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需求出發,各大醫院推出各項AI創新應用,成為第一線醫護最強神隊友,攜手解決病人痛點。它能夠揪出潛在疾病,還能在危急時刻發揮救命功用。本刊盤點全台醫學中心最新、最強的30項創新落地應用,從腦部、心肺、肝膽腸胃到骨骼病症,AI助力無所不在,這是你一定要知道的最新就醫指南。
日期:2025-07-10
(今周刊1488)從臨床需求出發,各大醫院推出各項AI創新應用,成為第一線醫護最強神隊友,攜手解決病人痛點。它能夠揪出潛在疾病,還能在危急時刻發揮救命功用,本刊盤點全台醫學中心最新、最強的30項創新落地應用,從腦部、心肺、肝膽腸胃到骨骼病症,AI助力無所不在,這是你一定要知道的最新就醫指南。
日期:2025-06-25
全台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其中7成為阿茲海默症,衛福部食藥署近日核准2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新藥,而亞東醫院今(23)日施打新藥「欣智樂」全台首針,接受治療者為83歲國畫老師麥張愛華。儘管新藥費用高達150萬元,且僅可「延緩病程」非「根治」,但同樣任職亞東醫院的醫師女兒麥令琴表示,雖然知道這不是「神藥」,但只要能讓媽媽維持現況久一點,「對我們全家來說就是值得的!」
日期:2025-06-23
74歲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傳出罹患失智症,他的太太、醫師林靜芸出書談照顧先生的歷程,林靜芸在臉書提到,林芳郁曾說退休之後自己的心願,是替母校台大外科作培育人才的事。「可惜林芳郁突然生病了,過去5年他的病情漸漸穩定,並慢慢變好,我也成為照顧者,我想要替他完成願望,由家族捐款在台大外科成立林芳郁教授基金會,協助外科醫師的養成教育以及進修」。目前台灣失智者人口已超過30萬人,其中逾65歲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就會增加1萬名失智者。許多人以為健忘、迷路、疑心只是老化的表現,事實上卻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要如何預防失智症呢?
日期:2025-06-20
編按:本書作者喬丹・格魯米特是安寧照護醫師,他分享了兩個經濟狀況截然不同的人,卻帶著同樣遺憾離世的故事,因為他們的人生都未能實現「足夠」。一位經濟拮据的老人,為了讓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妻子得到公共醫療補助,不得不簽署離婚文件,他最後心臟衰竭,卻不願向孩子求助,帶著遺憾和空帳戶離世。另一位是擁有數十億身家的富翁,臨終前低語:「不值得為錢犧牲自己。」他生命結束時,沒有親人陪伴,孤獨感深深籠罩。作者認為,這兩個關於死亡的故事,雖背景迥異,卻共同揭示了人生終點那份「不夠」的悲哀,無論貧富,遺憾總是相似。
日期:2025-06-06
減醣飲食、一六八間歇斷食等各種號稱能促進健康的飲食方法,令人眼花撩亂,但這些方法未經科學驗證,對身心健康的效果,也不如「地中海飲食」來得全面。
日期:2025-04-30
薄荷,應該是臺灣人最熟悉、最常接觸到的芳香療法。從擦的薄荷油到夏天常見的青草茶,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蹤影。但大多數人其實從來沒想過,這股涼涼的香氣,除了讓人感覺舒服之外,對我們的身體還有什麼影響?
日期:2025-04-28
博太生醫南港營運總部啟用,4月24日首次對外公開,博太也對其在植物新藥的佈局進行公開說明。 在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與綠色轉型及中美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被迫重構,台灣除半導體產業外,亦需拓展具軟實力的創新動能。生技醫療產業被視為未來關鍵戰略產業,台灣有潛力從科技製造延伸至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成為台灣下一座能兼具人類福祉與全球競爭力的護國神山。
日期: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