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32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財政問題權威陳國樑:央行變繳庫優等生,不該拿來歡慶! 揭央行賺錢力背後扭曲稅制

(今周刊1402)「央行年年高額盈餘繳庫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台灣整體稅制的問題……。」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陳國樑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3-11-01

職場生活

11月新制懶人包》記得繳地價稅!這天逾期將罰錢...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開放施打,誰符合資格?

時序邁入11月,有哪些新制上路?除了地價稅開徵之外,公費流感疫苗也開放第二階段開打,常搭高鐵的民眾也有福,自備環保杯在高鐵列車購買熱飲可現折5元。此外,為提升盤中零股市場效率,11/27起,上市、上櫃盤中零股巿場行情資訊揭露間隔時間,將由每10秒鐘縮短至每5秒鐘。《今周刊》整理11月新制相關消息,帶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3-10-31

保險稅制

「囤房稅2.0」被批,4戶以上一年只多繳數千元房屋稅…民團:持有10戶空屋率逾6成,應徵「空屋稅」

政院版「囤房稅2.0」近日正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議。但民間團體批評,修法通過後,持有四戶以上的多屋者一年僅需多繳數千元的房屋稅,實質效益不大,建議由中央另外課徵「空屋稅」,以重稅引導多屋者釋出空屋,增加租屋市場的供給量。對此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調整稅制引導空屋釋出」朝野已有共識,將再做相關研議。

日期:2023-10-23

保險稅制

兄弟想賣共有繼承屋,弟弟少做1件事,比哥哥多繳50萬稅金!繼承房產想節稅「這動作」超重要

林爸爸前2年過世,因為媽媽早已不在,於是105年買的房子由林先生和哥哥共同繼承。今年因為哥哥結婚生小孩想要換屋,2人商量後,把繼承的房屋出售後平分。因為爸爸的房屋是105年1月1日後購買的,適用房地合一稅,申報時才發現事情大條了......因為少一個關鍵因素,導致林先生的稅金是哥哥的6倍。你一定很好奇,到底是哪個關鍵因素呢?

日期:2023-10-18

職場生活

他買彩券中800萬遭銀行拒兌領...到底發生什麼事?中獎過了這金額 台彩提醒「幸福煩惱」5重點

日前一位男大生買彩券中獎8百萬元,到銀行兌領卻遭拒,在社群平台引發熱議,之後才知道由於他的獎金超過500萬元,必須透過高額兌獎專線先預約,才能兌領獎金;能中大獎是喜事,另兌領的過程不順,又非常掃興。對此,台彩提醒,在兌領彩券時,中獎民眾得注意領獎五大重點,就會進展順利。

日期:2023-10-07

保險稅制

「幫兒子還房貸」竟被課稅?專家列「3大常見情況」會追討贈與稅:抓到再多罰1倍罰鍰

民眾將財產無償送給別人,對方也同意接受,就屬於贈與稅課徵範圍。財政部提醒三種常見「無贈與之名、卻有贈與之實」情況,依稅法規定,也必須課徵贈與稅。

日期:2023-10-05

產業時事

租金補貼不得作為房東追稅依據!住宅政策再射二箭,政院拍板修正住宅法、危老條例

為促進房地產與租屋市場健康,行政院再射住宅政策兩箭,其一是通過「住宅法」的修正草案,增訂租金補貼資訊不得做為追溯綜合所得稅、地價稅及房屋稅等稅捐的依據,避免房東擔憂成為公益出租人反被查稅。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因加入公益出租人而獲減徵稅收優惠的房東,包含減徵房屋稅12.6萬餘戶、減徵地價稅逾9.3萬戶、減徵綜所稅12.2餘萬戶,共計有34.2餘萬戶,享有公益出租人減稅優惠。其二,行政院修正「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危老條例),明定公有財產除了3種例外情形以外,一律都應參與重建,並排除相關公有財產管理法令的限制,以活化公有資產、加速危老建物重建。

日期:2023-10-05

保險稅制

妻子多1動作,丈夫遺產稅竟省300萬!地政士:利用「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替遺產節稅有2個前提

張三與陳芳芳在民國50年7月1日結婚,有張大明及張大昌二個兒子,在婚姻關係存續中,不論是不動產或是股票、現金等財產,大部分都是用張三的名義取得,但張三不幸在民國112年3月1日因病過世,配偶陳芳芳如何利用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節省遺產稅?

日期:2023-10-05

產業時事

2023環球商務論壇 簽證X人力資源X稅務 一次掌握赴美投資面面觀

AI加速科技發展進而開創經濟新局。美國作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中心之一,台商在美國的卡位和鏈結具有戰略價值。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主辦《2023 環球商務論壇》,邀集六位專家解析美國設廠的稅務、簽證、人力資源等議題,為海外設點的台商提供第一手專業資訊。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 壽險大挑戰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