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3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8
保險稅制

勞退自提6%有什麼好處?「退休金多領1倍」還能節稅!一文試算每月金額、報稅能省多少

5月就要報稅,但你知道勞退自提6%的退休金,除了可以當作退休老本之外,一方面還可以節稅嗎?若是高薪上班族,自提後節稅效果更是加倍。勞保局提醒,依照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之退休金,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若112年度自願提繳退休金,今年報稅時應留意該筆自提金額是否已從薪資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如發現未扣除或金額有誤,請儘速通知事業單位向各所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更正,以免多繳稅款。

日期:2024-04-30

保險稅制

2024報稅攻略》年薪多少免繳稅?60萬、100萬要繳多少?7筆錢可節稅…成年子女「3情況」可報扶養

5月報稅季要來了,民眾最在意的就是到底要報什麼稅?誰要報?怎麼算要繳多少稅?財政部日前列出「7筆特別扣除額」幫大家節稅。此外,除了單身以外,有4種雙薪家庭都不用繳稅。《今周刊》整理了「2024報稅攻略」讓民眾搞懂報稅、節稅撇步。

日期:2024-04-28

保險稅制

2024報稅必看!新版所得稅級距表:年收入多少以下不用繳稅?破解「扣繳憑單的秘密」有機會退稅

曾有學生在暑假期間打工,單純的將身分證、印章交給他人,還在空白薪資表上簽名、蓋章,不小心被某公司拿去虛報薪資費用,藉以節省營利事業所得稅。到了隔年綜合所得稅大批補稅開徵期間,該名學生的父母反而被國稅局開單補稅。這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4-04-26

保險稅制

2024報稅》每逢繳稅倍思親,5月孝子特別多...最新免稅額、扣除額一覽表!會計師教你「合法的少繳很多稅」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用在節稅也是如此,每到5 月更是孝子孝女特別多,許多家庭都會引發拉父母報稅的搶人大戰。

日期:2024-04-26

保險稅制

房地產萬萬稅,如何過戶給孩子最省錢? 專家:買賣、贈與、繼承...最常選這種節稅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許多父母選擇將自己名下的房地產過戶給小孩,想幫助孩子減輕買房壓力。一心替小孩著想,卻忽略了其中的稅務成本。如何轉移資產,精打細算尋找最省稅的方法,成了不少家長的課題。

日期:2024-04-18

保險稅制

《遺贈稅法》限縮遺產捐贈節稅對象 金流監管成改革重點 遺贈不能抵稅 社團法人成善款冷門戶

台灣近年鼓勵將遺產捐作慈善,但依現行法規,捐給財團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的負擔稅額大不同,目前已有修法呼聲,盼將「符合標準」的公益社團法人納入抵稅範圍,但這條界線又該如何劃定?

日期:2024-04-10

保險稅制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五月所得稅申報季將近,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提醒納稅義務人,今年五月的申報與過去有以下幾項重點差異要特別注意,包括成年年齡下修為 18 歲、首次適用申報 CFC、每人基本生活費調升 6,000 元,以及網路上傳文件容量擴大。

日期:2024-04-08

投資理財

億元大戶肺癌末期,擁100張台積電、100張鴻海,如何贈與妻子最省稅?遺產律師:做錯1件事,多被課稅550萬

王先生對於投資很有研究,平時都有看盤購買股票習慣,長久下來婚後他也不知不覺累積了100張的鴻海股票、100張的台積電股票。因為王先生的家族向來有癌症的基因,王先生定期會去做健康檢查,在2023年3月發現自己得了肺癌後,就立刻先行贈與太太100張鴻海的股票。而後王先生持續到大醫院追蹤肺癌一年的時間,也都如同一般人正常生活,本來以為病況穩定,但沒想到2024年年初確診引發諸多併發症,癌細胞也已悄悄擴散,醫生當時宣告他的肺癌已進入第四期,生命恐怕只剩下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太太將鴻海股票以130元賣出,而王先生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為了想省遺產稅,想把自己所持有的100張台積電股票也都全數移轉給太太,並詢問律師。律師竟告訴他,千萬毋湯!

日期:2024-03-27

保險稅制

兒子剛畢業在當兵卻能1年還清2千萬房貸!會被追稅4大NG行為,國稅局:贈與不是只有直接給子女錢

經常有很多民眾與子女間的房地產移轉,都想透過子女來購買父母的房子以規避贈與稅;但子女通常沒有足夠資金可以支付給父母,於是就想出用借款給子女的名目,來讓子女有錢、有金流可以買自己的房子,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即明確規定跟父母借款而來的資金購買父母親的房子,即使有金流仍會國稅局視同贈與,而課徵贈與稅。

日期:2024-03-20

保險稅制

善用每年244萬免稅額!他將兩次贈與「壓在1年內」行嗎?不想送錢給國稅局,「兩大誤解」你該注意

善用贈與稅免稅額可兼顧節稅及家族傳承,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民眾在運用這項節稅工具時常有兩大誤解,第一是誤解「每年」起算時間,第二是誤解「每人」定義。

日期: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