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投資理財

「微」停滯性通膨時代黃金曾飆漲113%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配置黃金已是時機

黃金自古就是人們普遍喜愛的飾品原料,一定的開採與保存成本,及工業用途均支撐黃金基本價格,這樣的稀有性使其具有保值交易性質。正因為以上特性,黃金成為最簡單的通膨受惠資產,加上市場對聯準會停止升息的預期,今年以來金價節節攀升,一度逼近2020年八月的歷史最高收盤價每盎司2063美元,未來伴隨「微」停滯性通膨可能性增加,在通膨降低但仍高於長期平均,經濟增長放緩而不陷入衰退下,黃金很有機會再啟動一波行情。

日期:2023-05-04

產業時事

Fed升息1碼,鮑爾暗示連10次升息後下次將暫停,「但今年不太可能降息」!一文看他怎麼說

聯準會 (Fed) 週三 (3 日) 公布 5 月利率會議決定,將基準利率調升 1 碼至 5% 至 5.25% 區間,創 2007 年 8 月以來最高,這是去年 3 月啟動升息周期以來的第 10 次升息。儘管聯準會暗示暫停升息,但在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今年不太可能降息」的言論後,美股走勢急轉直下。聯準會最新利率聲明與鮑爾記者會重點摘錄如下:

日期:2023-05-04

產業時事

台灣怕戰爭、中國更怕!資金外逃數百倍,謝金河揭「這數據」看出端倪:習近平應該讓中國休息

美國與中國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在美國不斷升息打通膨的時候,中國卻逆勢持續降息。針對兩個世界強權經濟體未來的走勢發展,央行前理事康信鴻預估,要看到美國再次降息可能要一到兩年;至於中國過去幾年靠發債支撐經濟成長的手段,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認為將無法持續。

日期:2023-05-02

產業時事

邁向浮動風電新世代 政府應鼓勵多元技術生根

台灣未來能源的新主力就在海上!今年台灣已有3座離岸風場正式完工,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首期也已完成競標,創下雙重里程碑。台灣唯一本土開發商台亞風能除已取得首期得標權利,更展望2024年後水深超過70米之深海區域,投入深耕浮動式風電技術,並呼籲政府鼓勵多元技術在台生根。

日期:2023-04-27

投資理財

首季績效強、續航力佳 新加坡、美國物流出列 不是檔檔表現好!第二季REITs看好誰?

在市場對景氣能否「軟著陸」,看法尚未一致之下,REITs資產因高殖利率受到關注;但各檔REITs近期表現不一,哪些類別在接下來會有好績效?後續表現又該如何觀察?

日期:2023-04-26

產業時事

「通膨戰爭尚未結束…」韓國第一季GDP驚險躲過衰退,但經濟挑戰還在後頭

韓國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的經濟表現,在全球持續升息的趨勢下,如何穩定經濟成長但又能打擊通貨膨脹,將是各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日期:2023-04-25

產業時事

全球處於危險的邊緣,各國存在難以緩頰的分歧…橋水基金創辦人示警:面臨3大「地震式」劇變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26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他在活動上指出,全球正處於危險的邊緣,可能面臨3個「地震式」的劇變。

日期:2023-04-25

投資理財

起床看美股,從早到晚看分析師解盤,還參加Line群組!努力研究為何還賺不到錢?林成蔭這樣解讀…

曾經和一個長輩聊天,他退休後積極理財,起床後先看美股收盤,接著從電視和網路重大新聞盤前分析,盤中的連線,到下午和晚上的解盤都不放過,深怕遺漏任何重要資訊,還和同學參與幾個Line上面的投資討論群組,忙的不亦樂乎。「結果如何?」我關心的問。「唉,專有名詞多懂了幾個,但是整天統計下來,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看好的股票也不一樣,明牌幾十檔,賺錢也罷了,有些買了套牢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忙了半天還賠錢。」他有點氣餒地回答。

日期:2023-04-13

產業時事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125億,為何Fed會議紀要讓市場悲觀?高盛:5月可能是最後升息…

今周刊編按:美國勞工部週三(4/12)公布數據顯示,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降至5%低於市場預期,創 2021年5 月以來新低。但聯準會釋出的會議紀要顯示,官員預計銀行危機將導致今年經濟衰退,美股尾盤急殺,道瓊終結連4個交易日的升勢,標普跌破4100點大關,那斯達克下跌0.85%,費半則是重挫逾 1.8%。CPI數據公布後,高盛表示之前預期聯準會 6 月會升息,現在不再這麼認為,原因是信貸在銀行業動蕩後確實有些收緊,另外部分原因是一些聯準會官員似乎對 5 月升息都有些猶豫不決。許多投行陸續跟進高盛說法,預計5月是聯準會今年最後一次升息。而美股台積電ADR下跌2.66%,台股周四(4/13)早盤開低,電子金融全綠,終場收在15804.76點,下跌128.21點或0.8%,三大法人周四(4/13)同步站賣方,合計賣超125.88億元,萬六心理關卡壓力不小。其中外資與陸資賣超87.92億元、投信法人賣超5.65億元,自營商賣超32.31億元。

日期:2023-04-13

投資理財

疫後經濟新常態 股債各有亮點可尋

俄烏戰爭持續發酵,加上失控的通膨引發美國暴力升息的效應延燒,2022年的股債表現讓市場猶如驚弓之鳥,今年雖然世界各國紛紛解封迎接疫後經濟新常態,但通膨陰影未散、金融地雷頻爆,投資人該如何因應,才能找到市場亮點?

日期: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