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家人疑惑的是,老先生只是在浴室滑了一下,輕輕坐倒而已,而且第一天尚且能站,怎麼就斷了呢?
日期:2021-03-26
疫苗再傳嚴重副作用?據韓國媒體報導,截至目前為止,有2民眾接種完「AZ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緊急送醫治療仍回天乏術,讓外界相當驚慌。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表示,目前的了解是,死亡與疫苗沒有直接相關;召集人張上淳則建議,有2種人先暫緩注射較好。
日期:2021-03-0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919、920),分別自印尼及美國入境;另新增1例確定病例死亡(案799)。
日期:2021-02-0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本土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其中3例為案863之同住家人(案907、909、910),研判與案863、864、865為一起家庭群聚案;另1例為案889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案908)。
日期:2021-01-30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雖然疫苗問世,為緩解疫情帶來一線曙光,但相關研究也發現,新冠病毒的「難纏程度」,可能遠超過人們想像。 近期英國萊斯特大學(Leicester University)和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合作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治癒出院後(首波治癒出院患者,共計4萬7780人),仍有29.4%因相關併發症,於140天內再度住院,12.3%死亡。
日期:2021-01-19
2020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昨(8)日表示,出生人口下滑是趨勢,但比2010年虎年還低,的確出乎意料;政府會繼續推動托育公共化、提高育兒津貼及建立友善職場環境,降低家長負擔,但提升生育率沒有特效藥。
日期:2021-01-09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亞洲人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顯然高於歐美民眾。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兒玉龍彥(Tatsuhiko Kodama)最近幾個月對一百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了檢測,赫然發現在所有病人的樣本中都檢測出一種特殊的抗體。這種特殊的抗體是人體在第二次接觸同一種病毒時才可能產生,因此他認為亞洲民眾在以前就曾經遭受類似的新冠病毒攻擊。
日期:2021-01-06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已連續16年死亡人數多於肝癌,每年有高達9千多人死於肺癌疾病,成為國內第一癌症,也是台灣的「新國病」。儘管肺癌令人心驚膽顫,但是,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實可以大大地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曾努力推動「萬人肺癌篩檢」的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王明鉅也表示,在台灣如此的空氣品質下,每一個人就算不抽菸,罹患肺癌的機會都是歐美重度吸菸者的2倍,「唯有早期發現肺癌,才能真正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顯見及早接受篩檢的重要性。
日期:2021-01-05
20210127編按:全球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侵襲的最嚴重災區就是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2500萬人,死亡更超過42萬人,比美國在二次大戰死亡的41萬9000多人還高。 新任總統拜登上台後,最優先政策就是防疫,本周並將美國民眾接種疫苗的目標,從每天100萬人提高至150萬人。
日期:2020-12-21
台灣的防疫成績亮眼,被撰寫入享譽國際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專欄,一篇名為「Covid-19破壞了世界各地經濟,但不包括台灣」的文章,指出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台灣的GDP卻逆勢增長2%左右,《經濟學人》更預估,未來1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速度會首次超越中國。
日期: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