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16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台積電12度「當日填息」!配息3元、張忠謀估一夕入袋3.75億現金...劉德音、魏哲家領多少?

今周刊編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週四(9/14)上演除息秀,由於過去8季每股配2.75元,此為首度改為3元股息,一開盤股價就衝上544元,上漲6元,完成秒填息,這是台積電第9次上演「秒填息」,也是第12次當日就填息。台股也跳空開高,在AI族群反彈之下,早盤大漲逾150點,突破16700點,終場大漲226.05點或 1.36%,收在16807.56 點,成交量2829.04億元。而台積電終場上漲12元,收在550元。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前持有台積電1.25億股,若未處分持股,估計將有約3.75億元入袋。至於董事長劉德音持股1291萬餘股,估計有3873萬元股息入袋、總裁魏哲家持股639萬2834股,也將有1917萬元進帳。

日期:2023-09-14

產業時事

梁孟松曾泣訴不是「台積叛將」,卻用盡力氣助攻對手…為中芯7奈米奠基,要讓瞧不起他的人後悔

華為「Mate 60 Pro」新機在中國造成搶購潮,雖然被認為過度膨風,但外界直指Mate 60 Pro 的5G晶片是中芯國際代工;資深分析師陸行之甚至認為,中芯在梁孟松帶領下,7奈米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日期:2023-09-07

產業時事

他讚Mate 60 Pro狠甩蘋果好幾條街,卻被抓包用別支...華為搭中芯7奈米晶片,美制裁會加遽?

中國通訊巨頭華為發布旗艦手機Mate 60 Pro,據傳網速達5G水準,使用7奈米製程的麒麟9000S處理器,引發市場討論;外媒引述拆解報告證實,華為和中國頂級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已開發一款先進的7奈米處理器。Mate 60 Pro掀起中國民眾搶購潮,華為門市規定1人限購1台,預計需等待1~2周時間,至於台灣有機會買到?華為技術台灣總代理訊崴技術表示,「團隊仍在評估中」。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前台積電營運長赴北京重要會議 竟因「非中國籍」被擋在門外!蔣尚義首次揭露:我在大陸沒有被信任

蔣尚義曾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倚重的研發老將,也曾擔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在業界人稱「蔣爸」。他首次披露,2021年擔任中國晶圓製造龍頭中芯國際(SMIC)副董事長時,由於非中國籍的身分,竟然在北京高層視察廠區時被擋駕,而且還發生兩次,顯見他當時不受中國官方信任。

日期:2023-09-04

產業時事

唱衰台積電的聲音沒停過,但仍昂首向前!產業國際化有哪些課題?謝金河:每個環節都必須努力解決

半導體的故事寫不完過去這一年,台灣有兩本很暢銷的書,一本是沈棟的紅色賭盤,另一本是Cris Miller的「Chip War」,我們翻為晶片戰爭。Crim Miller也專程來台,並且與張忠謀先生有一場對談,美國的晶片法案對中國展現全面圍堵,很多的論述都來自他,因此,他的大作可以受到台灣整個產業界高度重視。

日期:2023-09-0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建廠蓋到滿肚火!「承包商請離開」美工人怨組織混亂、沒知識,公司這麼說…他揭台人管理差異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程進度落後,確定要延遲到2025年才能加入投產;據英國《衛報》報導,為了趕進度,台積電正在替500名台灣勞工加速申請簽證,卻也因此讓美國工人們相當惱火,認為台積電以在地勞工技能不足為由,藉此引進便宜勞工外,承包商的管理混亂且缺乏美國相關安全法規知識,怒吼要台灣承包商離開。台美雙方不斷出現文化差異,導致工作進度「卡卡」,再度掀起熱議。

日期:2023-08-30

產業時事

一個台灣人不熟悉的名字,催生聯電、台積電!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量子技術帶來下個盛世

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院長大位,當年,他打下工研院研發的制度基礎;現在,他認為再次轉變的時間到了。

日期:2023-08-22

產業時事

好老闆的底蘊:投資長勝之道

企業有好老闆掌舵營運方向,獲利變強大了,政府稅收也跟著增加,這是良性循環;選擇一家有好老闆領導、具備全球市場地位的企業,然後長期投資,是抗通膨的最佳投資模式。

日期:2023-08-09

產業時事

張忠謀一句話催生!這群從實驗室出來的工程師,如何花34年打造護國群山仰賴的自動化軍火庫?

34年前,盟立從工研院機械所獨立出來,但一群待慣實驗室的人根本不懂做生意。他們如何從一家被看衰的公司,成為物流倉儲到半導體製程,都仰賴的自動化設備大廠?

日期:2023-08-09

產業時事

他拒收奧本海默為徒,卻收了李國鼎》這位英國諾貝爾獎大師 如何教出未來的台灣科技教父 52年後更間接催生了台積電?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由於同名的好萊塢電影大賣,一時成為國內外的熱門話題。其實以理論物理見長的奧本海默,1924年赴歐洲深造時,在第一站的英國劍橋大學過得並不快樂,特別當時他的第一志願,是到堪稱近代物理界聖域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做研究。但他一開始就被時任卡文迪西負責人、有「核子物理之父」外號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教授打回票,後來是實驗室裡的另一位教授接受了他,奧本海默才得以如願,但後來他對卡文迪西的記憶,大多是苦澀而灰暗的。 十年後,拉塞福接受了一位來自中國、年僅24歲的物理系畢業生,到卡文迪西實驗室深造,他叫李國鼎。2023年的今天,我們知道李國鼎是台灣科技教父,一手催生了新竹科學園區、資策會,還有台積電。但身為物理學家的李國鼎,在英國留學三年得到了什麼樣的訓練或薰陶,讓他回國後投入了軍工產業、造船,又在財經部會歷練,並在為期12年的行政院政務委員任內,為今天台灣的科技產業打下重要基礎?

日期: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