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35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核輻射危機豈止在蘭嶼 大台北更危險

立委揭露,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的檢整重裝工作漏洞百出,核廢料儲存桶鏽蝕破損,核廢料粉塵外洩,讓人對台電處理核廢料的態度打上問號。棘手的核廢料豈止存放在蘭嶼,多達七百萬人居住的大台北地區,數量更多、輻射量更高的核廢料,悄然擺放在核一、核二廠。

日期:2012-11-01

產業時事

看對趨勢卻賠大錢 企業轉型誤踩地雷 百年老店東芝拚轉型 卻陷核能風暴

安倍的「三箭經濟學」雖沒讓日本經濟走向強勁復甦,卻讓老牌企業積極進行體質調整,日立華麗轉身是一例,痛苦轉型的東芝也是一例,企業轉型的艱辛與風險,超乎你的想像。

日期:2017-01-05

產業時事

《今周刊》全國核電知識大調查

日本福島核災輻射外洩不只影響東北地區,連遠在二五○公里外的東京附近居民,至今仍感到不安。台灣也倚賴核能發電,「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不論支持或反對核電,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核電。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國人平均分數只有四十分,核電知識嚴重不足。

日期:2011-08-04

產業時事

總統,別再拚台灣人的命擁核了!

馬總統至今仍不知道核電是最貴、最髒、又最危險的,卻拚命幫台電推銷核電,成了國民最畏懼的無知總統。

日期:2013-05-30

產業時事

核災一旦發生 房產歸零、股票變壁紙

興建中的核四問題重重,更可怕的是,運轉中的核一、核二、核三廠隱藏殺機,使用過的燃料棒儲存密度過高,稍一不慎將引起連鎖核反應。原能會前主委歐陽敏盛主張,台灣要不要用核電,應由人民投票決定。

日期:2011-08-04

產業時事

國人核電意向調查》逾7成國人支持停用核電 北北基民眾對「非核」表態更強

根據《今周刊》與世新大學合作的最新調查,高達73.4%民眾表示,如果電力供給充足,願意支持「減少或停止使用核能發電」。本次調查顧問、世新大學副教授郭迺鋒解讀,這項調查結果一方面代表「非核家園」的政策方向仍受民眾肯定。另外也意味,在邁向非核家園的過程中,政府必須盡力讓民眾對未來的供電穩定更有信心。

日期:2021-03-15

產業時事

天然氣、核能獲貼「綠色標籤」 列入永續經濟成員 核能變綠電有玄機?專家解密背後涵義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核電是綠電」,但要考慮核廢料處理等問題,行政院今(11/1)澄清,核能發電是否被視為綠電,歐盟在認定上有嚴格前提,須先滿足核廢料處置相關規範,然而國內核廢料處理仍未有妥善的終極處置辦法,尚難以將核能認定為永續能源。早在去年八月,《今周刊》在歐盟將核電納入「永續分類」的「綠色投資項目」核能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時,就做過分析報導。核能確實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但條件嚴苛;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亦指出,再生能源中並不包含核能發電,台灣仍應務實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實際之策。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一定要面對的真相

七月七日,作家劉黎兒從日本回台灣,每次她回台,幾乎都會來拜訪社長梁永煌。她到的時候,我特地去跟她打個招呼,沒想到,這次她的先生日本棋王王銘琬也陪她回來。

日期:2011-08-04

公投專區

「日本正期待台灣做出朝向國際的選擇!」《產經》矢板明夫:萊豬公投若通過,將衝擊台日關係

四大公投案將在本週六登場!邁入倒數階段,各黨與民間團體積極動員支持者大力催票。台灣廣告主協會、台灣人權文化協會、台灣設計協會、福和會今(15日)號招學者以專題演講的形式宣揚「四個不同意」的理念,呼籲國人挺身而出,一起守護台灣的經濟、環境、能源與民主。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今也到場支持「四個不同意」立場,他特別指出,台灣公投的結果日本與世界都在觀望,日本正期待台灣做出朝向世界的選擇。

日期:2021-12-15

財經時事

311十周年》 即使撤離五千萬人,「最壞的劇本」依然沒有結束…時任首相菅直人袒露內心最大的恐懼

在3月11日之後,我有好幾天都不斷地問自己,該如何對應接連失控的反應爐,以及放射能這個看不見的敵人,又能夠對抗到什麼樣的程度呢?這些緊迫的問題,就是存在於眼前的現實。

日期: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