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77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聯聚勾勒台中商辦新地標 中維大廈問世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的作品,在台中七期重劃區也能看見!承接台中第一高樓「聯聚中雍大廈」的璀璨紀錄,聯聚建設第二件豪辦作品「聯聚中維大廈 Kuma Tower」,將與建築大師隈研吾共同打造。

日期:2023-06-30

產業時事

晟德進軍國際益生菌市場 子公司豐華生技攜手韓廠跨大步

【2023年6月28日,台北訊】晟德集團(4123)轉投資之益生菌大廠豐華生技27日宣布與韓國保健食品公司Nutrione等四家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MOU),旨在開發新型功能益生菌素材。參與本次戰略合作的公司包含韓國保健品產業鏈中的樂天集團子公司Bigsomebio、專業原料製造商Neo Cremar 及韓國OEM/ODM公司Cosmax NBT。本次合作不只商業合作,還包括臨床學術和行銷策略計劃,為益生菌大健康領域開創新的里程碑。

日期:2023-06-28

職場生活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

產業時事

120萬股民搶翻!中鋼「傘Q」77萬份不夠發...電子投票9月才能拿到,只有這2地可領

中鋼(2002)6月中旬召開股東會,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今年股東人數突破120萬人,創歷年新高紀錄;景氣方面,鋼價底部訊號浮現,且各國在疫情過後,力拚提振內需,有助市場信心回溫,展望下半年鋼市景氣可望優於上半年。擁有百萬股民、紀念品屢屢創造話題的中鋼,這次以中鋼生產的鋼材所製作的晴雨雙用「傘Q」,受到股民喜愛,領取也相當踴躍,原先中鋼僅製作65萬份,後來追加到77萬份;6/26~6/28原本發放採電子投票的紀念品,擬先發放兌換券因應,延至9/6~9/19再請股民至股務代理機構凱基證券領取。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張國煒談創立星宇初心,砸180億還要被罵「一堆543」...自嘲是做工的人:我人生過得很辛苦

YouTube頻道《木曜4超玩》邀請星宇航空(2646)董事長「K董」張國煒一起逛馬來西亞檳城,張國煒在節目不僅大談航空業內幕,更侃侃而談創辦星宇航空的心路歷程及營運理念包袱,時不時真情大喊「我又會被酸了啦」、「我不是企業家,是做工的」。張國煒也坦言自己「過得很辛苦」,若非為了理想,不會花錢成立星宇航空,直言「拿這180億生利息,要你們這些人服侍我,不是很好嗎?」該則影片至今已有74萬人次觀看。

日期:2023-06-26

職場生活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產業時事

酷航班機降落竟「少1顆輪胎」,胎皮遺落仁川機場,公司4字回應…為何飛機輪胎小,卻能承受上百噸?

新加坡廉價航空酷航一架TR-897航班,降落桃園國際機場後發現鼻輪左側輪胎整顆不見,只剩下右側輪胎,也因為整組金屬輪圈掉落,仍在等候零件維修。對此,酷航發聲明指出,「由仁川經台北飛往新加坡的TR-897航班,週一(6/19)於台北降落時發現技術故障。對本次事件所造成的困擾及不便致上誠摯的歉意」,並表示「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之務,我們也將持續為受影響的乘客提供必要的協助」。交通部長王國材指示,相關單位會啟動調查,運安會則說明,「由於班機落地前,韓方已發現胎皮殘骸,隨後便知會我方單位,按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規定,事故調查權主導在事故發生國,也就是由韓國,但因飛機落地在我國,我方也會協助韓方調查。」

日期:2023-06-19

職場生活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職場生活

父罹癌受盡折磨,廣告童星13年前發願從醫!信守約定考上醫學系:不要懷疑最努力的自己

「永遠不要懷疑最努力的你,因為就是那些讓你來到今天」這句勵志的話,是今年考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來自彰化市精誠中學三年級學生林均嶧說的。他5歲時成為廣告童星拍了不少廣告,像是舒潔衛生紙、IKEA及花旗銀行等等,但因為父親罹患鼻咽癌第4期,他不得不中斷星路。因為從小看父親飽受病魔折磨,林均嶧就和父親約定長大要當醫生,並希望將他醫治好;雖然父親在4年前去世,但林均嶧堅持苦讀,今年考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朝從醫夢想邁進一大步。

日期:2023-06-19

投資理財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股價創新低,套牢怎麼辦?台股職人真心勸:在「這時間」前解套就要快跑

台北股市近期牛氣沖天,我在社大的學員人數也居高不墜。原本預期大家應該都賺得缽滿盆滿,但根據我這一個禮拜的調查,我發現大部份同學都是賺錢的,但大賺的同學比例並沒有很高,有幾位的這學期才來上課的新同學不僅沒有賺到,還反而倒賠。

日期: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