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國民定期定額6月人氣榜出爐,元大金(2885)以10.4%的月成長率緊追長榮的11.4%,永豐金(2890)也交出3.2%的成長表現。值得注意的是,華南金(2880)首次進入定期定額人氣榜前20名,顯示投資人對金融股的配置意願明顯提升。然而今年上半年股價表現不俗的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合庫金(5880)這幾檔官股,定期定額反而呈現月減趨勢。台積電(2330)作為定期定額榜首,雖然投資戶數仍維持在10萬戶以上的高水準,但月成長率呈現-4%的負成長,反映出投資人對半導體龍頭股的追買力道趨緩。而近期股價疲軟的台泥(1101)月成長-3.4%、中鋼(2002)則是-1%,顯見投資人對兩大老牌定存股信心不足。
日期:2025-07-14
台泥股價跌破25元,年內重挫兩成。越南傾銷與碳費衝擊雙重夾擊,政府反傾銷調查終於進入關鍵決策期,短線有望利空出盡,但長期結構風險仍須審慎評估。
日期:2025-07-10
我說過好幾次,如果充分了解高股息ETF,考慮優缺點之後,但還是願意用它來達成情緒價值,那當然沒問題。但問題在現在多人對高股息的了解是基於很多事實上的錯誤迷思,那就無法真正選到自己想要的,所以這篇就是整理了常見的30種相關迷思。假如確定30種迷思都不存在,還是願意買cp值比較差的高股息,那當然沒問題。
日期:2025-07-07
川普宣示對等關稅8月如期上路,最高稅率上看70%,並已自4日起陸續向各國祭出通知函,台灣稅率開獎倒數,能否低於越南的20%是觀察重點。資深分析師以3情境推估,認為稅率落在15~20%機率最高,對台股屬於中性偏多,半導體先進製程、AI伺服器元件等2類股領漲,但對自行車、工具機、石化、紡織成衣等4產業,則是重大挑戰。
日期:2025-07-06
今年股市一路雖然走的顛簸,但台股加權指數在驚濤駭浪中慢慢收復失土,距離2024年底收盤價僅剩不到2%的差距;但有些傳產股則是一路破底,連個像樣的反彈都沒有。台泥曾經是非常多投資人青睞的存股標的,獲利與配息都非常穩定,但是從2022年開始似乎一切都走樣了。獲利逐年衰退,股價更是從50元左右跌到如今的26塊上下(6/30收盤價25.5元),近幾年很多人看著台泥股價跌不停,於是一路抄底攤平,豈料愈攤愈平,連讓投資人逃命的人道走廊都未曾開啟。(編按:為救股價,台泥6/30召開臨時董事會,決議啟動3.8萬張的庫藏股計劃,最高將斥資16億元,7/1股價應聲上漲,收盤價26.15元)
日期:2025-07-01
收到版友來訊,該版友喜歡現金流,只投資高息型ETF,看完一些網路文章之後緊張的問: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真的會睡公園嗎?直接講結論: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絕對不會睡公園。
日期:2025-06-23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存股達人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和女兒卡小孜共同鑽研股票,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存股ETF定期定額就對了?股素人、卡小孜探討定期定額與單筆All in投資方式的差異,分別以報酬率試算器及實例作比較分析;若以(≧5年)長期投資而言,定期定額投資方式,幾乎是「穩敗」的結局,但是,單筆All in投資方式,若沒有搭配「每跌20%再加碼」的策略,也可能長期住套房。
日期:2025-05-14
台幣急升,站在投資人的立場,先不要說美元損失多少了,不少以美元計價的金融商品就已經面臨跌價了,例如美債。我相信手中持有美國公債或是美國公債ETF(例如:00687B、00679B、00937B)的投資人現在應該很緊張,不過至少有一件事是值得欣慰的.......
日期:2025-05-06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存股達人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和女兒卡小孜共同鑽研股票,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為了寫書分析比較用,股素人和卡小孜共買進16檔ETF(見本文表2-9),包含8檔高息型、3檔無息型、3檔市值型、1檔債券型及1檔mREITs型,每檔投入金額以100萬元為上限,目前投入的金額平均約每檔80萬元(共投入約1,440萬元)。因買入ETF尚未滿1年,故未統計ETF的股利是多少,股素人表示,扣掉3檔無息型ETF,其餘13檔配息型ETF平均年化配息率為7.28%,1年應可領到配息75.7萬元(80萬元×7.28%×13檔)。 表2-30是卡小孜於2025/1/17(※每年僅在1/1及7/1前後30天買股票)的總持股檔數(36檔),近3年的年股利多在100~130萬元之間,預估2025年可領到股利約150萬元。表2-30中序號1~4及30~36,是她在去年賣掉11檔「獲利≧100%股票」後所買的新股,目前的股價多「虧損中」,到了6~7月時,若有跌幅逾20%者,會加碼買進。
日期:2025-04-30
我自己經歷過台股幾次的重大事件,最接近的就是2020疫情那次,那時我手上有7~8成都是市值型和美股,再加上資金沒有好好控制好,導致後面想加碼時根本沒有彈藥可用,看著持股擺了3年才慢慢爬回原點,那段心理壓力真的超難熬,所以這一次,我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日期: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