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55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品味人生

防疫來自運動!「運動提升自體免疫力」

迎向高齡,運動保健意識從今天培養起!台灣國民平均壽命超過八十歲,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例突破十五%,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國民健康平均餘命約七十一歲,等於國民在生命臨終前,平均約有七年半生活無法自理;而歐洲數值平均時間僅三~六個月。因此推廣「高齡能力運動」開始受到重視。

日期:2020-04-23

保險稅制

防疫戰建奇功之後 健保改革下一步

全民健保一直是台灣的驕傲,就連新冠肺炎疫情,健保雲端查詢系統也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在「全球第一」光環下,健保仍有收支短絀、血汗醫療等隱憂,未來又該如何因應?

日期:2020-03-11

財經時事

防疫將軍」張上淳 親上火線剖析疫情

剛結束武漢肺炎的密集會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隨即接受《今周刊》專訪,堅毅的語氣間仍略帶憂心,提醒防疫宜保持戒慎,因為「目前仍難以預估疫情的走向。」

日期:2020-02-19

今選頻道

防疫醫師羅一鈞 永遠站在病人這邊

20210523編按:每天下午兩點,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固定召開記者會的時間點,除了指揮官陳時中外,疾管署副署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負責回答媒體各種有關新冠疫情相關問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王南琦在臉書上說,看到羅一鈞不卑不亢地回答各種問題,她認為確實安撫了因為疫情而起的「煩躁心」。王南琦特別上網查了一下羅一鈞的背景,原來是建中數理資優生一路跳級、全國榜首上台大醫學院,只唸6年就畢業,更選擇到非洲馬拉威當外交替代役。《今周刊》曾於2014年專訪過羅一鈞,也聊到了這段歷程。

日期:2014-09-11

財經時事

會作秀的疾病管制局不會防疫 P.77

被動效率差的基層公務員、沒有實權的二級長官,加上好大喜功的前署長,國家機器因而運轉不良,難怪SARS一疫,政府的防疫大軍被一舉擊潰,戰敗的兩名大將只得陣前落跑。

日期:2003-05-29

財經時事

全民總動員 重新補起防疫大網 P.76

錯誤只能有一次,尤其是致命的錯誤,更是不能再犯。和平醫院草率的封院決定,讓習於太平盛世的台北市政府缺乏危機處理能力的問題,暴露無遺。但和平醫院這道防線失守後,政府無能與失序的後續統籌應變能力,讓整個防疫大網,愈破愈大,終令全台籠罩在 SARS 入侵的恐怖陰影下。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如何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學習經驗,就成了當前各界最重要的課題。

日期:2003-05-22

全台防疫報導

爸媽鬆口氣…校園防疫新制10/13上路,後4天自主防疫符合「這條件」可上學!一圖看懂新規定

10月13日邊境就要解封改為「0+7」,教育部週四(10/6)宣布,配合指揮中心防疫政策,鬆綁校園防疫措施,自10月13日起,全國各級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於「自主防疫期間」若無症狀,打滿3劑疫苗者且有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可到校上課、上班。幼兒園、補習班及課後照顧中心比照辦理。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表示,原則上有症狀不到校上課、上班,無症狀打滿3劑者,0+7的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可到校上班、上課;不足3劑疫苗者,依規定「3+4」,也就是3天居家隔離不上班不上課,後4天自主防疫,兩日內快篩陰性結果可上班上課。而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午邀請衛福部、經濟部、審計部等部會就「新冠疫苗購買、廠牌、價格、劑量、施打等進行專題報告,其中審計部報告指出,高端疫苗交貨期程逾越履約期限30天以上者,疾管署未依約扣罰違約金,亟待檢討,引發關注。對此,發言人莊人祥於下午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疾管署已於今年3月,針對違規30日以上的疫苗,裁罰2%的違約金。但相關劑量、懲處金額不能說「否則就曝露單價了」,重申有保密合約。

日期:2022-10-06

產業時事

「他太優秀了!」張上淳大讚愛徒羅一鈞:跳級學霸僅花6年畢業,自願去非洲服役 靠3點收服全台灣人

「一個人的武林,讓國人見識到他的邏輯清晰、思慮周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發言人莊人祥等防疫官員染疫後,成為指揮中心防疫記者會上唯一的存在。

日期:2022-06-18

財經時事

疫情還沒高峰,醫療量能已緊繃...考慮緊縮防疫?李秉穎:隔離從「3+4」改回「10+7」列項目之一

編按: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週三(5/11)表示,疫情高峰還沒有到,醫療量能已不堪負荷時,縮緊防疫措施,是選項之一,包括隔離政策從「3+4」回到「10+7」。若民眾防疫意識高,曲線高峰就會從「高山變成丘陵」。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升溫...過年返鄉怎麼辦? 醫曝「防疫指南」:先問自己4個問題!

疫情升溫,農曆春節返家,有什麼防疫上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析,可以先問自己「這4個問題」,他同時分享在外如廁或是用餐的防疫「撇步」,還有最重要的是疫苗打好打滿、口罩戴好!

日期: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