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至1990年代,日本為半導體產業霸主,由於大量販售至美國,因此被美國認定為傾銷行為,透過簽訂《美日半導體協議》對日本進行限制,就此日本迎來失落的三十年。如今日本欲急起直追,早稻田大學教授、《半導體逆轉戰略》作者長內厚認為,除了協議帶來影響,日本企業調整「技術至上」心態,將是未來能否成功逆襲關鍵。
日期:2025-07-11
台灣傳統產業遭遇最大的衝擊,是來自中國的「內捲」。因此,台灣企業必須要懂得求變,建立正確定位,將產品優質化、提升競爭力,才能找到生存空間。
日期:2025-07-09
TISA投資專戶今年7月正式上路,初登場階段以業者讓利方式,吸引民眾定期定額投資優質基金。投資人要怎麼開戶?有哪些標的可選擇?本文整理五大關鍵問答,幫助快速掌握新制優點。
日期:2025-07-09
(今周刊1490)今年上半年韓股暴漲近三成,成為全球最亮眼的股市,帶頭領漲的不是三星、現代等龍頭財閥,而是韓國最老的斗山集團。這個經歷多次重組的老財團,吃了什麼返老還童的神藥?
日期:2025-07-09
(今周刊1490)AI大浪拍岸,加速了整個世界的運轉,台光電這間低調的公司,也因從技術、產能到客戶全方位布局,穩穩掌握了推進AI發展的靈魂材料高階CCL命脈,成為市值超過3300億元的一方之霸;出身將門的董事長董定宇,正是它勝出的關鍵。
日期:2025-07-09
川普宣示對等關稅8月如期上路,最高稅率上看70%,並已自4日起陸續向各國祭出通知函,台灣稅率開獎倒數,能否低於越南的20%是觀察重點。資深分析師以3情境推估,認為稅率落在15~20%機率最高,對台股屬於中性偏多,半導體先進製程、AI伺服器元件等2類股領漲,但對自行車、工具機、石化、紡織成衣等4產業,則是重大挑戰。
日期:2025-07-06
2025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一股明確的「強者恆強」趨勢。在這場AI驅動的產業競賽中,台灣的台積電(TSMC)與美國的輝達(NVIDIA)堪稱當仁不讓的雙主角——一者稱霸晶圓代工市場,一者壟斷AI晶片設計版圖,兩者不僅相互成就,更聯手打造一個新時代的半導體生態。
日期:2025-07-02
面對川普關稅升溫及國際政經風險,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瀰漫不安,韓國、以色列、德國和香港股市卻表現突出,背後的產業結構與發展動能成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5-07-02
美國參議院通過名為「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的綜合稅收和支出法案,其中包含對半導體公司的重大激勵措施。該法案最終版本規定,在現行半導體法規定的2026年截止日期前,於美國啟動新半導體工廠建設的公司,將獲得35%的投資稅收抵免。這項稅收抵免額度遠高於目前的25%,以及該法案早期草案中提出的30%。預計這項稅收抵免將為所有公司,包括那些未獲得半導體法案資助的公司,提供強大的誘因。此項資助的主要受益者包括英特爾、台積電、美光科技和三星電子等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參議院通過法案後,美國午盤半導體股整體跌幅收窄。費城半導體指數盤中一度下跌2.1%,收盤幾乎收復失地,最終收跌0.7%。台積電ADR盤中一度下跌逾2%,收盤下跌0.8%,而美光科技早盤一度下跌逾3%,收盤下跌1.9%,英特爾收盤上漲約2%,不過台股開盤後,台積電(2330)未受利多加持,反而下跌15元或1.38%,股價最低來到1070元。
日期: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