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15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國中教育會考19日結束,負責命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表示,今年題目難易適中,將在6月7日寄發考生成績單,同日上午8時起開放網路查詢成績。今年建中、北一女預估錄取成績分別為34.6分、33.8分。

日期:2024-05-20

投資理財

股票基金房產...40歲前投資全軍覆沒,他只花5年財富自由、45歲提早退休: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即將屆滿20年。老黑坦言其實年輕時是理財阿達,40歲前所有投資理財唯一沒賠錢的是放定存,其他不管股票、放貸、房產、基金,一律全軍覆沒,只花了五年認真準備就達到財務自由目標。現在的年輕世代背負了沈重的責任和壓力,本文提供6項學習和職場的建議給還在學或處於職涯前期的年輕人。

日期:2024-05-20

投資理財

曾到蒙古看房,倫敦、天津…海外投資9間房 前瑞銀董事總經理自剖:馬來西亞持有10年卻倒賠原因

近年來台灣房價不停上漲彷彿看不到盡頭,不少房產投資人開始「投資海外房地產」,同樣價位、甚至更低價位可買到比台灣坪數更大、格局更漂亮的房子。有多國房產投資經驗、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建議:「海外房產值不值得買,不是價格高低問題,而是升值空間是否比台灣高。」因為「便宜」可能只是紙上數字,投資海外房地產的不確定風險非常多,地段發展、兩地匯差、往返機票旅宿等處理成本都要思考進去,並不是只有買房價格如此簡單而已。

日期:2024-05-16

產業時事

設攤免費請喝可可、讓想說話的人暢所欲言…溫哥華如何讓城市變更好:公民參與絕對不能少

由前立委陳椒華召集推動成立的監督施政聯盟,在5月初舉辦城《城市要變好 公民不可少》—溫哥華公民參與機制經驗分享,監督施政聯盟安排旅居溫哥華多年的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分享親身參與體驗溫哥華公民參與機制的經驗。除了帶領大家瞭解溫哥華政府用什麼方式推行公民參與、又是如何提升民眾參與意願,以及與台灣做法的差異性,激發大家對公民參與有更立體的想像與實踐,並共同探討如何在台灣推動更多元的公民參與機制,讓自己的城市更進步更美好。

日期:2024-05-14

產業時事

過去5天市值蒸發逾159億美元...星巴克財報低迷,面臨中國瑞幸咖啡崛起威脅

美國咖啡龍頭星巴克在5月1日發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整體業績出現自 2020 年以來首次下滑。執行長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表示,由於受到美國中國等主要市場,均面對銷售量下滑問題,且中國經濟復甦速度比預期來得慢,連帶影響中國地區業績。此外,來自中國本土品牌的價格競爭,以及中東地區的經濟波動,也讓星巴克備感壓力,過去5天股價也狂跌約17%,市值蒸發超過159億美元。

日期:2024-05-06

產業時事

AI算力就是競爭力!微軟等美國科技大廠紛紛砸錢投資亞洲,台灣必須加緊做這件事

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微軟(MSFT),今年1月份公告的過去12個月(TTM)財務數據非常亮眼!市值達到 2.96兆美元,營收達到2,183.1億美元,淨利771億美元,1 年追蹤總回報率高達64.6%。

日期:2024-05-06

投資理財

台積電(2330)月線連6紅,790元股價太便宜?全球績效最佳經理人狂買喊話「你也該這麼做」

今周刊編按:台股適逢5/1勞動節休市一天,週二(4/30)指數觀望小漲,至約11時30分,來到20518.75點,最高一度來到20559.97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以797元開出,股價開高走高,盤中重返800元大關,上漲5元,最高一度來到208元,市值也來到20.74兆元。不過尾盤突如其來下殺,下跌98.92點或0.48%,收在20396.6點,失守20400點,應是部份外資調整持股,台積電終場則是收790元,下跌5元或0.63%,月K棒仍寫下連六紅的紀錄,為2020年來首見。三大法人週二合計買超台股32.6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23.39億元,已是連3買,投信買超17.86億元,至於自營商(含避險)則是賣超8.59億元。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專家視角〉昔「中國的好朋友」看衰中港 肯定習近平倡「新質生產力」 羅奇:對中國修正能力很難樂觀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習近平大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近年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是否有望迎來曙光?《今周刊》專訪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為讀者提供最深入的解析。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2024兩岸三地1000大 專訪德國汽車教父:小心,它的電動車正在改寫全球版圖! 當中國拚出海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被一雙Jordan鞋假貨激到!他從泡芙店主到1300億電商老闆,5千萬會員買賣球鞋都找他,憑的是什麼?

創業10年的「GOAT」是一個運動鞋和高檔服裝的電子商務平台,在170個國家做生意。有100萬賣家、5千萬會員。販賣的產品包括350個品牌。他們的10年,是一個克服人性弱點的故事。

日期: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