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63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投資理財

2024存股金融股很危險?別以為定期定額沒關係...夫妻貸款2千萬買某金控悲慘啟示:金融股要做波段

如果是小資族,奉勸你要想清楚,定期定額或少量買進金融股,要面對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景氣位階,第二個則要思考...

日期:2024-01-03

職場生活

「退休生活沒想像中美好」不光是為了錢,退休後3個人有1個回去工作,60歲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華頓商學院最具原創性的趨勢專家告訴你:最有前景的機會,就是「多世代革命」!‧ 2030年前,60歲以上的網購族,將超過30歲以下的人‧ 老年人每天待在螢幕前的時間高達10小時,比18至34歲的年輕人多了33%‧ 2030年,美國總消費成長有40%由60歲以上的人貢獻;日本與德國更高達60%和70%‧ 30歲以上有高達30%至35%的人,正在使用數位平台學習‧ 高達46%的跨國企業高層看好多世代勞動力‧ 南韓30多歲的男女,有62%都和父母同住‧ 員工的創造力巔峰,平均發生在20多歲與50多歲;‧ 混齡團隊比起同齡團隊,工作績效表現更好「多世代革命」正在崛起,顛覆人生、企業、經濟,甚至全球社會!

日期:2024-01-02

投資理財

敢賠小錢,才能賺大錢!專家:認賠也是一種能力,看「這兩條線」學減碼停損

面對2024年資產如何進行佈局?曾任政府委外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國家級基金操盤手選股教戰手冊》作者黃豐凱看好2024年有機會否極泰來的產業,包括:DRAM概念股、自行車概念股,他在Podcast《Today來讀冊》節目中提醒,掌握基本面、籌碼面,同時觀察5日大量均價、20日大量均價,做好進出買賣點的停損管理。

日期:2023-12-22

投資理財

少喝1杯星巴克無法讓你致富!她年賺3千萬揭收入來源:想賺大錢,別把太多精力放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我相信,你一定常從別的理財專家那裡聽過這句致富「心法」:如果你有心想多存點錢,就「別去外面買拿鐵」。許多人建議,如果你能省下每天的咖啡錢,一年就能多存下數千美金(新台幣數萬)。我雖然能理解這句話背後的道理,但我認為,這全是鬼扯。細節在許多時候很重要:人際關係、科學、下廚。但若是講到增長財富,大局的重要性可大多了。

日期:2023-11-08

職場生活

本想找人一起遮風擋雨,結果風雨都是他帶來的...和巨嬰前男友分手才讓我驚覺:爸媽的看人眼光有多毒

主角背景:緹娜 / 32歲 / 金融投資業 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很不一樣的人生,我和男友就是在兩種不同的教養方式長大的孩子。

日期:2023-11-02

產業時事

文策院與中華電信合作,成立基金投資台劇:盼能打造IP輸出國際

為支持台灣的文化內容產業,文化內容策進院與中華電信10月24日共同宣布籌備「文化內容產業基金」,並號召產業界加入,響應今年5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法通過投資抵減的政策利多,希望藉由產業基金的匯集與灌注,捲動更多民間資源投入影視產業。

日期:2023-10-24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393期︱在對自己有利的戰場進行決戰

《孫子兵法》有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哉!存股族的我們應該把這句話銘記在心,能夠做到這一層,「存股天蠶變神功」應該可練成第四層了!(總計有10層喔)

日期:2023-10-18

投資理財

想投資手上卻只有10萬元能做什麼?工程師靠存股45歲提早退休:年輕錢少時,投資新手容易犯的錯

編按:作者棒喬飛曾用「傻多存股法」投資台灣股市12年,曾存45張台積電、年領百萬股利,成功達到購置房產,2020年45歲時提前退休。

日期:2023-09-28

產業時事

以後天氣預報圖可能沒人畫...24hrs輪班、碩士只給36K 氣象局改制「薪水再砍3千」恐釀出走潮

創立至今82年的中央氣象局,9月15日正式改制為中央氣象署,轄下各級單位整併、調整。但風光揭牌的背後,傳出近年來業務日漸繁重的預報中心,恐爆發預報員出走。

日期:2023-09-15

投資理財

AI、電動車、半導體、5G題材都想投資?小孩才做選擇,「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一次全盤掌握

長年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現卓越的野村投信再推力作,這次以讓人眼睛一亮的ETF商品出擊,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00935)主打AI、電動車、半導體、5G…等科技題材一次網羅,更首創納入「研發費用佔比」為篩選指標,確保成分股擁有關鍵競爭力。此外,這也是一檔市值型的ETF,可謂是「創新科技型ETF2.0」。

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