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回顧1月21日當時,台灣股市莫不期待英特爾法說會,預期宣布台積電與美國英特爾公司合作,然準執行長杰辛格(Pat Gelsinger)並未透露,市場隨即解讀為誤會一場,台積電股價重挫。是誤會?還是另有計畫?
日期:2021-02-17
據外媒報導,由知名富豪投資人洛布(Dan Loeb)領軍的避險基金Third Point,於本周二致函英特爾(Intel)董事長伊許拉(Omar Ishrak),稱在微處理器製造領域,英特爾已落後台積電、三星等業者,應積極思考策略替代方案,包括是否要繼續讓晶片設計和製造綁在一起。
日期:2020-12-30
台積電(2330)在先進製程上領先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則是步步進逼,近期陸續傳出積極拉攏艾司摩爾(ASML),希望搶先拿下一代EUV設備供應,高通最新5G旗艦晶片「驍龍888」也由三星代工;法人認為,三星搶單對目前的台積電來說沒什麼影響,但是台灣封測廠卻可望受惠,另外,如果三星5奈米良率不夠好,對IC設計反倒可能是潛藏的利基。
日期:2020-12-10
三星5奈米終於問世,且特別選在中國大陸上海發表,韓媒甚至披露,三星意在分食由台積電(2330)代工的蘋果「M1」訂單,產業專家則是認為,搶單消息有待確認,不過,台積電手握三大優勢,三星的挑戰在未來3~5年並不致於構成威脅。
日期:2020-11-19
台積電(2330)執全球晶圓代工牛耳多年,久居第二名的南韓三星電子則喊出2030年要取代台積成業界霸主,但這兩大半導體巨擘有個共通處,就是矽晶圓供應商名單裡,都有台灣的環球晶圓(6488)。 若打開環球晶歷年財報,可發現2017年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不僅營收躍升150%至400億元台幣以上,每股純益(EPS)首次達到兩位數,過去兩年更衝高到30元以上,甚至有外資喊出今年可望第三度年賺三個股本。 環球晶圓是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矽晶圓生產商,原本是母公司中美晶(5483)的半導體事業部,2011年分拆獨立,誕生至今不到十歲,已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要角,這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0-11-17
據韓聯社報導,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於今(25)日於首爾三星醫院去世,享年78歲。 李健熙2014年於家中突發心肌梗塞,送醫後雖然及時救回一命,但自此住院多年,直至25日於醫院逝世。
日期:2020-10-25
台積電今天(25日)早上舉行2020技術論壇,由於疫情關係首度改成線上舉辦,除了發表N7(7奈米)、N5(5奈米)、N4(4奈米)、N3(3奈米)等製程技術的推出時程,也強調在先進封裝領域的進展,同時在總裁魏哲家的談話中也可以推敲出,在每個新世代製程技術順利研發並快速銜接下,台積電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擴大產能,才能消化客戶龐大的下單需求。
日期:2020-08-25
7月中傳出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聘請高盛(Goldman Sachs)來評估,如何處置旗下晶片架構公司ARM(安謀),重新上市或出售都在選項清單中,繼先前媒體點名蘋果、三星、聯發科、高通為可能買家後,今(23)日再傳輝達(Nvidia)正在探詢收購的可能性。
日期:2020-07-23
為了挑戰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地位,傳出三星電子將投資133兆韓元在半導體上。不過,日媒指出,台積電擁有創辦人張忠謀奠定的優異財務和業務策略兩大優勢,三星恐怕不是對手。
日期:2020-07-06
台積電5月中宣布,擬砸120億美元(約3600億元台幣)赴美設廠後,首要對手三星電子動作頻頻,於一周內接連宣布,在南韓國內新建5奈米製程的新晶圓廠;大當家李在鎔更親赴陝西首府西安,視察三星在海外的唯一半導體工廠,而且在回國後不久宣布,加派300人至中國,加速擴建西安廠。 國內產業專家觀察,三星電子不僅要鞏固在全球記憶體的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拉近與業界一哥台積電的距離,以實現「半導體願景2030」,也就是達成在2030年取代台積電、成為全球晶圓代工霸主的目標。
日期: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