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美方有意與台灣建立「台美無人機供應鏈」;然而,目前台灣仍未從預算凍結案的泥沼中走出,是否能順利掌握此次契機有待觀察。在最新一集的《數字台灣》節目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請到立法委員王定宇與無人機聯盟主席、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胡開宏兩位專家,一起探討台美關係與無人機產業合作契機。
日期:2025-03-17
星宇航空近日遭到擁有27年民航機師資歷的網紅爆料,3/3台北飛往菲律賓的航班,2機師降落重飛時,未依SOP操作差點釀成星宇開航以來首次飛安意外,董事長張國煒得知後震怒。2名機師隨後自請離職,但網紅15日再揭露,一連串的失誤當中,懷疑駕駛搭檔資歷淺;隨後星宇澄清此說法並不符合事實。
日期:2025-03-16
一說到奢侈品,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某些品牌的包包、珠寶等,其中古董、豪車以及私人飛機等,也包含在奢侈品的範圍;美國財經網站《Invested Wallet》日前表示,因全球暖化、通貨膨脹以及資源過度開發因素,13項目前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物品,將可能在2030年成為奢侈品,連塑膠袋、咖啡都上榜,掀起熱議。
日期:2025-03-14
一家成立近四十年的工具機廠,逆勢在去年創下營收跟獲利新高。從水裡到外太空,全球頂端客戶只服榮田的立式車床,究竟它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5-03-12
今周刊編按:華航前董事長謝世謙1月猝逝後,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職務,行政院核定董座由高星潢真除,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接任華航總經理,華航召開董事會通過。高星潢畢業於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民國 75 年進入華航,在華航服務近 40 年,從基層一線單位做起擔任空服員,77 年成為華航第一期自訓機師,完訓後經歷副機師、正機師、檢定機師、教師機師等職。92 年加入管理團隊,歷任助理總機師、總機師、航務處副處長、處長及資深副總經理,飛行機種包括 A300-B4、A300-600R、A340、A330、747-400 等。110 年3月接任總經理,推動整體營運優化,提升競爭力,資歷完備且充分展現對航空經營的專業,113 年帶領華航攀上 65 年來營運高峰。陳漢銘則為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及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建築系榮譽學士,105 年起擔任華航董事,熟稔集團運作及航空公司治理。109 年出任華航關係企業台灣虎航董事長,擦亮台灣航空業的新世代品牌,帶領台灣虎航在 112 年及 113 年繳出亮麗成績,同時成功從創新板轉為一般板上市,為國內唯一低成本航空公司寫下新頁。陳漢銘接任華航總經理,很多人對他的質疑可能是:「一個子公司的董事長,憑什麼來接華航?」但卻可能忽略了,陳漢銘是在疫情最嚴峻時,接下虎航董事長的重任,但虎航不僅沒倒,更在他的親力親為下,如今已是航空四雄的「股價王、獲利王、年終王」,頂著「三冠王」的經營實力,是其能更上層樓主因。
日期:2025-03-10
以製造頂級豪車起家的勞斯萊斯, 一度被收歸國有,如今轉型為全球噴射引擎巨頭,今年二月,更帶領英國股市大漲創新高。這家百年老牌企業的重生之路,值得台企借鏡。
日期:2025-03-05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在白宮驚天一吵,導致雙方未能簽署礦產協議。川普受訪時指出,儘管與澤倫斯基大吵,但他不認為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因此破局。此外,在被問到,烏克蘭領導人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美方重啟談判?川普表示,澤倫斯基應該表現得更感激一點,畢竟美國一直支持著他們。
日期:2025-03-04
爭奪台灣控制權的戰爭,對參戰各方來講都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然而,這樣的場景可能不會讓習近平和中共的領導人退縮,如果最終結果是中國得以控制台灣。對中共而言,為實現其千年夢想,解放軍進攻台灣的代價和面臨的風險也許不值一提。因此,美國及盟國必須展示軍事實力,證明有能力直接挫敗中國任何旨在武力奪取台灣並安撫其倖存人口的行動。這就是「拒止式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策略—即讓對手明白,其軍事圖謀不可能成功,從而打消發動戰爭的念頭。
日期:2025-03-03
與烏克蘭情況相似,沒有外界的支援,台灣無法長期抵抗遠比自身強大的敵人。因此,台灣的主要防衛策略應該基於兩個相輔相成的目標:阻止解放軍進行常規登陸,並爭取美國主導的聯盟提供最大支援。就像烏克蘭擊退了針對基輔的攻擊並持續戰鬥一樣,台灣必須能抵禦中國軍隊的進攻,同時,要讓國際社會看到北京當局是軍事侵略者,台灣人民是無辜的受害者。與應對灰色地帶行動一樣,台灣必須維持與外界的連結,這對於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至關重要。無論美國是否正式承諾在中共發動攻擊時捍衛台灣,台灣軍方的任務仍舊不變,那就是保護台灣的核心領土及其居民免受北京接管,並在外援到來或中國放棄之前,獨自完成這一任務。
日期:2025-03-03
在《戰爭的起因》這部開創性的研究中,傑弗瑞•布萊內探討了戰爭爆發與和平的原因。他發現,過度樂觀往往是戰爭的前奏,而任何能夠削弱這種樂觀情緒的因素則有助於維持和平。
日期: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