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3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行人闖紅燈不只罰500元!濫用路權「行人三寶」變多、交部擬提高罰鍰 警:違規害車禍你也有肇責

想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卻讓「行人三寶」不減反增?6/30起被戲稱為是「行人帝王條款」的交通新法上路後,馬路上出現部分行人刻意站在路中發呆、自拍或者是闖紅燈等行為,讓駕駛人相當頭痛且影響交通。但依新法,汽機車行經路口不停讓行人,將吃下6000元的罰單,反觀行人若違規卻只挨罰500元,遭痛批開罰「不符比例原則」;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針對違規行人之罰鍰,未來將研擬提高。

日期:2023-07-11

產業時事

過馬路發呆、滑手機,車還是得讓!交長王國材:停讓政策不變,違規行人可罰XXX元

6/30起汽機車不停讓行人罰鍰提高至6000元,但駕駛人抱怨,少數行人會在斑馬線上發呆、滑手機,造成後方車流堵塞。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行人違規可由警察開罰500元,但這並不會改變停讓行人的政策。

日期:2023-07-03

產業時事

老婦站路口發呆,他開車通過「秒收3600元罰單」、申訴遭撤回!駕駛齊吼:直接廢除紅綠燈算了

「駕駛不讓行人最高罰6千元」自今(1)日開始執行,就算是行人闖紅燈,駕駛也必需停讓,因此被許多網友砲轟是「帝王條款」。一名駕駛抱怨,日前開車時看到有一名婦人在路口發呆很久,因此他決定直接通過,結果竟然收到3600元「不暫停讓行人先通過」的罰單,這名駕駛無奈地說,幸好事發日期在6月30日之前,否則還要多繳2400元罰款。

日期:2023-07-02

職場生活

駕駛注意!6/30起不讓行人加重罰6千 斑馬線「停讓距離」拍板定案:維持「3公尺、3條枕木紋」

6/30起駕駛行經路口未禮讓行人,罰鍰上限將加重提高到6000元,卻傳出原本警政署表示「只要斑馬線上有行人,不論遠近車輛都必須停讓」引起不少民怨,認為實在不合理;交通部6/22立即撤回規定,並於6/26針對「行人和車輛間的距離、裁罰標準」拍板定案,維持現行人車距離3公尺(約斑馬線3條枕木紋),而新法本週五上路。提醒駕駛一定要注意人車距離,以免受罰讓荷包大失血。

日期:2023-06-30

產業時事

中國無人駕駛計程車搶先上路!日媒實測:跟真人司機橫衝直撞相比,AI穩多了

智慧交通、AI等議題持續發燒,也是許多開發商努力投入研發的重點項目之一。中資目前由於國家法規支持無人駕駛系統等智慧產品開發,致使無人駕駛系統發展速度加快,雖然仍在試營運中,無人駕駛計程車的穩定性卻受到外界好評。

日期:2023-06-16

產業時事

內湖塞車靠捷運解決?向倫敦、新加坡學習...經濟學家解析:為何開徵「塞車稅」更能改善交通

繳稅就能改善塞車嗎? 經濟學如何大大改進公共政策,改變你我的生活。

日期:2023-06-09

職場生活

6月新制懶人包/都跟荷包有關!房貸補貼申請、夏月電價啟動...別忘了還有成年禮金、動滋券可領

邁入6月,有哪些與荷包有關的新制將上路?除了實施夏月電價,青春動滋券、文化成年禮金等政策也將啟動。《今周刊》整理完整6月新制懶人包,讓讀者一次參考。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前3月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仍破百…三部會提4面向19項方案:創造「以人為本」安全優先友善環境

交通部、內政部及教育部於周四(5/25)行政院院會報告「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提出4面向19項行動方案,宣示政府貫徹執行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決心。交通部指出,112年1-3月30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812人,其中行人為103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人,未有好轉的情形,並揭露行人死亡人數中,六都合計63人明顯高於非六都40人,而非六都中又以彰化縣較為嚴重。以行人每十萬人死亡來看,基隆市居冠超過1人以上,新竹市及3個離島維持零死亡。同期自我比較增加較多前三名為臺北市、臺南市及基隆市,呼籲縣市首長應更加重視,並訂定112年目標行人死亡人數達歷年最低。

日期:2023-05-25

產業時事

他將老鼠丟水溝「放生」為何罰1200?環保局曝這盲點:原來違反這規定!

活老鼠算廢棄物嗎?答案是:算!彰化市有名男子將活老鼠丟進水溝,結果被環保局科技執法蒐證,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開罰1200元。該男不服提出申訴,但環保局表示:「只要是丟棄喪失功能、不要的物品,不管是否為活體,都算是丟棄廢棄物」,因此予以開罰。

日期:2023-05-22

產業時事

香港夫妻度假14天看台灣交通亂象:我曾在東南亞跑遍各國,台九線這卻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駕駛經驗

台灣違建林立,既是經濟社會的,也是文化的。早年的違建林立,容或有「貧無立錐之地」的經濟社會背景,基本上仍是人民守法的問題。由於守法觀念薄弱,不論違建或交通違規,社會上普遍以投機取巧、鑽法律漏洞者為有辦法,守法或老實人吃虧;且一旦違規犯法行為遭舉發,還常以「別人都可以,為什麼只抓我?」自辯而不服氣。其間,雖有立法從嚴、執法從寬的問題,本質上仍是當事人欠缺守法的心態作祟:不問興蓋違建是否合法,眼中只見得自己的利益。尤有甚者,官方或因行政怠惰,或為關說文化的共犯結構,讓違建就地合法,更助長了投機取巧的心態,導致違建泛濫。

日期: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