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投資理財

月薪3萬、房租就要1萬...她30歲存到100萬「快速存錢」的5個秘密:年輕人,別對自己太好

Ivy,今年 30歲,從外地到台北念書,畢業後就在台北工作,平均月薪 30K,每個月的固定開銷就佔了薪水8成以上。但神奇的是,她居然在 30歲前,就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00萬)。究竟,Ivy是怎麼辦到的呢?

日期:2021-09-28

產業時事

「說買菜就消失…」雇主成打黑工跳板!被迫辭職在家照顧父親、儲蓄歸零,他嘆:現在聘請外看像在踩地雷

據統計,台灣約有5萬多名移工失聯,儘管移民署與警政單問頻繁追捕並遣返逃逸移工,每年平均新增近2萬名移工逃跑,投入台灣的非法打工市場打黑工。移工為何要逃跑?不少人歸因於外籍移工勞動環境差、勞工受虐等勞顧衝突個案,或者是黑市相對高薪的誘因讓移工趨之若鶩。本文調閱勞動部的統計資料,發現歷年來有部分比例的移工,抵台後還來不及適應台灣、認識同鄉前隨即失聯,並在黑心牛頭及非法仲介的引介下進入黑市打工,將台灣雇主作為移工來台的跳板...

日期:2021-09-07

產業時事

侯友宜霸氣推5千換1萬!這縣每人領8千 22縣市最新加碼看這裡

中央今(26日)公布五倍券相關細節,不少縣市日前也都已緊鑼密鼓地要推出振興加碼方案。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更宣布, 將推出「新北加倍券」,可以把500換1千、1千換2千,甚至最高可以5千換1萬,每種券種都有限定份數。

日期:2021-08-26

產業時事

最苦金主 軟銀願景基金踩雷 市值半年燒掉1.5兆元 中國新創啦啦隊長孫正義 遭北京「斬首示眾」有多慘?

日本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二十幾年來一直是投資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當年拿兩千萬美元投資馬雲,卻創造出無可比擬的阿里巴巴網路帝國,投資傳奇不只前無古人,極可能也是後無來者。不料,八月十日,他在軟銀集團的法說會上,卻發出驚人之語,公開表達「將暫停在中國的投資」。

日期:2021-08-18

財經時事

在家也能買菜!外送雙雄接地氣,和傳統市場合作,把菜送到家,估訂單至少增2成

疫情讓網購成為日常,外送雙平台foodpanda與Uber Eats,近期陸續與傳統市場合作,加速市場進行數位轉型。foodpanda預計,今年底傳統市場外送服務將涵蓋台北市90%人口;Uber Eats則表示,目標一年時間讓所有Uber Eats服務城市的民眾都能在App上點購市場食材。

日期:2021-08-13

產業時事

消費習慣回不去了!警戒降級後,「這幾類商品」在電商通路上持續暢銷

當台灣在5月中進入三級警戒時,許多消費者被迫用電商購物取代實體購物;然而,在警戒降級後,業者卻發現消費者的習慣已經回不去了。

日期:2021-08-10

財經時事

婆婆堅持去市場買菜!喝水「咳兩聲」... 媳婦帶小孩回娘家 律師:撕破臉打離婚官司

防疫都關在家裡!與家人的感情不會不更加升溫,還是越來越糟糕呢?有一個律師分享案例,一個祖孫三代同住的家庭,只因為婆婆堅持出門去傳統菜市場買菜,讓媳婦不能理解,帶著小孩躲回娘家,從此不回去,搞到最後為了爭小孩,最後竟走上法院打離婚官司。

日期:2021-07-04

全台防疫報導

北農群聚、枋山芒果爆退訂潮!蔬果傳播病毒? 譚敦慈曝「4招清洗法」:多吃更有益健康

北農群聚感染和屏東枋山鄉祖孫群聚事件,使外界人心惶惶,近日陸續傳出蔬果退訂潮,包括枋山的愛文芒果也深受其害。「農民辛苦了!」護理師譚敦慈說明,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並沒有因為吃食物染上新冠肺炎的案例,而且吃蔬果除了可以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外也能夠預防染疫;她也大方分享,蔬果清洗的原則,讓大眾可以無憂地享用各種蔬果!

日期:2021-06-27

全台防疫報導

「老父重症走了...」確診兒病床上伴隨急喘啜泣 4歲童問:爺爺去哪了?爸爸要回來了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病毒傳播快速,社區感染擴大,許多人紛紛染疫,甚至轉重症後死亡;截至本月10日,本土疫情共奪走361條生命,當中藏著無數生死離別的故事。一名收治於台北慈濟醫院的確診男子,在得知老父因重症過世後,無法見上最後一面,顧不得自己還戴著氧氣面罩,躺在病床上失聲痛哭,醫護看了不禁鼻酸、紅了眼眶⋯⋯

日期:2021-06-11

財經時事

去菜市場採買如何避免染疫? 譚敦慈:選擇「紙箱」裝食材別用塑膠袋!

本土疫情延燒,目前全國三級警戒延期至6月28日,尚未能有鬆懈之處,非必要時也別出門;不過,許多人會去傳統市場購買食材回家煮,但碰上人潮眾多的時候該怎麼辦?有什麼採買的防疫「撇步」呢?對此,護理師譚敦慈表示,除了盡量避開人潮眾多的時段外,也可以事先規劃要採買什麼食材,有效減少外出採買的時間。另外,她建議,「使用紙箱,避免使用塑膠袋。」

日期: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