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全台防疫報導

2童染疫「腦部迅速沒了功能」...快速死亡率增,專家籲「給藥」流程要加快:推延治療致死率就拉高

台灣本土確診人數雖然連3天緩降,但是死亡人數卻不斷增加,昨日(5/2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兒童重症個案中,10歲併發腦炎的男童已在18日搶救不治,但指揮中心僅列入重症個案、未列入死亡病例。不幸受到腦炎攻擊逝世的還有一名3歲2個月大的孩子,因發燒到41.3度緊急送醫,隨後出現「四肢抖動、頭後仰」的症狀,經過搶救60小時仍不治。關於上述2起案例詳細情形,仍待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對於確診後快速死亡以及兒童重症個案變多,專家認為,確診與死亡的時間這麼近,顯示防疫和醫療體系都有問題;此外,醫療的治療流程太過繁瑣,也是造成許多疾病無法接受常規治療、預後變差。而指揮中心表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全民適用」政策本週上路後,新增的9大篩檢站將轉成診斷與開藥站。

日期:2022-05-23

全台防疫報導

基隆2歲確診童燒42.4度、問3醫院難收治,轉院途中不治...兒童確診5大症狀、6大送醫條件一次看!

基隆一位2歲確診男童在5/13晚上高燒42.4度,家人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但因為無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助調度病床,但台北內湖三總、台大、馬偕都沒有病房,最後聯絡到台北榮總可收治,但送醫途中不幸死亡。部基表示,林童接觸史為保姆確診,出現抽搐、體溫大於38,家屬稱快篩陽,5/12在本院PCR陽性Ct值18,晩上9點多小兒感染科醫師楊宗彥會診懷疑病毒性腦炎、第一時間給予氧氣、輸液、退燒藥、抗生素、抗抽搐藥,因病情需要,當下即建議需轉醫學中心治療。該院聯絡基隆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表示會轉林口長庚,因此通知衛生局,後經基隆市衛生局透過轉診平台建議轉台北榮總,於5/13 23:56安排聯絡救護車及護理師轉院,因該童再度抽搐,立刻給予藥物治療控制,5/14凌晨01:35救護車轉送台北榮總。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基隆市府了解林姓男童求治過程後表示,部基兒科醫師判斷應是病毒性腦炎,但部基沒有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調轉院,基隆長庚醫院指若要由兒科加護病房收治,建議轉送台北醫學中心,最後榮總答應收治,通知部基聯絡榮總轉院,惜仍未能救回性命。

日期:2022-05-15

財經時事

陳時中7月表態選北市?2原因讓民進黨還不急著掀鍋 惟「這件事」恐成他的夢魘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訪問,被詢及蔡英文總統是否曾找他談過參選一事,他說沒有正式談過,那是否有非正式談過時,陳時中並沒有否認,不過陳時中說,他跟民進黨選策會召集人黨祕書長林錫耀有閒聊過。陳時中的話欲言又止,背後所透露的訊息值得玩味。

日期:2022-04-14

產業時事

專訪》邊境鬆綁,商務優先!陳時中:再不開放,不會餓死但經濟會倒退

新冠疫情肆虐兩年多,儘管全球染疫人數仍未顯著降溫,但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致死率和重症人數都相對低很多。2022年將是邊境大開放的一年,例如泰國、菲律賓等國家都已開放邊境管制,只要打滿兩劑疫苗,就可以免隔離入境。台灣貿易將面臨很多國家競爭,到底幾時才能解封?這是很多國人關心的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1日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早從Omicron病毒流行開始,就已看到解封轉機,台灣目前規劃先朝商務人士通盤性開放,因為如果再不開,今年下半年我們不是會餓死,是經濟會倒退。

日期:2022-02-14

全台防疫報導

BA.4、BA.5重複感染機率大增,無敵星星也會中!陳時中健康如何?陳宗彥:身體有些狀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6/12快篩陽性確診,今(6/13)日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記者會,對於外界關心陳時中確診染疫重症風險高,陳宗彥代表向國人說明,「部長身體有一些狀況,大致上還好」。另一方面,由於邊境攔截到新變種病毒BA.4、BA.5,是否又會讓台灣疫情再度升溫?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新病毒的傳染力較先前變異株多了20%~30%,如果發展成社區傳播,就算已經是有「無敵星星」也沒用,重複感染機率大增。

日期:2022-06-13

產業時事

本土確診才12天就飆破900例! 為何專家說「重症清零」比壓低確診數更重要?

清明連假期間,單日本土確診數皆破百例,是否升級疫情管制再次引發討論。公衛學者認為,新型變異株病毒特性仍為「高傳播力、低重症率」,政策應以「重症清零」為主,不必過度恐慌。

日期:2022-04-06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坦言:社區中有漏網之魚 疫情失控如「獅子王」翻版?專家警示:小心「這群人」最容易突破防線傳染…

桃機延伸社區群聚感染至今,本土已有123人染疫,確診個案一路從機場燒到銀行、學校與傳統市場,並在5縣市多點爆發,本土傳播鏈初判至少就有6條Omicron傳播鍊。由於仍有多起不明感染源待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就坦言,社區中仍有確診的漏網之魚。然而,台灣篩檢策略仍以追查確診傳播鏈為主,並仰賴民眾有症狀自行至醫療院所篩檢,以防守為主的防疫策略,真能有效圍堵Omicron病毒在本土擴散?

日期:2022-01-19

麥克連 全球總經及ETF操作:ETF養錢術

【麥克連】20211205 美國就業不如預期 但美聯儲還是會加速縮減購債規模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2-05

職場生活

新變異株「大角星」快速傳播33國,泰國有死亡案例、台灣首見2本土個案!專家籲2族群要留意

今周刊編按: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異株「大角星」(Arcturus),近期在多國快速傳播,目前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3個國家皆已發現病例,台灣也出現境外移入個案,累積迄今已檢出14例,且日前泰國證實出現大角星變異株全球首宗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週四(4/27)說明,上周首度出現2例本土「大角星」變異株感染,1例為北部70多歲女性,有高血壓與癌症病史,沒有出國旅遊史,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後,自行快篩陽性,就醫經PCR檢驗陽性,因肺炎、需要氧氣,故住院治療,曾使用瑞德西韋與類固醇。另一位北部80多歲女性為輕症個案,有慢性肺病病史。專家提醒,這款變異株致死率雖不高,但傳播速度更快,仍可能引發重症,對免疫力較差的孩童與年長者族群威脅大,要格外留心,並建議出國民眾在飛機上配戴口罩,預防境外傳染。此外,感染大角星所產生的症狀除了發燒、畏寒、咳嗽、頭痛、肌肉痠痛之外,也出現結膜炎或眼睛發炎、紅癢等症狀,民眾可多加注意。

日期:2023-04-27

職場生活

鬆綁「0+7」陳時中曝3理由…會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趴趴走?羅一鈞讓數據說話

台灣為何從一開始的堅持病毒清零,走向逐步開放與病毒共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和病毒的特性有關係,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疫苗和口服藥物,致死率又高,因為致死率高才要清零,「致死率大幅降低!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覺得要跟病毒來共存。」

日期: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