...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高雄囝仔:2個槓桿改變我人生

作者王裕閔是高雄出生的台灣囝仔,經過兩次移民的磨練,從台灣到阿根廷,再從阿根廷到美國,克服困難躋身入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後,未選擇科技業,一頭栽進華爾街,每天在交易廳的資產價格叢林裡廝殺。職涯從金融業競爭最激烈的華爾街發跡,縱橫交錯於賣方(投行證券業)與買方(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橫跨全球東西南北,為工作與人生創造各種財富。最引以為傲的是發掘、提拔、指導過上百位的投資英才,包括科技業的投資紅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以及馳騁於紐約、蘇格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澳紐的投資家與專業經理人。

日期:2024-04-07

投資理財

住家裡1年能省42萬房租,為何兒子寧願租屋?一位母親給我們的警醒:退休思維可能會害你省掉未來

近幾年,新聞不斷報導,房租不斷緩步上升,尤其是雙北鄰近捷運站或辦公區的地段。這個消息,讓我的朋友明芬特別緊張,一直唸著要兩個兒子都回家裡住,原因是:「為了省錢!」

日期:2024-04-05

職場生活

和米沒啥關係…寶林禍首米酵菌酸正名「邦克列酸」!4條件食品才可能產生,為何玉米澱粉更可疑?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續追,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名稱被認為與米類食品有關,致米製品市場受影響。週三(4/3)召開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確定幫「米酵菌酸」正名,以其英文名「Bongkrekic Acid」直譯,稱為「邦克列酸」。王必勝說,唐菖蒲伯克氏菌4種病原型中,椰毒亞型會分泌毒素Bongkrekic Acid,該毒素與「米」無關,為免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恐慌,決定以多數細菌的命名方式從英文直譯。王必勝表示,這是不幸事件也是寶貴經驗,未來將制訂預防指引,一般性原則提供民眾細菌預防指引,例如食材保存方式等,並給食品業細緻指引。另外,邦克列酸中毒未來也可能再發生,六都需要備妥標準品,將由食藥署傳授地方實驗室技術,協助建立檢驗模式與量能。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指出,邦克列酸不僅在米製品中發現,也首見於椰子發酵餅中,隨後零星出現在多種米或玉米原料食品或發酵飲品、浸泡後的木耳。孟孟孝強調,台灣家庭自煮米飯、米粉等被汙染機率極低,米食料理若放冰箱,一兩天內即食,無須過度擔心若要避免接觸到邦克列酸,他建議可盡量少吃低酒精度、低鹽度、偏中性酸鹼值的發酵食品或飲品,食品保存條件為「乾式保存優於濕式保存」、「低溫保存優於常溫保存」。

日期:2024-04-03

產業時事

一個上午就完成了9份PPT、16張思維導圖、每章節考試內容摘要…AI正在顚覆傳統教育的學習方式

在數位化的浪潮中,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未來發展的關鍵力量,尤其是在教育領域,AI技術的運用正逐漸改變我們獲取知識和學習的方式。

日期:2024-04-01

投資理財

光繳稅就6400萬!八年級低薪宅宅每天盯盤17小時,翻成交量5千億當沖股神:我不怕賠錢,只怕自己無法突破

台灣散戶最好奇的神祕交易員巨人傑,17歲入股市,從懵懂的股市小白開始,直到成為舉市皆聞的重磅級散戶!巨人傑秉著熾熱的「交易魂」,不惜犧牲娛樂與睡眠的時間,反覆研究市場與規則,用真金白銀持續交易,台股、海期、選擇權、當沖,每個市場都有他留下的痕跡……首度公開投資思維!

日期:2024-04-01

數位領航共創商機

把無塵室的潔淨帶入生活 克立淨加值健康生態圈搶攻疫後商機

PM2.5懸浮微粒、百年大疫新冠肺炎疫情,喚起全民對於「乾淨空氣」的高度需求。從最嚴苛的醫療診所、實驗室等級起家的MIT空氣清淨機品牌克立淨科技,20年前將電漿殺菌技術引進台灣,不把產品當成簡易家電做銷售,取而代之是以實驗室檢測級的服務,築起品牌競爭力,面對數位轉型之役,整合上、下游經銷業者與外部跨業合作,共同導入智慧解決方案,以健康生態圈數據加值共創架構提升營運綜效,搶攻疫後商機。

日期:2024-03-29

投資理財

荷寶投資,以研究為主導的投資工程師

荷寶是第一家推出全球非投資等級債策略的歐洲公司, 1995年與道瓊共同編製全球第一個永續發展指數,以投資工程師傳承95年,安然渡過二次大戰與多次景氣循環,強調研究即力量的資產管理公司。

日期:2024-03-28

產業時事

榮獲「半導體諾貝爾獎」 蔡明介:台灣不應自滿於distant No. 2 籲政府強化IC設計業競爭力

(今周刊1423)許久未受訪專談聯發科與產業展望的蔡明介,談到十年來AI產業的爆發及聯發科的大成長,他期許台灣IC設計業市值及影響力可以與日俱增,不要滿足於目前的distant No. 2。

日期:2024-03-27

職場生活

真正的獨處

人們面臨獨處時間日益稀缺的挑戰,思惟被手機或閱讀占據都不能算作「真正的獨處」,給自己和這個世界留一點喘息的空間,獨處能加深自我理解,增強珍惜人際關係的能力。

日期:2024-03-27

職場生活

建設失智友善社會!北醫大「失智照護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凝聚共識應對失智症挑戰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日前(3/21)舉辦了「失智照護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包括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北醫大衛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伯璋、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等多位專家學者與會分享見解,凝聚共識應對日益嚴峻的失智症挑戰。

日期: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