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健保署週四(5/29)公布各大醫療院所2023年財務報告,計算醫務與非醫務的收入和支出後,盈餘最多的是林口長庚,達到56.31億元,蟬聯8年最賺錢醫院榜首,至於虧損最多的則是屏東榮總屏東龍泉分院,金額達到1.66億元。但若從醫療本業來看,林口長庚無法擠進前10名,而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大附醫)得冠軍,醫務結餘為26.99億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結餘12.65億元第二,其次是台中榮總、中山附醫、新竹馬階、亞東醫院、陽明醫院、高雄長庚、奇美醫院、雙和醫院。健保署醫務管組組長劉林義指出,以林口長庚為例,獲利56億元,主要獲利源自非醫務收入達54億元,其中股利就佔了36億元。
日期:2025-05-29
《病主法》實施邁入第六年,但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至今不足一%,國人與善終的距離依然遙遠。諮商費用過高、量能不足,是成效低落的兩大痛點,面對立委與專家的修法建議,衛福部卻消極以對。
日期:2025-05-21
5月有不少新制上路,最重要的就是報稅,除了延長期限至6月30日,也祭出4大減稅措施,包括提高基本生活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以及擴大幼兒學前扣除額適用年齡。另外在醫療、民生、旅遊也有變革,台鐵6月23日漲價,平均漲幅26.8%,新價格自5月26日起訂票適用;配合「2025雙北壯年運動會」,共44處場館周邊全面禁菸,違者可罰2000至1萬元。醫療方面,衛福部提供2次產後免費心理諮商,健保也有多項新制開跑,包括居家血液透析納給付、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給付對象放寬等。《中時新聞網》整理相關新制細節,帶讀者一次掌握。
日期:2025-04-30
個資外洩事件頻傳,行政院力拚今年八月前成立專責獨立機關「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但翻開現行草案,個資會不但執法權限低,與歐盟、韓國等國際作法也存在落差,改革還有漫漫長路。
日期:2025-04-30
5月報稅季起跑,所得稅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間,由原訂5/1至5/31,展延為5/1至6/30,配合所得稅展延申報及繳納期間,各項報稅相關作業也延長,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查詢作業期間為4/28至6/30。周一(4/28)綜合所得稅網路申報系統已開啟,只要完成身分驗證,就能登入系統下載自己的所得及扣除額資料,5/1-6/30才能正式申報。使用線上報稅有6種身分驗證方式,其中,手機可使用前3種免插卡方式輕鬆報稅!為鼓勵民眾使用手機申報113年度綜合所得稅,財政部各地區國稅局今年再度聯合推出「手機報稅趣好禮歡樂送」好康抽獎活動,頭獎獎金現金5萬元,另外還有二獎5名2萬元、10名1萬元等獎項,總獎金525萬元,中獎名額高達19586名。
日期:2025-04-29
為了促進全民健康、健保永續,醫界出身的賴清德總統昨(4/27)出席「2025年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時表示,健保體制下的醫療行為不能脫離「以人為本」的精神,並分享對健保制度的想法,認為可試行由各地區自行管理健保總額,不必再經由健保署核定;另外也宣示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
日期:2025-04-28
二○二三年,全國有超過九萬人洗腎,民眾過量服用號稱含溫和中醫成分的藥酒或非處方藥,是元凶之一。但多項國際研究證實,中藥、推拿、針灸等療法介入西醫腎病治療,能有效延緩病程。
日期:2025-04-23
數發部推出「數位憑證皮夾」,擬將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駕照等放在手機,以利快速查驗,三月底開放民眾測試。但健保署不領情、民間業者沒誘因參與,數發部真的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5-04-01
時序即將邁入4月,有許多4月新制要上路,包括2025年汽機車牌照稅開徵,以及好市多實施「入口電子掃卡」新規定。此外,大貨車7條快速公路速限調整,最高罰2萬4000元,並吊扣汽車牌照3個月。此外,預計4月去日本旅遊的民眾注意了,日本3大機場啟用「共同自助通關機」,入境掃QRcode更快速。還有健保署調整新藥價、志願役加給每月最多加5000元、高鐵便當將調漲至120元,取消高鐵TGo會員95折便當優惠。其他影響民生消費的新制上路,《今周刊》整理新制懶人包,帶讀者一次掌握!
日期:2025-03-31
健保成立滿卅年,現有制度造成護理師、急重症醫師出走,賴清德總統昨天表示,健保長期給付分配不均,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罕見出現牙醫系分數高於醫學系的現象,要改善現況,健保應朝「不同工、不同酬」給付。健保署回應,現行已投資四十多億提高急診給付,現正研議將醫師診察費,納入不同工、不同酬概念,按難易程度給付。
日期: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