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58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台海萬一被封鎖,如何補缺口?賴清德:正規劃「停機核能機組」緊急使用當備案!經濟部回應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週日(5/28)晚間出席「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時,有學生提問有關核能問題等能源趨勢議題,賴清德表示,政府會繼續推動綠能,不過面對學生提到的台海情勢的不確定性,他也坦言目前相關單位正規劃讓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一個未來緊急使用的情況,以備不時之需。關於已停機核電廠是否可以緊急使用,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5/29)也特別就「現況」與「法規」兩方面來說明。

日期:2023-05-28

產業時事

美國黑色追殺令是為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業,更在防堵中國發展!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看檯面下隱憂

美國黑色追殺令除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產業,美國在半導體的另一重要目標是要防堵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先前實施的《晶片法案》中就包含了所謂的「護欄」條款,要求在美國設廠生產接受美國政府補助的晶片企業自接受補助之日起10 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進行先進半導體生產產能擴充或新建。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88歲台塑老臣李志村離世...他畢業考上中油不去,從台塑領班做到7人小組,王永慶為何如此信任他?

台塑(1301)週一(5/22)傍晚公告,台塑董事、最高顧問的李志村週日(5/21)辭世,享壽88歲。台塑表示,董事李志村於112年5月21日逝世,公司於今日接獲通知後發布重大訊息。李志村在前陣子跌倒後,就只能靠輪椅代步,於周日晚上9點27分辭世,目前已訂6月12日舉行在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公祭。在台塑,李志村算是最得王永慶、王永在兩位老闆信任的重臣之一。尤其是他對石化景氣的掌握精準,讓台塑在重要關鍵時刻力主興建六輕,拔得投資先機,創造台塑事業的第二波高峰。而2011年台塑集團宣佈成立「七人決策小組」完成世代交班,李志村與包括王文淵,王瑞華、王文潮、王瑞瑜、吳欽仁、楊兆麟均入列其中。 以下為今周刊2004年11月18日刊登的李志村人物特寫:

日期:2023-05-22

產業時事

台灣拚2050淨零轉型太重要 經濟部揪近20家國內外電子資訊業夥伴 共同宣誓攜手減碳

為了達成我國2050淨零轉型目標,經濟部周二(5/16)舉行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號召近20家國內外相關供應鏈夥伴,包括品牌業者及EMS大廠,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共同宣誓攜手減碳。

日期:2023-05-16

產業時事

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 經濟部攜手國內外大廠加速邁向淨零

淨零已成全球共識,減碳量、再生能源占比也成為衡量國家競爭力的新指標,面對歐盟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潔淨競爭法案》(CCA)最快2024年實施,碳關稅勢必增加淨零賽局力道。當越來越多國際大廠將供應鏈碳足跡與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評選標準,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無法置身其外,2050淨零轉型不僅是全世界目標也是台灣目標,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由經濟部工業局領軍,攜手國內外大廠共謀減碳策略,加速產業邁向淨零,為台灣打造下一世代堅實護國神山群。

日期:2023-05-11

產業時事

成運二林電動巴士園區動土!估明年底完工創造5000億產值

成運中科二林電動巴士園區今(7)日動土,為全亞洲、中國以外最大電巴產業園區,預計在2024年底完工。董事長吳定發表示,投產後年產量可達6000輛整車、零組件2萬輛,創造約5000億的產值,目前也與國內供應鏈積極接洽,全力衝刺國產電巴。

日期:2023-05-07

產業時事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政院砸百億促社創,陳建仁盼當典範「台灣曾被稱沒文化,今靠各界努力成功改善」

2023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首度移師六都之外,今明2天在宜蘭傳藝園區舉行。行政院長陳建仁出席致詞,表示114到117年會再投入100億元經費,發展社會創新;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台灣曾被認為沒有文化,宜蘭文創產業一路走來,已經貫穿到各項建設如演藝廳、傳藝中心等,感謝陳建仁與各部會重視。

日期:2023-05-07

產業時事

向創造價值的經營者喝采!

經營者在創富路上是寂寞的,他們努力把市值變大,讓股東收益增加,是真正的價值創造者,過去十年在衝刺集團市值的賽道上,有哪些值得喝采的贏家?

日期:2023-04-26

產業時事

4/18購電每度買到10元?台電拿出數字澄清!王美花:「需量競價」是買保險、並非完全沒電

台電4/18啟動需量競價機制,並出價最高每度10元向民間購電,遭到多名立委質疑。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4/24)回答,此機制2015年時就有,是最高價格10元,並非每度電都到10元,需量競價機制就是用來買保險,讓備轉容量率能多一點,並非完全沒電。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也說明,4/18啟動需量競價,是因有部分民營機組的狀況,當天競價平均價格為每度5.2元,去年全年統計平均則為2.95元,在台塑電廠、海湖電廠26日供電回來前,台電評估毋須再啟動需量競價。

日期: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