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這個議題的出現是稅收實徵數高於預估數,起源於今年(2025年)2月10日財政部公布去年稅收超過預估數5,283億元。但稅收超徵、還稅於民等口號被一再宣講後,超徵被誤解為政府多收,普發已經變成退稅的概念,而不是為了因應任何金融風暴、疫情肆虐等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消費緊縮。
日期:2025-07-11
如果時光倒轉到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前,作為投資者的你,會不會做出不同的投資決策?是否會將部分資金轉換為波動較低的資產,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很幸運的,市場環境在6月回到了到年初水準,就像是給投資人再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5-07-10
(今周刊1490)今年上半年韓股暴漲近三成,成為全球最亮眼的股市,帶頭領漲的不是三星、現代等龍頭財閥,而是韓國最老的斗山集團。這個經歷多次重組的老財團,吃了什麼返老還童的神藥?
日期:2025-07-09
最近的資訊顯示,中國繼續減持美國債券。中國在4月份減持美債後,持有美債規模降至16年來的最低水平為7570億美元,是自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今年3月份起,中國在美國國債外國持有者中的排名已下滑到第三位,次於日本和英國,這是中國的中長期國策,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本專欄先前談到金磚國家聯盟時討論去美元化戰略目標,中國減持美債是實踐戰略的具體行動之一,這一趨勢,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一波金融危機與過去幾十年所出現的危機最大不同之處,現在的麻煩製造者反倒是以往可靠的、收拾爛攤子的安定劑,這讓市場更加手足無措、信心崩解。
日期:2025-07-03
全球經濟正面臨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在貿易自由化相對歷史高點的今天,名目與購買力平價匯率的差距卻持續擴大,國際貨幣市場似乎越來越偏離經濟基本面。此挑戰傳統經濟理論現象,影響美國的貿易政策走向,也讓川普政府意識到單憑美元貶值,難以解決美國驚人的經常帳赤字。從國際收支平衡的角度,強勢美元扭曲全球貿易發展方向,美國得要在復興美國製造與維持消費主導經濟模式的政策目標兩難中,尋求平衡。
日期:2025-06-13
(今周刊1485)「台灣的主權基金籌措會參考國際間模式,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韓國國家主權基金KIC等……。」就在總統賴清德於就職周年演說拋出成立「主權基金」構想一周後,五月二十七日,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首度對外表示,除了主權基金已發展多年、國人相對熟悉的新加坡之外,鄰近的韓國也將成為台灣的重要參考對象。
日期:2025-06-04
走進黃張維在台北的建設公司辦公室,可以看到一群人跑步的藝術畫作,他曾在商場遇到金融風暴,4年燒光1.2億資金,壓力大到疾病纏身、賠上健康,為了改善生活,他毅然穿上跑鞋,持之以恆一步一腳印,用雙腳逆轉重生。
日期:2025-06-04
遇到大地震,蹲低身體、找到掩護體躲著,有機會離開建築物的話,一波大震停歇後,在頻震間隙中撤到空曠處,不要肖想搶救財物,因為無法判斷剛結束的大震是前震還是主震,住在靠海地區,還要趕緊看海嘯警報,可能還得繼續比腳程,逃命先。目前的金融市場變局,如同處於大地震階段,川普的解放日宣告,並不是主震,越來越像一系列地震的前震期,更凶猛的時刻,可能尚未到來。
日期:2025-06-03
今周刊編按:壽險金控5月初面對台幣暴升壓力,股價一度弱勢,不過就在台幣漸趨回穩後,股價都有一波反彈,專家認為,壽險金控股雖因高配息而風光一時,但背後的資金壓力與投資風險卻不容忽視。國泰金、富邦金眼前仍有入不敷出、避險失靈、投資報酬下滑3大挑戰,恐怕未來仍會承壓,投資人不宜僅以股利為依據而追高,壽險業背後的經營挑戰還沒結束。
日期:2025-05-25
國泰金(2882)週五(5/23)舉辦法說會,由於近期金融市場與匯率市場波動加劇,加上壽險業還有接軌的壓力,法說會上法人與媒體提問熱烈,國泰金管理階層也一一回應市場疑問,包括美債殖利率走勢、新台幣升值影響、股息政策走勢,以及對台灣成立主權基金的看法…等問題。
日期: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