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遺憾的是,生活上,把我們自己打趴在地上的,常常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不合宜語言,還有,我們也接收,甚至認同別人對我們自己的批評與指責。
日期:2019-12-12
悲傷是非常個人化的情緒,按照安寧療護的標準: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我們應該要尊重每個人悲傷程度的深淺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定一個公認的標準去譴責某些少數人太超過。
日期:2019-12-09
我們總是忘記身體必然毀敗、生命必定死亡、無常隨時降臨,我們總是以為身體毀敗之後一切就化為烏有、生命死亡之後就煙消雲散,卻不知道精神可以不靠肉體而運作、靈體可以轉換形式而存在。
日期:2019-11-29
我在臨床上,也會碰到類似的狀況。大部分家長,是真正抱著關心、擔心的態度,怕孩子的情緒沒表達完整,沒辦法及時伸出援手。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長,單純是覺得孩子的情緒「很奇怪」,跟想像中的不一樣,「沒有同理心」
日期:2019-11-01
「我整理我老公的牛仔褲,才在裡面翻出了三張病危通知:我女兒、兒子,還有我自己。許多人都問我為什麼可以保持樂觀,因為我沒有時間可以悲傷,我是沒有資格厭世的人,我只能把握每一天,認真過日子。」
日期:2019-09-08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日期:2019-08-21
82歲的潘秀雲有個風光的稱號─噴射機阿嬤,因為她跑超快,100公尺只花15秒14! 更讓人驚訝的是,跑出好成績的這雙腿,曾被醫生建議更換人工膝蓋,但她鐵齒沒換,反而拄著拐杖往陽明山去,每天爬呀爬,雙腿肌肉竟慢慢練起來,最後還去攀登喜馬拉雅山、玩田徑,出國比賽拿金牌!
日期:2019-08-06
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日期:2019-08-05
1994《捍衛戰警》將基努李維推上了演藝事業的高峰,與珊卓布拉克一段公車上驚險橋段,對許多6、7年級生來說,記憶猶新。九O末,《駭客任務》的風潮,持續影響後來的科幻電影的視覺與劇情主軸,2014年帶著《捍衛任務》回歸,堪稱是近年好萊塢影史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日期:2019-05-27
台灣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內地上映7天,目前累計票房將近人民幣5.5億,不但刷新台灣電影內地票房紀錄,也將上映不久的好萊塢大片《驚奇隊長》甩在了身後。
日期: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