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7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保險稅制

妻子多1動作,丈夫遺產稅竟省300萬!地政士:利用「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替遺產節稅有2個前提

張三與陳芳芳在民國50年7月1日結婚,有張大明及張大昌二個兒子,在婚姻關係存續中,不論是不動產或是股票、現金等財產,大部分都是用張三的名義取得,但張三不幸在民國112年3月1日因病過世,配偶陳芳芳如何利用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節省遺產稅?

日期:2023-10-05

保險稅制

舅舅不婚無子,死後留下千萬債務,家族哪些親戚要辦理拋棄繼承,才不會牽連下一代?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一個法律問題,案情是她舅舅上個月自殺了,她這個舅舅無配偶子女,死後留下一千多萬的債務。

日期:2023-10-02

產業時事

「放慢速度」是城市人來海邊要學的第一課!恆春三寶爸教潛水逾20年:這些年來大海教會我3件事

我是琦恩,來自台灣最南端恆春的三寶爸,也是第一位獲得PADI 白金課程總監獎項的台灣人,簡單來說就是潛水教練的教練。我從18 歲2001 年開始我的潛水職涯,至今已經有超過20 年的教學經驗,從一個青澀的菜鳥教練到現在已經教了快500 位潛水教練。我不只是訓練一般的潛水員,更多的時候是在訓練潛水教練,還有潛水店的老闆。教學的這些年來,海給了我非常多,我常會說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大海給我的。我的老婆嵐嵐也是大海給我的,因為她是我剛開始教學時的學生,可能在海裡戴上面鏡的我,讓人很有安全感並且看不到臉所以覺得很帥。我的三個小孩帥瑜,心心,朵朵也是大海給我的,以及我現在擁有的工作,潛水教練這個身分,所有的一切都讓我非常感恩,所以我一直在想我能為大海做些什麼?

日期:2023-09-28

產業時事

當年張榮發堅持貨櫃化,有人甚至說長榮瘋了...林省三憶長榮海運轉型之路:光是調查就花了6千萬

編按:長榮海運前首席副總裁林省三的一生事業都與海運有關。20多歲,考取台灣省政府交通處航運科。40歲,受張榮發邀請加入長榮集團。85歲,才從長榮集團退休。20年的公職期間,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心繫國輪復興與落實海洋政策。轉戰長榮海運後,跟著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推動貨櫃化,開闢世界各地航線,讓長榮登上世界貨櫃船公司龍頭寶座。同時擔任航運相關公會理事長,參與兩岸三地之間航線的協議,不論是「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運」以及97後台港航線的協商談判都參與其中,並影響到後來的兩岸直航。實為推動台灣航運界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

日期:2023-09-26

職場生活

出社會後,別再追求CP值!吳軍給年輕人的建議「戒掉3個窮人思維」:以為占了便宜,一定會付出別的代價

百萬暢銷書作家、矽谷投資人、谷歌前設計者、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寫給兒女的溫暖人生家書,學校沒教、一定要懂、強大內心的基本智慧!

日期:2023-09-23

職場生活

從畢業剛出社會小菜鳥到45萬旅遊Youtuber!她談改變人生的話「他們給你多少薪水讓你放棄夢想?」

在埋怨上帝不公平時,回頭想想,當機會來臨,敢跨出來的人有多少?

日期:2023-09-23

職場生活

怕死、怕分離、怕被拋棄、怕截圖傳錯… 4步驟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這句出自司馬中原的經典台詞,恰巧說明了「恐懼」的情緒,跨種族、年齡、性別…無所不在影響我們。從怕鬼到怕上台演講,怕蟑螂到怕死,我們該如何面對那些幽微或者巨大的恐懼呢?《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一書作者阿瑪莉亞・安德烈用可愛的插圖及幽默方式剖析自身恐懼經歷,教大家如何戰勝恐懼。

日期:2023-09-22

職場生活

九州鐵道上的美好年代

「九州七星列車」是日本第一輛豪華臥鋪列車,自從二○一三年,JR九州前會長唐池恒二,攜手日本頂級設計師水戶岡銳治,打造出這個巔峰藝品後,「七星列車旅遊」就成為一位難求的頂級旅遊精品。

日期:2023-09-20

職場生活

勞資合意資遣,可以要求公司開「非自願離職證明」?之後找工作會留下負評?10大注意事項

「我們公司最近要資遣一位工作績效不佳的員工,她對於資遣沒有太大意見,但她希望除了法定資遣費以外,再加給優退金,並且要給她非自願離職證明。公司為了避免糾紛,原則上同意她的請求,但老闆怕此例一開,其他員工也要援例辦理,我們該怎麼處理才不會有後遺症呢?」一位電子業人資主管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3-09-13

投資理財

存股中華電信、台積電,工程師45歲提早退休改存ETF:「以前賣股像割肉」翻轉3個投資思維

編按:作者棒喬飛曾用「傻多存股法」投資台灣股市12年,曾存45張台積電、年領百萬股利,成功達到購置房產、45歲提前退休的目標。作為一名財富自由且成功提前退休的散戶,他仍不間斷的探索投資知識,持續優化投資系統,從過去的「存個股」,他開始「存ETF」,投資觸角也從台灣放大到海外,2023年8月受媒體訪問曾透露,目前資產配置約50%海外ETF、25%台灣高股息ETF、25%其他台股,儘管已經沒有工作收入,資產照樣向上成長。

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