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到醫院看病5/19起「不用」再戴口罩了!口罩令1264天退場,只剩這地方建議要配戴

國內口罩令全面解除!疾管署周三(5/8)表示,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宣布自5月19日起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而非「強制」戴口罩場所。在疫情之初,台灣於2020年12月1日就將醫療院所列入第1波必戴口罩的8大類場所之內,如今宣布解除,也讓迄今已經實施1264天的醫院口罩令將正式走入歷史。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台海持續緊張,中東火藥庫卻先爆了!以色列與伊朗4月互相攻擊後,台灣如何看待未來變數?

烏克蘭、以色列及台灣,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列出的2024年全球最可能情勢升高的三大地區熱點,若有不測恐衝擊國際政治、全球經濟及地區安全,影響層面都非常廣。沒想到,台灣海峽只是持續緊張,中東火藥庫卻先爆發了,以色列及伊朗直接以自有武力跨國攻擊對方,一改過去幾十年的中東局勢格局。長期觀察中東局勢的英國杜倫大學現代中東政治經濟學博士劉長政認為,以色列及伊朗都有國內政治的問題,未來依然可能轉變為進一步的對外「文攻武嚇」,撼動地區局勢。其次,中東地區新強權土耳其,以及11月將迎接大選的美國,也是值得注意的要角。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日企爆一連串造假,「品質保證」形象恐瓦解!正露丸、紅麴、船舶引擎數據...謝金河:面臨信賴危機

日本產業的信賴危機經歷了泡沫經濟洗濯卅年的日本,正逐漸從死亡幽谷爬出來,不過,最近一連串發生的造假事件,這是Integrity最核心的問題,如果岸田政府不能斷然處置,日本一直以來的品質保證形象可能快速瓦解。

日期:2024-05-09

投資理財

00946、00944盤中也破發!為何老司機說上市破發,反而是天大好事?成分股有哪些?這2檔重疊

被市場稱「00919親妹妹」的月配高股息ETF、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與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4)於週四(5/9)掛牌上市,以5/8淨值10.02元參考價開出,高於10元發行價,最高來到10.06元;00944開盤15元,盤中股價最高到15.03,閃過「一掛牌就破發」。只不過,上午10點30分左右,兩檔皆跌破發行價;截至11點前,00944最低來到14.93元、00946最低為9.96元。掛牌破發投資人應該要很擔心嗎?事實上投資老司機認為反而是好事。狄驤曾以00940破發狀況分析,認為對多數投資人來說,反而是天大的好事,甚至根本不會有什麼流成河。原因很簡單,許多人把高股息 ETF當成定存,已經變成了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會讓資金源源不絕進入台股。兩檔ETF公告成分股,其中00946持股最多2檔為鴻海(2317)與聯發科(2454);00944則重押亞翔(6139)、長榮鋼鐵(2211)。至於兩檔前10大成分股,包括漢唐、瑞儀皆為重疊標的。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酗酒、家暴、偷錢…子女想「棄養」這款父親,法官會判准嗎?免除扶養義務怎做?會被告遺棄罪嗎?

「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照顧父母本來就是天經地義?但若是在孩子從小就「缺席」,甚至是對家人長期有暴力、辱罵情事的父母,長大後還得盡扶養的義務嗎?日前有一紙判決指出,一名父親長年酗酒不工作,甚至會對家人暴力相向,偷錢、恫嚇、放火……無一不做,法官審酌後認為情節重大,並直言若強令子女等負擔該男的扶養義務,明顯有失公平。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保健品不能替代正常飲食與藥物治療 多吃也不傷身? 別誤解健康食品

許多民眾擔心吃藥傷身,那麼,標示為「食品」的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就比較安全?其實,保健品不具治療疾病的功效,吃多了對身體也會造成負擔。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從共機擾台到小粉紅網軍 中國對台政治作戰為何無效

美國國防部戰略專家葛宣尼克,透過中國「一帶一路」的全球倡議、新冠肺炎的衛生外交戰、頑強的「戰狼」與「小粉紅網軍」,以及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持續入侵,揭露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隱形攻勢。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女性癌症防護指南:定期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近來國外專家開始深入探討,為何年輕的癌症患者數有增加趨勢,其實癌症不是絕症,不只要平時多留意,就有機會即早治療。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憑不輕言放棄 切進AI應用領域、把生意做大 勇於認錯 日本母親教會穩得董座的事

今年第一季,保護元件廠穩得實業創下單季新高的營收表現,並成功切入AI伺服器領域。董事長高治宏談起如今公司的發展,竟與他母親獨特的教育方式有關。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企業ESG最弱的S

環境(E)與治理(G)向來受到諸多法規、政策及評鑑督促,但社會(S)領域卻不然;模糊、淺薄、窄化一直是企業在S上投入的特性。

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