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搜尋條件:海運業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15項結果
搜尋日期:
投資理財

長榮、陽明…航運股還有機會?「最懂海的男人」台驊老董:2024市場充滿變數,這檔可適時加碼

台驊投控(2636)今(20)日舉行40周年慶酒會暨尾牙,台驊董事長顏益財表示,走過2023年航運市場谷底,2024年會比2023年來得好,2024年是「地龍翻身、硝煙四起、充滿變數」,地緣政治、氣候變遷、通膨升息等持續影響國際運輸市場,充滿變數對海運業有好處,對國際運輸有加分作用,但壞處是較難掌握。

日期:2024-01-22

投資理財

「做3年抵10年」去年40個月不夠看...長榮海運年終獎金上看60個月,基層課員年底爽領300萬

今周刊編按:2022年長榮海運前三季已大賺3千億元,營收、獲利都寫下史上新高,因此市場傳言,長榮海運業可能會發出「60個月」的年終獎金,若以基層5到6萬元的月薪來看,60個月的年終獎金等同超過300萬元直接入帳;對此,長榮海運回應,「全球貨櫃輪市場變動大,現在談年終獎金還太早。」

日期:2022-11-14

產業時事

長榮、陽明...雜音這麼多,航運股還能買嗎?業內老董給答案:海運後市全看3關鍵

海運業下半年景氣雜音不斷,受到疫情影響,美西從2年前開始出塞港潮,導致運價不斷飆升,不過近期因為缺工情況緩解,塞船情況也有緩解,運價也跟著下跌,外資認為,塞港情況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不過陽明(2609)董事長鄭貞茂表示,塞港情況還是存在,準點率仍不到五成,亞洲船期也受到影響。

日期:2022-09-13

產業時事

超爽!長榮海運年終獎金狂撒「40個月」 員工尖叫「沒看過一次入這麼多錢」

這不是羨慕,而是瘋狂了!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海運業「薪」情嗨到最高點,長榮海運今年挾賺逾2000億元實力,今天年終獎金正式入帳,不是外界所猜的10個月、20個月,答案是「40個月」,不少員工一早看到戶頭,第一個反應就是「從來沒看到這麼多錢」,還揉一揉雙眼,深怕自己看錯數字。

日期:2021-12-30

財經時事

賺一年抵10年! 超級羨慕...長榮海運年終上看10個月

真的是「賺一年抵10年」了!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打敗疫情的不景氣,海運業「薪」情也特別好,長榮海運今年挾賺200億元實力,年終獎金上看10個月,刷新10年記錄,等於每個月都快要領雙薪,最快本周四入帳。陽明內部推估,今年年終有6個月水準,但因過去幾年虧損,最終會發多少還在討論。

日期:2020-12-28

產業時事

長榮狂灑40個月 陽明海運年終喬不攏⋯茶壺風暴炸開

海運業賺飽飽,長榮狂灑40個月年終,前3季獲利破千億的陽明卻只發8個月,讓積怨已久的茶壺風暴炸開。據透露,陽明高層原先對於發年終一事不以為意,但面對員工怒火排山倒海而來,只得放出「之後會給紅利、上看30個月」的風向,未料員工不領情,要求大股東交通部介入協調,雙方關係急遽惡化。

日期:2022-01-03

財經時事

萬海飆300元新天價、貨櫃三雄又漲停! 航運股景氣還會熱多久?陽明前董座揭「3重點、1變數」

全球缺櫃、塞港現象頻傳,導致海運供應鏈緊繃,運費居高不下,航運股應聲大漲,吸引不少散戶搶當「航海王」;至於貨櫃海運業這波景氣熱潮,能延續到何時?前陽明海運董事長謝志堅認為,有3個重點和1項變數,值得投資人留意。今(28)日航運股依舊是交投重心,陽明、長榮、萬海皆攻上漲停,其中萬海更衝上300元大關。

日期:2021-06-28

產業時事

海運瘋狂3年後回到正常腳步…長榮總座信心喊話:明年保守「但不悲觀」 3大問題有解

編按:長榮海運(2603)週五(10/14)召開法說會,總經理謝惠全表示,市場原以為2021年已是海運業的高峰,沒想到今年獲利更好,今年長榮獲利會比去年佳。海運瘋狂三年,激情後回到正常腳步邁進,未來將端看「供需」。謝惠全表示,明年將進入「新航運元年」,船公司或許面對更多挑戰,但對於已經準備好的船公司來說,更可以看出競爭力。

日期:2022-10-14

投資理財

航運股隨三通題材浮沉 P.104

三通一向是航運類股股價上漲的萬靈丹,十月以來,兩岸政府機關頻頻對三通發表看法,不管是「宣傳戰」也好,真的要開放三通也罷,只要此議題稍有風吹草動,航運股股價就一發不可收拾,十月類股漲幅高達三○‧七七%。就營運面來看,未來如果正式實施三通,確實可大幅縮短海運業的運送成本及時間,但是最大贏家則可能是航空業者。

日期:2002-11-07

財經時事

1000天的煎熬!為何一封「不尋常」信函,讓長榮海運被外資列為「投資黑名單」,歷經3年才「洗白」?

這是一場「風雲錄」,風雲錄中,台灣最大的海運業者,耗費千日,只為更新廢船政策;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首度在股東會暢談「永續治理」;國內金融業的永續模範生,為回應大股東的一紙提問,而緊急「跨部門動員」;國內知名紡織大廠,每個月固定要做的一件事,是與「跨國NGO」開會;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廠,為了遵守法令,連「客戶的客戶」也要關心,他們那麼拚命,都只為了一件事,這件事,叫做ESG……

日期: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