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發一萬元現金於週五(7/11)三讀通過,並明定須於2025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意即最晚10月底前就能領到普發現金1萬元。根據政府過去發放振興券、津貼方式,普發現金預估有5種可行方式。不過,這項法案是否有可能突然「喊卡」仍是一大變數,《今周刊》本文帶讀者一塊看。
日期:2025-07-12
台灣到底應不應該設立主權基金,又如果要設立應該如何落地、會面對哪些難關?針對這些問題,台灣上市櫃協會在週五(7/11)舉行研討會,請來多位專家分享洞見。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台灣設立主權基金助產業升級正是時候,並點名張忠謀、施振榮、童子賢…等有公信力的人來當代言人,效果最好。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主張:「如果護國神山不在了,怎麼辦?台灣成立主權基金不是因為有錢,是為了分散風險、投資未來。」
日期:2025-07-11
編按:本書作者安柏姐有30年的投資經驗,已財富自由的她,認為理財沒有太晚的開始。她用50多歲女性存退休金的故事,強調存退休金越早越好,並靠著「了解財務狀況、設定退休目標和執行」3步驟存退休金。若想在65歲退休、活到90歲,每月3萬生活費的情況下,25年就要準備約1000萬,若從50歲開始存,年化報酬率6.5%的前提下,每月要投資3萬5元,同時也要檢視生活中不必要的開銷,才有更多的餘錢去做退休金準備。書中提到,若是太晚開始準備退休金,無法在多數人都退休的年齡退休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所以,退休金的準備絕對是愈早開始愈好。
日期:2025-07-10
TISA投資專戶今年7月正式上路,初登場階段以業者讓利方式,吸引民眾定期定額投資優質基金。投資人要怎麼開戶?有哪些標的可選擇?本文整理五大關鍵問答,幫助快速掌握新制優點。
日期:2025-07-09
「退休金多少才夠? 」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日期:2025-07-08
近日網路盛傳「勞保年金月領的結算日是每月15日」,引發不少民眾誤解。對此,「勞保達人」張秘書特別在YouTube影片中澄清,強調「每月15日是錯誤訊息」,提醒民眾切勿被誤導,應以官方資訊為準。
日期:2025-07-06
川普宣示對等關稅8月如期上路,最高稅率上看70%,並已自4日起陸續向各國祭出通知函,台灣稅率開獎倒數,能否低於越南的20%是觀察重點。資深分析師以3情境推估,認為稅率落在15~20%機率最高,對台股屬於中性偏多,半導體先進製程、AI伺服器元件等2類股領漲,但對自行車、工具機、石化、紡織成衣等4產業,則是重大挑戰。
日期:2025-07-06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勞保雖然比國保保費貴一點點,但保障多很多,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勞保除了老年給付比較多,還有動輒幾十萬的傷病或失能給付可請領。達人透露,家庭主婦其實一樣可以保勞保,重點在於如何「創造」工作機會,像是透過加保職業工會,不僅能享有勞保各項給付的權益,還能逐年調高投保薪資,養胖自己的退休金,畢竟勞保年資只要多10年,年金月領額就可能多出逾7000元。
日期:2025-07-05
7月政府發錢了,符合資格的民眾快刷存摺看看錢入帳了嗎?根據勞動部勞保局行事曆,7月共發放20筆款項,包括勞保年金、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老農津貼、國民年金喪葬給付等,都將陸續發放。其中,7/3將發放第一筆補助,為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符合資格的民眾將一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可以領3萬9522元,不過這筆給付必須在5年內提出申請,若超過5年後才申請,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至於勞保年金給付是最多人領取的項目,有187萬人可領取這筆給付,平均每人每月可領將近2萬元。
日期: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