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黃嘉斌曾任國內大型金控下投資事業處副總,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年報酬率,不到40歲就掙夠足以退休的財富。黃嘉斌2022年10月出版《台股大循環操作術》時,就在書中明確點出: 台股2023年值得期待,2024年後的修正要小心。果然2023年台股上漲26.8%,也如預期的在2024年7月中過後,出現明顯回檔,甚至在2025年3月下跌超過2,000點。而他早在那之前就出清持股,改配置生技股,成功躲過股災。這麼精準的行情預測,怎麼辦到? 黃嘉斌說,方法很簡單:操作不能看情緒,而要守紀律;獲利的口訣,讓黃嘉斌守住紀律。黃嘉斌給短線客的投資建議就是,要一輩子記住:「定期清持股,賣太早才好」。面對一次性利多、評等報告二次調升,該逢高出脫嗎?用四個訊號,研判是否出場!
日期:2025-07-09
總統賴清德定調7月為「國家團結月」,並在當月舉行漢光41號演習、城鎮韌性演習等。其中,2025城鎮韌性演習北部場將於7/17(四)登場。實施單位台北市政府指出,7/17當日13時30分發放防空警報發放同時,全市民眾將收到防空避難的災防告警細胞訊息;另外,15時40分進行急救站及救濟站的開設演練時,中山國小周邊2公里民眾也會收到災防告警細胞訊息。北市府也提醒,演習當日13時30分至14時,將進行30分鐘「防空」演練;在警報發放後,防空避難設施管理人應主動立即開啟地下室的鐵捲門或柵欄,供周邊民眾就近進入避難,未配合者將依「民防法」規定裁罰;同時,路上行駛中的車輛須立即靠邊停車,駕駛、車上人員都要下車,以及行人均須按警察或民防人員的引導,到就近的防空避難設施進行避難。
日期:2025-07-08
台股頻頻有人喊空,是不是又到了「自己嚇自己」的時刻?凱哥觀察指出,在大而美法案催化下,美國科技股屢創新高,但短線未見量能,技術面或將回測支撐。反觀台股小破五日線,市場對地緣政治、地震預言的過度解讀,反倒成了主力換手的好藉口。
日期:2025-07-08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7/8宣布14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首波名單並未提及台灣,他簽署行政命令,將原訂7/9生效的對等關稅措施,遞延至8/1才正式上路。川普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分享寄給各國領導人的信函,提到若各國選擇提高關稅反制,美國將以這次數字再加徵相同稅率,若打算透過第3地轉運,也同樣會徵收較高稅率。根據14國名單中,較4/2關稅再提高的為日本和馬來西亞,川普公開的兩封信件截圖,收件人分別為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南韓總統李在明。信中明示關稅稅率為 25%,川普並強調,未來稅率仍可能「視雙邊關係」向上或向下調整。
日期:2025-07-08
人型機器人被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點名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是下個兆元產業,但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直言機器人「難做又貴、又沒客人」。在美國、中國積極搶占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下,台灣該如何強勢卡位,再創下個黃金十年;而全球面臨產業轉型浪潮,AI智慧製造勢將拉大差距。台灣供應鏈該如何掌握人形機器人商機,且不缺席智慧製造發展?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談及台灣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歷程直言,「競爭沒有國界、競爭沒有極限」,且台灣只有永保領先,很多產業一定要做到讓中國追不上,才能有一席之地。謝金河坦言,若是等到中國進入該產業,再來和它做的一樣甚至是依賴它,「大概就很難混了」。他直言,任何行業一定都要從「質精」的角度去思考,只有把自己的品質拉到最高、不斷精益求精,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利基空間,才是永續發展生存之道。
日期:2025-07-07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7 日)向金磚國家發出警告,稱任何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都將面臨 10% 的額外關稅。川普在 Truth Social 網站上發文稱:「任何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都將被加徵 10% 的關稅。這項政策將不會有任何例外。感謝大家對此事的關注!」
日期:2025-07-07
「丹娜絲颱風逼近台灣,多個縣市政府宣布停班,目前本公司部分同仁都居家工作,如果政府宣布颱風過境期間停班停課,本公司大部分同仁工作本來就可以WFH,還需要放颱風假嗎?」一位上市公司人資長問我上述問題。因丹娜絲颱風逼近台灣,多個縣市政府宣布明天停班停課。但如果員工本來就是居家上班,那還有颱風假可以放嗎?
日期:2025-07-06
丹娜絲颱風加速朝台灣接近,不僅強度稍增強且有暴風圈擴大趨勢,陸上警報範圍也擴大。不少民眾關心周一(7/7)是否會放颱風假?氣象署周日(7/6)最新預報,預估周一風雨預測有11縣市達停班停課的標準。但是否放颱風假,仍由各地方縣市政府做出最後決定。台北市長蔣萬安主持颱風整備會議時指出,市府團隊密切注意颱風動向,了解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果要宣布停班課,一定會按照慣例,透過基北北桃四縣市平台討論,預計晚上8點宣布。
日期:2025-07-06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竜樹諒)在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恐波及台灣、菲律賓等國家,雖然她事後又出新書否認,但引起台日民眾的恐慌。中央氣象署周五(7/4)也特別藉由此網路議題,分享海嘯逃生避難4守則,呼籲不管預言有沒有成真,民眾都應該提前學習,做好準備。針對相關網路訊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日前也訪問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信樺指出,海板塊中央很少發生地震,不太可能如預言所說,造成毀滅型的海嘯。中央大學水文與海祥科學研究所教授吳祚任也以地球科學的角度分析,菲律賓海板塊中間僅有2座火山,沒有產生巨大威脅的條件。
日期:2025-07-04
在社群平台瘋傳2025年7月5日,將發生「毀滅性大地震」,如今倒數計時,讓不少人都感到擔心。事實上,這預言是出自日本女漫畫家竜樹諒的《我所看見的未來》,為何會讓不少人認為有可能會發生,主要是過去竜樹諒曾在漫畫中的一頁說出:「我夢見2011年3月將有大災難發生」的預言性文字,最後311大地震真的發生。加上日本政府發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將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從70%提升至80%,更讓社群平台上議論是否7/5日本大地震是否將來臨。日本政府澄清,報告是協助民眾為最壞情況預作準備,但已有不少旅客決定取消日本行程。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認為,日本目前沒看到明顯前兆,加上全球超過1300天沒有規模8或以上的地震出現,且規模6、規模7的地震出現頻率也低於正常值,顯示今年應該還處於地震的「平靜期」。「雖然後續還要持續觀測,但現階段來說,日本7月將有大地震說法,其實謠言成份較大」。而竜樹諒接受日媒訪問時指出,她是2021年7月5日4:18AM夢到大海嘯,僅是說2025年7月發生,因此將夢境融入作品中。她強調,自己是以客觀態度看待,希望這份關注能促進人們的安全意識與準備,而且「對內容的解讀應交由人們自行判斷。不過,也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應參考專家意見,適當行動。」究竟《我所看見的未來》裡面針對7/5當天大地震的描述情境如何?
日期: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