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的起因》這部開創性的研究中,傑弗瑞•布萊內探討了戰爭爆發與和平的原因。他發現,過度樂觀往往是戰爭的前奏,而任何能夠削弱這種樂觀情緒的因素則有助於維持和平。
日期:2025-03-03
台海緊張態勢日趨升高,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出警示與建議。他以其獨特視角剖析習近平對台政策的轉變、台灣面臨的安全困境,以及美國新政府下的台美關係走向。
日期:2025-02-12
編案: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博覽群書,不時剖析世界大勢,近日由印刻文學為其出版的新書「千卷耕讀一卷評」,展現其廣博而深入的閱讀力與思辨力,透過一篇篇深刻的讀後評論,帶領讀者橫跨科技、經濟、歷史、兩岸、文學與文化等諸多面向,思索、辨認當前看似當道的趨勢和潮流之中,真正關鍵的價值與問題所在。朱敬一在書序「膝蓋幫助閱讀,閱讀訓練膝蓋」一文表示,他在擔任台灣駐WTO大使3年期間,閒暇時只能瘋狂讀書,還將自購的書約百餘冊彙集捐出,供同仁免費借閱。每本書還附上一頁簡短提點,有點像是書評,「提點慣了,寫下書的評論也就漸成習慣了」。「要寫100本書評背後必然有10倍以上的知識基礎,否則內容必然乾澀」朱敬一強調他所寫的書評 ,經常有超越書本範圍的拓展延伸、另類思考、反例析辯、旁涉其他,書名取作「千卷耕讀一卷評」就是刻劃這背後的準備功夫。我們特別精選其中「《中國的執念》從外媒記者的角度,了解兩岸三地」一文分享給大家閱讀。
日期:2024-09-30
國會擴權法案日前引發「青鳥行動」,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也參與其中。他強調,先前傅崐萁等16名中國國民黨立委所拜見的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是中共第四號人物,王的主要目就是要統戰台灣、製造內部矛盾分裂,藉內鬥來瓦解台灣。曹興誠引述歷史學者李筱峰在23年前投書媒體文章的「神預言」補充,中共犯台第一站一定是立法院,因「中共國」在軍事上迄今沒能力犯台,但若能掌控立法院,並以此癱瘓台灣的行政、司法及抗共保台力量,就能從內部顛覆台灣。曹興誠提及,過往農業社會因缺乏知識充滿「假惡醜苦」,大家都在「亂說、互咬與互殘」,二戰後因啟蒙一飛沖天,台灣經濟也成長到如今的人均GDP到3萬多美元。但他沈重示警,今天若有人呼應中共所提倡之農業時代的「大一統、排外、仇恨」民族主義,將會「回到地獄般的世界」。
日期:2024-06-17
中國一直在針對台灣、美國和世界許多國家進行一系列隱匿且全面的政治作戰,以實現其國家極權目標並獲取全球霸權地位——不費一兵一卒、不需開任何一槍。美國國防部戰略專家與智庫學者葛宣尼克教授,他發現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全球倡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衛生外交戰、頑強的「戰狼」與「小粉紅網軍」,以及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持續入侵,都只是北京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政治作戰典型手段。
日期:2024-04-23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晚上九點五十分,史達林斷氣,終於死透!時間回到上個月底,史達林中風,癱瘓在自己的尿泊中呻吟,但醫師先前已被他送到西伯利亞了。
日期:2024-03-20
民進黨新潮流辦公室周三(1/17)發出新聞稿指出,經與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討論之後一致同意,總統不但是國家元首,身負帶領政府、主持國政的重任。新潮流表示,總統在黨內更是團結的象徵,基於對總統職位的尊重,賴清德不再是新潮流成員。賴清德也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證實指出,因為當選總統,為了更客觀推動國政,也團結黨內、領導黨,所以他即日起離開新潮流。
日期:2024-01-17
一八五五年十月十四日,海德公園出現第一個肥皂箱演說家,此後,肥皂箱成為言論自由的象徵。馬克思認為的「武裝暴動革命」,沒有在英國發生。因為,再激烈的矛盾,都能靠言論來決鬥!
日期:2023-11-08
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二日,蘇聯紅軍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被捕,並在不到一個月內被槍決。他四十二歲就當上元帥,更被史達林賜號「紅色拿破崙」,卻因一封納粹造假的密信枉死。
日期: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