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肺部好多黑點,若肺腺癌3個月就掛了…謝金河肺癌篩檢驚魂記!台大權威解析如何自救:免年花百萬抗癌

「有一次有個朋友叫我去照256切,一照以後發現肺部有很多黑點,主治醫師跟我說,如果這個有癌細胞,3個月就掛了,我那時候一聽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最新一集《數字台灣》節目中,分享過去做肺部檢查的驚悚經驗。所幸,後續醫生發現,這些黑點僅代表他早期可能有曾有肺結核病等肺病,導致肺部有結節;但在發生此事件後,謝金河每1、2年就會定期進行檢查。本集節目邀請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分享肺腺癌發生原因以及如何早期篩檢、治療方式。梁永煌表示,《今周刊》在2017年8月5日出刊的封面命題為「最要命的新國病──肺癌」,「我會開始關心這個新國病,是因為有個偶然的機會認識陳主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陳主任說臺灣癌症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肺癌,有新國病的架式」。

日期:2024-06-03

職場生活

初九「天公生」拜拜,紙錢焚燒量僅次中元和清明!燃煙有多毒?致癌性超高…「這樣做」反能輕鬆做功德

2月18日周日是農曆初九「天公生」,據統計,金紙燃燒量僅次於中元普渡與清明,但祭拜時焚香、燒紙錢可要小心!市售紙錢含有紙漿、金箔及鉛等金屬成分,燃燒會產生懸浮微粒及化學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物、酸性氣體、苯、甲苯、多環芳香烴等揮發性氣體等。而線香更會產生燃煙,含有PAHs、芳香醛及脂肪族醛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苯、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及細懸浮微粒等多種物質,其中苯、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具有致癌性,這些物質被人體吸入後,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環境部、各地方政府環保局、民政局近幾年都在大力推廣環境友善民俗祭祀、淨零減汙,除了跟上全球減碳風潮,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國人健康。

日期:2024-02-15

職場生活

新冠變異株威脅未遠離,如何降重症、死亡率? 疫苗不可偏廢,抗病毒藥守最後一道防線

感染 COVID-19若能在發病後的五天內,及早服用Paxlovid、Molnupiravir之抗病毒藥物,可降低26%的長新冠機率,且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因子演變成重症、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3-12-29

職場生活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職場生活

邁向「2023幸福防疫」 專家盼抗病毒藥物可自費、增列重症風險因子 專家小組將研議

在各國逐漸解除新冠肺炎防疫限制後,專家、學者建議能將公費抗病毒藥物開放自費,給予民眾選擇權。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在申請藥證,申請完成後醫療院所將可自行採購使用,讓未達公費投藥標準,但自認有風險的民眾可採克流感的模式自費。專家、學者也建議能將高血壓、納入COVID-19的重症風險因子,也將肥胖的BMI標準下修至27,以及放寬列入60至64歲高齡者,以利及時投藥治療。莊人祥表示,會將這些建議帶回給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討論。

日期:2023-03-13

職場生活

早期揪出新國病,桃園率先擴大免費LDCT肺癌篩檢!年齡最低、職業最廣,2.5萬人將受惠

肺癌在台灣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21年就約有1萬名患者死於肺癌,但其實只要透過早期篩檢,就能提高肺癌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第1期肺癌5年存活率約9成,到第4期,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四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

日期:2023-02-24

職場生活

把握黃金投藥期,降低住院、致死率 具重症風險確診者 才服用抗病毒藥物

目前有兩款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其藥物皆有各自療程、副作用及相關適應症,唯有先了解,「藥」用時才不會慌亂。

日期:2022-05-18

職場生活

批資本主義不公、要求社會主義寬容...「存在主義大師」卡謬看盡人性、拆穿罪惡,卻遭整個巴黎文壇唾棄

法國作家卡繆,十七歲時患病,自此意識到死亡與生命的荒謬,開始對文學與哲學產生熱愛。至此,改革是他的戰鬥、文學則是他的武器,他的荒謬與反抗系列作品,被視為二十世紀文學經典。

日期:2022-05-18

全台防疫報導

「共存是妥協,但科學家從未放棄」亞東院長一席話感動無數人…如果你不幸確診該如何自處?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週一(5/9)記者會上,分享照護經驗時,一席話感動無數人、獲讚「真的很有智慧」,隨著本土疫情升溫,民眾對於何時該快篩、何時該做PCR,以及確診時該如何領藥,仍是一頭霧水。《今周刊》整理以下QA,帶你快速了解目前疫情政策,保護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

日期:2022-05-10

全台防疫報導

「抗病口服藥」資格放寬,14類人都能領!高登快篩案惹議 陳時中:與公司規模無關,不喜歡這樣

雖然快篩實名制已經上路,不過仍有許多民眾撲空購買不到、民怨四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採購快篩,卻爆出其中一家廠商「高登」資本額僅200萬、又無任何醫療專業實績,掀起不小輿論,也讓高登宣布棄標;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再次澄清,並說明事由。另一方面,未來快篩陽等同確診、確診者領口服藥資格放寬,以及PCR採檢的診所家數增加名單,指揮中心也一併公布說明。

日期: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