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55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台積電熊本廠明開幕,將創出4.35兆商機!台灣腔、八寶粥、黑松沙士...「台灣村」落地搶錢

台積電熊本廠24日開幕,日本智庫九州經濟調查協會估計台積電在10年內創造的經濟效益至少上看20兆日圓;熊本縣也出現人才爭奪戰,廠房附近地價暴漲,台日許多企業和商家打算進駐熊本,共逐淘「晶」夢。

日期:2024-02-23

職場生活

西門町喜滿客絕色這天收攤!走過70年,台北最便宜戲院沒了…時代眼淚再+1,還記得萬國嗎?

位於西門町、備受年輕觀眾喜愛的「喜滿客影城絕色店」,在官方臉書上宣布因諸多大環境因素、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西門町絕色店的營運將在2024年03月31日結束營業,據稱未來有可能轉型為複合式的商務空間。

日期:2024-02-17

職場生活

只要8週剷除「過年肥」!44歲中年爸爸體重83→68kg「搖搖晃晃啤酒肚變堅硬腹肌」,增肌減脂食譜曝光

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身體意象。有些人喜歡有大塊肌肉的身材,有些人喜歡由小肌肉組成的精實身材,或者沒有一點贅肉的苗條身材,還有所謂穿什麼都好看的衣架子 ,相信你也都有著自己理想的夢幻身材。但可想而知,想要的身材不會在一夜之間自動塑造出來。雖然,有些人天生就擁有一副令人羨慕的好身材,但這也需要最低限度的努力。那麼,難道真的沒有能讓所有人,在短時間內達到效果的塑身祕訣嗎?

日期:2024-02-16

投資理財

美國CPI攪局,台股龍年還能開紅盤?台積電有機會突破688元高點?財經達人2點分析「未來幾天有望挑戰18619」

2月13日,日股在連休三天後開盤,終場大漲1067點,收在37964點,再創34年來新高,距離1989年12月的歷史最高點38915,只差一步之遙,投資人歡聲雷動,而這股樂觀氣氛,本以為會在2月15日台股開紅盤當日上演,卻因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攪局,出現雜音。

日期:2024-02-14

職場生活

跟著花燈去旅行

農曆正月初一迎新年,春節期間,因為與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時間相近,許多縣市的元宵燈會都提前在年節間暖身開跑,連帶各種以燈光為主題的祭典也跟著熱鬧舉辦。不同主題、策展方式,從邀請藝術家、結合卡通明星,到以無人機增添聲光效果,闔家團圓走春拜年,從白天玩到晚上,讓新年的夜愈鬧愈旺。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重啟罕病新藥臨床試驗,安成生技如何靠「事後分析」敗部復活

「對我來講,(安成生技)公司價值沒有被市場體現。」安成生技董事長吳怡君說的,是當前團隊正邁向新的階段。前進的關鍵,是2018年一度臨床試驗中止的新藥AC-203,如今不但重新啟動臨床,更找來過去擔任該藥研發、前浩鼎生技副總蔡承恩,擔任安成生技總經理,以確保新藥進展順利。

日期:2024-01-19

產業時事

政策引導、企業大買庫藏股 日經指數創34年新高 開年狂飆 日龍頭搶登「十兆日圓」俱樂部

日本喊出「日股漲3倍」的國家戰略後,股市在2024年開年急漲,漲幅為全球第一,日本龍頭企業更火力全開,全力搶入「總市值10兆日圓」俱樂部。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全球併購交易急凍、創10年新低!杜英宗樂觀展望2024年:台灣將靠這點贏得國際目光

近年Fed為解決頑固的通膨大舉升息,使得2023年全球併購活動急速萎縮、交易總金額未達3兆美元,為10年來的最低。然而,隨著Fed升息進入尾聲,以及AI等新興科技持續加速世界變革,跨國企業仍需透過併購轉型、創新,改變市場競爭格局,預期2024年的併購案將會增加,尤其是能源、醫療、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此外,台灣近期的一些購併案,不少都是國際大廠自己找上門談併購,顯示台灣企業的經營能力及經營環境持續被世界肯定。

日期:2024-01-10

產業時事

安倍、岸田政府主導 日本交易所改革上市公司董事會 經濟復活!透視「日股漲三倍」國家戰略

沉睡三十年的日本已經甦醒了,日本股市的強勁上漲,以及日本政府強力推動的證券市場改革,正在帶領日本企業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造。

日期:2024-01-03

職場生活

他善心開發罕病藥,20年後拯救未來外孫…MIT教授:金融非零和遊戲,創新商模為癌症醫療尋出路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日期: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