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72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日系VR頭盔、國際CIS廠都少不了它 慘業逆轉勝 澤米「鍍」成台灣半導體後盾

台灣有家位於苗栗的專業鍍膜公司澤米,打進中國、日本、美國重要科技公司供應鏈,也成為台灣半導體業的合作夥伴,究竟公司是怎麼做到的呢?

日期:2023-11-01

產業時事

明星軟體公司有市值沒淨值

從美國貨運物流AI平台公司Convoy的併購案來看 ,股東支持公司經營讓股權價值上漲獲利,但債權人以保障債權為優先,是兩種不同的思惟。

日期:2023-11-01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397期︱國際股市全面走空,重申減碼10%立場

我們在382期(9月22日)提出預警,指稱如果納斯達克指數從前波高點拉回逾10%,即納指跌破13000點位置,建議應減碼10%股票部位,抽回現金。最近這幾日,納指重挫跌破13000點關卡,我們重申減碼10%立場,並進一步分析全球股市兩個不安定的因子。

日期:2023-10-27

產業時事

奇異從頂峰到衰敗,全球企業500強啟示錄》杜英宗論投資趨勢:時代洪流,拋棄企業毫不留情

1992年我從美國銜命返台,設立高盛在台辦事處,是當時最早進入台灣的投資銀行,後來一路到花旗、南山人壽董事長,我全年無休、戰戰競競。每日5點多起床,開始翻《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報紙追蹤國際時事,一天最少8~9個會議,有時深夜回家連刷牙的力氣都沒有。為何要這麼努力?正因為時代的潮流,拋棄企業一點都不留情。正如我常對同事說,「經營企業,不進則退。」

日期:2023-10-26

產業時事

黃仁勳手上的AI魔杖

美國再度對輝達出口的AI晶片加上限令,輝達股價回檔,但市值還能力守一兆美元關卡,可以看出輝達是AI的王牌,也證明了「誰掌握核心關鍵技術,誰就是贏家」。

日期:2023-10-25

投資理財

42.6萬股民嗨了!00929除息秒填息,5原因成存股族心頭好...什麼價位能買?專家1公式拆解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為台灣首檔台股月配息型ETF,憑藉「月月配息」以及成分股為100%電子科技類股,自今年6月掛牌上市後,僅4個月已成為不少投資人的心頭好。00929掛牌之初股民只有1萬6674人,經歷4次配息,規模已突破900億元,最近一次、第4次除息日為10/24,每單位配息0.11元,而除息當天以17.17元開出,一度站上17.24元,最後在17.22作收,相較10/23的收盤價17.13,達成「除息首日就填息」。

日期:2023-10-25

產業時事

專訪/施振榮曾讚他學界、業界少數有成就的人!張善政一度半退休務農,悟出獨門管理心法

與以往多數縣市首長出身政治、法律等出身有所不同,桃園市市長張善政的科技部、Google等科技公司服務過的「科技人」經歷,讓他在入主市府後,更擅長用科技的角度去檢視、處理市政。不過在科技人市長的身份之外,張善政經歷從學者、官員、科技企業高階主管到行政院首長,甚至一度歸隱到花蓮務農,到如今勝選後成為桃園市大家長,雖然每個身份、角色都大有不同,但也積累出他獨到的處世、處事哲學。張善政回顧其人生,曾經歷過許多不同職位與挑戰,他表示自己心中有個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能對不起自己」,這讓他每一分每一秒,都促使自己要去做他認為有挑戰的事情,以及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尤其在花蓮務農這段幾乎等同「半退休」生活期間,在種植各種不同作的過程中,張善政得到一種體悟,就是學會尊重、請教每一個不同專業與訓練的人。加上其行政院的歷練與心境,在市政上更能發揮市長協調局處的功能,也可在關鍵時刻能承擔責任,勇於做出重大決定。

日期:2023-10-24

職場生活

王永慶20年前花5.6億送的廚餘桶,悠遊卡董座還在每天用!來看林志盈的最強自綠生活養成術

林志盈今年3月出任悠遊卡董事長,談起減碳、自綠行動,有滿腹心得。他在自家頂樓打造開心農場,20多年來,家中廚餘、洗米水、冷氣水全都回收再利用,栽種出各式蔬果。令人訝異的是,林志盈家中使用的廚餘桶,是20年前經營之神王永慶贈送。至今他依舊捨不得丟棄。環保永續、減碳自綠已是林志盈的生活準則,這樣的思維更內化到他的企業決策。進入公部門以前,他擔任鼎漢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發起員工每天到附近國小擔任導護志工,成為鼎漢人的傳統。

日期:2023-10-23

產業時事

AI股套高點怎辦?谷月涵:想解套可能得等3年!富士康被中國查稅:「只會讓台商更害怕」

AI相關類股近期出現一波修正,許多被套牢的投資人都在問:「何時能解套?」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週一(10/23)在寬量國際2023年第4季全球資本市場展望說明會提出他的看法。谷月涵直指若從過去網路泡沫、蘋果發iPhone手機等科技大事件,對相關股票股價的影響來看,「可能3年以後才會再創新高」。至於鴻海(2317)集團旗下富士康被中國查稅一事,谷月涵則表示,此消息會讓台商更害怕、更不敢投資,且預估新的技術、產品都將設在國外廠房,不會放在中國。

日期:2023-10-23

產業時事

中國20倍薪搶台灣人才!他帶技術投靠年撈8800萬...假量產真補貼,業內曝「大撒幣」真相

美中科技戰影響之下,中國為達成半導體自主化,以高薪挖角台灣人才的新聞時有所聞,路透社2021年曾報導,法務部調查局高層透露,檢調調查疑似非法挖角台灣半導體工程師及相關人才的中國企業,已經有100家左右,而這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然而,中國為了突破封鎖晶片困境,近期又開始挖角各路高科技人才。像是台灣一間上市公司副總將先進技術帶去,因此拿到8800萬元年薪,薪資比在台灣高出20倍。

日期: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