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66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職場生活

「全台最醜吉祥物」一度爆紅、名揚日本 但遊客暴跌後怎麼辦? 看台南鹽鄉如何以老風土翻身

還記得5年前的「全台最醜吉祥物」大賽嗎?事件起因正是因台南市北門區吉祥物「虱目魚小子」,魚頭人身、沒有眼白,形似鬼娃恰吉,嚇壞不少日本歐吉桑,一路從日本媒體紅回台灣,掀起全台社區最醜吉祥物討論旋風,也讓北門這個位於鹽分地帶的鹽鄉小鎮,一舉躍入全台灣人的眼球,成為全台爆紅的景點、湧入不少遊客。然而,當地缺乏觀光基礎建設規劃,虱目魚小子即使重新上了漆、畫上眼白,仍禁不起海風日日夜夜的檢驗,如斑駁的表面塗層一般,遊客人數雪崩式滑落。正如沿海先民不畏艱險的精神,經過一次又一次實際操作,在地夥伴經過反覆檢討、修正,用在地的風土條件為鹽分地帶回春,北門區今年一舉奪下2020年城鎮品牌獎。

日期:2021-01-11

職場生活

最年輕33歲… 全台急凍今19人猝死!國健署警告「3種人」最危險

寒流一波接著一波,都是相當強勁的霸王級寒流,低溫動輒就7、8度以下,甚至體感溫度更低,導致多起猝死事件不斷發生。據統計,光是今(8日),已至少有19人疑因天冷造成猝死,其中最年輕的案例年僅33歲。國建署呼籲,對急遽低溫,身體容易產生不適,尤其以年長者、三高,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別危險,一定要多加留意。

日期:2021-01-08

職場生活

新手爸媽怎麼在天龍國養小孩? 哪一區托嬰公共資源最多、排隊最快? 這3個撇步一定要知道!

全台各地的公立托嬰機構,每次一釋出名額總會秒殺,每年不少家長往返於各家公辦民營托嬰機構抽籤現場。究竟該如何申請、在哪個行政區抽公共托育中心,才能讓中籤率大增?本文盤點台北市公共化、準公共化的托嬰資源,並公開台北市12個行政區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的候補人數,供各位新手爸媽參考。

日期:2021-01-07

財經時事

一次看懂>> 1/15起入境居家檢疫「1人1戶」 頂加、套房、公司宿舍有獨立衛浴行嗎?小孩老人怎辦?

依指揮中心109年12月30日公布新聞稿,自1/15起入境居家檢疫對象必須在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於家中限1人1戶且須填寫切結書。

日期:2021-01-06

職場生活

「雪寒流」!明起連3天體感-1度 專家揭4特性:「冰凍番薯」再現

回顧上一周,超級寒流襲全台,民眾的跨年夜在冷颼颼的低溫中度過,時隔數日,又有一波寒流準備在本周報到!氣象局指出,今(6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濕涼,其他地區早晚都涼;中南部白天仍有20度以上的溫度,但從明(7日)起,寒流正式進入台灣,並挾帶水氣又濕又冷。《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形容,因為這波寒流,台灣宛如冰凍番薯,有連3天體感溫度僅-1度,大家要好好保暖。

日期:2021-01-06

產業時事

台達電鄭崇華繼電源供應、電動車之後 現在看好這項技術

台股2020年無懼疫情陰霾,一路演出驚奇,時近封關仍持續刷新高點。這當中若論及年度市值最佳進步獎,台達電的成績令人不可忽視。從2020年初截至12月29日收盤255.5元,台達電股價漲幅達69.2%,市值更在12月越過6千億元大關,在台股的市值排名從年初時的第16名一舉登上第6大。在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族群,以及股本龐大的金控業之外,股本才260億的台達電表現格外搶眼。

日期:2021-01-04

財經時事

寒流低溫真的會「冷死人」! 如何避免猝死?8招教戰

重症醫療專業醫師黃軒表示,台灣冬天低溫,真的會「冷死人」,而且天氣越冷,死亡率就越高。

日期:2020-12-30

產業時事

12家公益團體獲堅強後盾 良善力量不斷加乘擴散 頂新和德「食公益」捐助計劃搭建自立共好平台

當聯合國二〇一五年宣示「永續發展目標SDGs」成為全球發展共識,永續不再是口號,而是一種思維與行動,落實在每個國家、每座城市、每位公民的管理方式與生活模式之中。尤其永續發展目標涵蓋十七項議題,有三項跟食品安全、消除貧窮、終結飢餓直接相關,還有三項致力打造和平包容社會、減少資源不平等失衡現況,因此人人皆有義務與責任,設想這些攸關生命的議題,能有哪種解決方案,迎來實質性改變。

日期:2020-12-30

財經時事

超強寒流來襲!切記做好這部位保暖 出意外恐腦中風

今年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將於明天報到,氣溫將驟降10度以上,尤其跨年當天下探到3℃的最低溫。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氣溫驟降,室內外溫差大,最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有三高問題的民眾和年長者,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脖子非常敏感,一定要做好保暖。

日期:2020-12-29

職場生活

朝陽科大師生深耕地方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成果亮眼

位於臺中霧峰的朝陽科技大學,近年主動積極和地方社經和產業發展結合,帶領師生運用校內的學術能量,跨域合作解決地方問題,推動中部區域在地永續發展。

日期: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